关灯
护眼

93年夜

    朴素的马车远远地把城门甩在身后,往外走五里地左右,一个岔路口,那里等着司梅几人。

    三辆马车,内里物件还挺齐全。

    光是叶从蔚的衣物就堆满了一车,寒冬衣厚,行礼收拾起来满满当当。

    叶从蔚见此情景不由皱眉:“怎的好似要一走了之。”再不回来。

    “王妃说什么呢,”司竹笑道:“不过是去庄子里小住一段时间,兴许赶在除夕又回京了。”

    “能么?”叶从蔚看了看天空:“除夕没几天了……”

    随行的人当中,除了常福,还有个屡楚。

    叶从蔚以为,齐宿该把屡楚留下办事才对,她不已经有思绪跟着了么?

    他却把得力之人留下了……

    然而此时已经出城,多说无益,再耽搁下去不利于赶路。

    叶从蔚也不多言,乖乖上了车,一行人出发前往庄子。

    原以为是去哪里,没想到一路走走停停,目的地是去年冬天到过的那个葫芦口。

    只需两日路程就能抵达,故地重游,心境早已发生偌大变化。

    因着叶从蔚有孕以来,胃口挑剔许多,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厨子,此趟出行自然不能把掌勺的落下。

    所以赶路的过程中,一直被伺候周到,并无任何不适。

    唯有在夜里,叶从蔚缩在暖和的棉被之中,想着齐宿此刻的境地。

    太子登基了么?大皇子有何行动?还有逃去找徐阁老的杜佳期,又是否有所助益。

    叶从蔚不知齐宿的具体谋划,难免脑子里乱糟糟想了许多。

    她的信息非常有限,七拼八凑的,难以补全。

    倒是不曾做噩梦,肚子里的孩子,给她无限安全感,以及希望。

    会没事的。

    ********

    第三天,叶从蔚一行人抵达葫芦口,那里依旧有十几个骑马的护卫迎接。

    山庄内如旧,农田码得整齐,种植各种草药。

    不同的是,少了相当大一部分人手。

    应该是季曲风和乌邵东带走的,他们去京城给齐宿助力了。

    现今这个山庄,只有一家家农户,并十几个护卫而已。

    叶从蔚等人入住,让庄子又多了几分人气,上上下下重新热闹起来。

    住处干燥温暖,不敢随意用熏香,由医婆配置的草药熏了一回。

    叶从蔚住的寝室,外间加了一个小床,是丫鬟们轮流守夜睡的。

    司菊笑道:“王爷吩咐了,没人陪同的情况下,王妃不得私自泡温泉。”

    这个寝室连着后院温泉池子,洗/浴后入睡非常方便。

    而齐宿之所以这样交待,是记着叶从蔚怕水。

    温泉泡久了发热无力,万一栽倒淹着了,岂不危险。

    这个担忧,叫叶从蔚哭笑不得:“我这么大个人了,难不成害怕小小池子?”

    她是怕水不错,但在齐宿刻意的‘锻炼’下,已经好了很多。

    他忘了自己时常带她在池中胡闹么?说这话也不脸红……

    再者,叶从蔚怕水,并未怕到不敢洗、浴的地步。

    旁人不来干扰,她自行洁净而后起身穿衣,没有任何不安之处。

    “王妃,王爷是怕你贪图温泉舒适,或是沉浸于愁思,不小心坐久了呢。”司菊解释道。

    “什么愁思叫我坐久了不知热?”叶从蔚反问。

    司菊掩嘴一笑:“准是为了思念王爷。”

    “你胡说,竟敢笑话我。”叶从蔚两眼一瞪,一点也不凶。

    司菊才不怕她,坚持奉齐宿的话为旨意,必须时刻有人跟在左右方可。

    叶从蔚也不执意独行,有她们守着,大家都放心些。

    她去外间瞧了瞧,小床的铺盖齐全,想来半夜不会冻着。

    晚膳很是丰盛,司兰笑道:“这个山谷,寒冬也不怎么结冰,鱼儿鲜活、瓜果嫩绿,最适合王妃养胎了。”

    叶从蔚尝了两口,熟悉的厨子的手艺。

    她点点头:“是不错,还能赏景呢。”

    不过她的兴致提不起来,若有齐宿的讯息,就不至于这般牵肠挂肚了。

    京城里发生的事,没那么快传出来。

    而她们所在的山庄几乎与世隔绝,更加听不见什么。

    除非是齐宿派人往这里递消息,但是他没有。

    叶从蔚只能让自己按捺住,静心等候佳音,不去添麻烦,就是对齐宿最大的支持了。

    ********

    山中的时间过得缓慢,但又一眨眼便是除夕。

    几个小丫鬟和农户妇人们一块,剪了许多窗花贴上,长廊下一排红灯笼,山庄瞧着非常喜庆。

    他们要准备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