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三合一的盗墓笔记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课程安排操蛋的可怕,操蛋到什么程度呢,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苦不堪言。

    其中的艰辛,只有读了才知道。

    专业课包括:声乐、形体、台词、表演

    必修课包括:体育、英语、大学生思想品德与法律修养、马克思、大学语文、电影理论基础、世界电影史、剧作基础、电影赏析、近现代史纲要、电影理论基础、名著导读。

    选修课倒是可以自己选,但是一般表演系老师为了保证同一个班的同学有相同集中的排练时间,所以所有课程都是每个班的老师选,同学基本不参加选课。

    表演系的严厉,简直就是让达仁知道了什么叫做作孽。以电影学院为例,其他系的班主任都是一年出现一两次,而表演系不但有班主任,还有各种助教,每堂课配三个老师,平时把你的生活都管得死死的。

    比如你不想住学校宿舍,那你必须先找父母签字,他们不同意就不行。每天早上五点多起来做早功课,缺席就要扣学分,上午和下午上专业课,晚上六点到九点选修课,接下来还要排练小品。

    每想到此处,达仁就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因为陈涵蕾这妞放弃了那轻松到一定程度的管理系。再不济,美术系也行啊。

    但是这个世界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有了亏就必须自己往肚里咽。

    而这个过程中,表演系的大爷们,有什么事情就往自己身上推。王敬松那基本上就是把自己当成是御用宝宝了。

    “这个事情,就交给施达仁班长处理一下了,大家没有意见吧”

    这是达仁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厌恶的一句话。

    开学的时候,班级里面所有的职位全部都安排好了,就是班长不安排。也不知道整个班到底是哪里抽抽了,自己一来班上一众人等,就对自己喊了一句,班长你好。

    问依玉了具体情况,结果才知道,自己又被王敬松阴了。

    达仁因为在胡玫导演哪里帮着后期制作的事情、所以在开学报到的时候,没有去。让王敬松帮忙办理了入学报告。

    而在一开学班会的时候,其他的任职都处理好了,王敬松就偏偏把班长这个位置空着。有两个主动的想报上去。但是王敬松那话说得高明啊。

    具体来言,就是一句话

    “我们这个专业是需要团结的,团结是需要领袖的,领袖需要有能力的。你们以后有没有出路,其实全看一个人。”

    话都这么说了,你还能让那两个毛催自荐的人说什么。

    指着名的就这么任命了,达仁想不当都难,谁都一口一个班长,你不想当别人也把你当成是班长了。而在班长问题是是个问题,在生活关系。也是个问题。

    你们知道,李夕现在被别人看成什么呢,二奶。施达仁包的二奶。

    班级里面的女生就是碎刀子嘴说的,达仁对这种说法很愤怒。于是就问了到底是为什么让李夕有了这种说法。

    结果,一查才知道,当时人渣事情的原委已经被彻底的给掀开来了。达仁帮李夕出头的事情也俨然化为了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这么做事情,你能让别人往那里想。

    体检时,达仁处于高兴的说着那句“你的情人节礼物我很喜欢”,更是让李夕在大家眼中变成了一个横插一刀的第三者。

    这种负面说话,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将会是一种何等的摧残。

    达仁对此感到很内疚了,毕竟面临的现状,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说前期是为了好意帮助李夕,但是带着手链和李夕说,你的情人节礼物我很喜欢却是事实。为了刺激依玉,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

    而对于给李夕带来的困扰,达仁感到有些愧疚。

    连带着达仁都有些不敢接近了,怕自己的接触会给他带来更加的负面影响。怕自己会给李夕带来更加复杂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别说是李夕难受了,就是达仁也难受。

    每天尴尬的见面,让达仁想对李夕好一点,都有千万个理由告诉自己不能够。

    在加上这操蛋的学校生活,达仁心中怨念更是呈几何倍的上升。

    为此,他也努力着试图改变这种生活。至少不要让双方会因为互相的见面在感到排斥。

    而这种试图改变,目前依旧在等待中,长长的等待之中。

    在等待的过程中,有的就是尽量的分自己的心,学习更多的是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例如,文物鉴定,又例如写小说分分心思。

    ************************

    北电留学生中心的大楼的一个房间之内。

    达仁此时正在一台电脑上,奋笔疾书着。拉近镜头,就看到电脑屏幕上,的文档名字上赫然出现了这么几个字。

    “盗墓笔记!!”

    文章下移,却看那堆文稿的分量已经长的离谱,看那文档的长度和量,一百多万字是必须的了。

    达仁打字的速度很快,看着屏幕的眼神也很闪烁。面色呢,时候兴奋,时而惊悚。这副表情也算是真的另类到了极点。

    而以上的事情,对于当事人来说,却并不代表不喜欢,相反的还异常的享受。

    表演学院的生活着实枯燥乏味,再加上还要学习很多一些自己明明学过但必须还要学习过的东西。

    达仁心里面总是有点压抑。

    达仁不是没有想过改变这种略微有些压抑的生活发展现状,但是情况很难改变。

    最好的也是最根治的办法自然是退学,但是这个方法无疑是不可实行的。

    外界的媒体现在都有盯着达仁的视野。好不容易风平浪静了,要是自己退学了估计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次,表演系王敬松老师和齐世龙老师对他不可说是不好。齐世龙亲自带一个本科生上课那更是早已被学院里面的众人得知了。

    他们的良苦用心谁都知道了,没理由达仁这个当事人会不知道事情的好坏。

    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是驴肝肺吃了。不是达仁做人的风格。因此退学也不可能。

    最后,现在的达仁算是彻底的明白了什么叫做身上的观注越多,压力就越大。

    大家都盯着你,你就不能不去做好。做的越好,人们就越会观注,越会关注。一些本来涉及不到的高级圈子就会离你很近。一些往往在电视镜头中出现的大佬也不再会是你不能遥不可及的存在。

    然而,如果你不是了。还会有现在的待遇吗。就如同百万富文一夜倾家荡产了,还会有人理他吗。

    这就是现实的世界,残酷的世界。

    达仁的初衷本身就是为了给自己铺路,因此呢,就这一点来讲,退学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存在。

    而既然不能了,达仁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就那么憋屈死了。

    找乐子就成为了一种趋势和必然。

    找女人,哦,这个达仁到是有想过,而且还在一家夜总会里实行了,可是那种刺激毕竟是一种短暂的存在。一个多小时的精神愉悦后,有的只是此后的更加空虚。

    不实在,也让人难熬。

    那到底还有什么是可以找乐子的呢,达仁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不如写本小说,写个故事自娱自乐一番。顺便也给公司的网站增添点人气。

    有了这个想法后,就决定选择题材。

    可能是最近贴近玉石的缘故,达仁就想到了探险类,盗墓类这一个类型的小说。

    而想到了盗墓这个题材,达仁随后就理所当然的想到了三本书,一本是鬼吹灯,一本是盗墓笔记。一本是藏地密码

    这三本书可以说是盗墓乃至于探险这个题材中永恒的经典,鬼吹灯可以说是开山鼻祖。盗墓笔记可说是精华全存,悠然而生。藏地密码是揭秘西藏的重要存在。

    在这其中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达仁算是熟悉,因为后世鬼吹灯剧组里面这位爷是版权那块的终结者。

    三部影片,让他足足赚了将近十几亿。

    全篇讲的就是一个文字冒险故事,说了三位当代“摸金校尉”(盗墓贼),利用风水秘术,解读天下大山大川的脉搏,寻找那些失落在大地上的一处处龙楼宝殿,沙漠、雪山、森林、峡谷、急流、草原、鲜为人知的神秘动植物。

    危机四伏的陷阱,步步惊心,环环紧扣,超越极限与想象力的挑战,在离奇诡异的地下世界中,揭开一层层远古的神秘面纱。

    很幸运的是,达仁在这三部戏里面都是里面的终极场记,为了把镜头安排好,还要考虑到特技制作的效果。

    他几乎每一个拍摄地都呆过。而那种不是人过的日子,让达仁痛苦并快乐着。

    昆仑山的冷,中蒙边境的慌,塔克拉玛干黑沙漠中的皮肤干燥。西藏那可怕的高原气候。

    这一切的一切简直就是让达仁每想到深处就会不由的毛骨悚然。脊背发凉。

    不过痛苦也并不代表没有收获,三年三部电影,票房过了将近数十亿,打造了中国惊险刺激类电影的奇迹。

    而这也是从真正意义上来讲中国电影第一次在整个世界坚挺起来的头一次。外国人将其称之为东方的哈利波特系列。

    达仁身处的2015年,达仁在忙自己电影的同时,其实也是鬼吹灯剧组最后一部的主要构成人员,只可惜达仁不在了,最后一部也就此丧失了参与的机会。

    但是那份经历,达仁都是记忆犹新的。剧本全部看出来,小说都能倒着背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因为这部电影,达仁爱上了这种类似于悬疑似的小说。盗墓笔记,茅山后裔都读过。

    心中也有过,如果有可能,自己能不能拍一部类似的电影。

    不过这种想法瞬间就打消了,鬼吹灯第一步的投资金额就高达了7亿人民币,而这种投资还是全部算在电影演员很便宜的情况下。想深了就显然明白会不会有人看了

    所以对于他这种草根,还是少做梦的为好。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鬼吹灯尚未出现,盗墓笔记连个边都没有,又何谈什么不能去完成,不能去构建的呢。

    构建的第一步,就不如快点把这本书的版权给拿下来。自己来写。

    也免得后世有人会因为版权问题和自己乱开价码。

    有了这个念头后,在出于为了给自己找乐子的初衷下,达仁就开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