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七章:春日宜吃素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已进二月中旬了,天气越发和暖,雪翠轩中窗子大开,柔柔的春风从窗子里吹进来,宝珠只觉得神清气爽。

    “姑娘,吃饭了。”菊香前脚进来,后头便跟着两个婆子,抬了一个三层高的红木大提盒。

    宝珠便放下账册,起身走进西次间,只见花梨木如意圆桌上已经摆了五菜一汤,中间一碗赤枣乌鸡汤,一点油星也无,极为清润,看着就很可口,另有一道小葱拌豆腐,一道醋溜白菜心,一道清炒素三鲜,最后一道红烧狮子头——当然这些菜卖相都是十分可观了,只是这个……也未免太素了些吧?

    “今儿这菜是怎么了?”宝珠坐了下来,在梅香捧着的铜盆里净了手,又接过兰香递过来的干净布巾擦干净,笑道:“邹大娘开始养兔子了?”

    梅香忍俊不禁,忙解释道:“姑娘不知道,这是老太太昨儿个吩咐的,说最近天干物燥,叫厨房多做些清粥小菜来吃,开胃又爽口,还不上火,所以邹大娘紧着就换了菜谱。老太太还说少爷姑娘们正长身体,不叫全素,咱们这里才有一道鸡汤一道狮子头呢。”

    宝珠了然地点点头。

    近来听说淮扬会馆那边倒了霉,不仅被皇帝强摊下来一百万两的“捐资款”,为首的几家还被御史大人狠狠教训了一回,说什么生活靡费穷奢极欲的,享受的都赛过皇帝老爷了,简直败坏民间风气,并勒令这些商家整饬家风谨言慎行,否则,官府就要亲自管一管了。

    于是,被点名的大商家施家、翁家同汪家,便开始了大刀阔斧战战兢兢的生活整顿,具体为:

    “听说施家前儿宴客,只摆些萝卜白菜,连肉食都不上了,翁家更是遣散了家中所有的美貌女婢,如今翁家老爷子跟前伺候的,都是貌丑的老嬷嬷,还有那汪半城,如今也不敢吃鸡蛋了,云渺渺也送了人……反正现在凡是有头有脸的大商人,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什么宴饮嬉游更是不敢沾手,听说……”

    梅香小小声地道:“二太太吩咐大管家,按着国丧期那种规格来办,务必要做到勤俭节约,不叫风闻奏事的御史们抓包呢。”

    “看来咱们是遭了……什么鱼的殃!”最近勤奋学习的菊香很机智地道。

    “池鱼!”兰香正为宝珠布菜,闻言没好气地瞪了菊香一眼,暗想这家伙肯定背书时又开了小差,今晚得好好看着她背才行!

    菊香浑然不觉危急降临,还乐呵呵地直点头:“对对!”

    “其实……也不一定……”一直没说话的竹香,此时小小的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宝珠深以为然。

    如今这个情形一看就明白了,倒霉的都是淮扬帮,秦晋商人一个都没牵扯进去,那么背后的黑手是谁呢?

    搞不好就是自家的亲祖母,寿宁堂的老太太呢。

    毕竟之前祖母可是说过,要对“车祸”了宝珠的幕后之人以牙还牙,而据宝珠的推断,这个人不出意料的话,也就是汪东城了。

    淮扬会馆同晋源会馆,一个是江南商人的大本营,一个是秦晋巨贾的根据地,同为京都最大的商人会馆,自建立之初便矛盾重重,不合已久。

    晋源会馆是老牌子商会,在京都成立了几十年,自然看后起之秀淮扬帮大大的不顺眼,而北上的淮扬商人们,也对秦晋商人土里土气的做派十分反感,直斥秦晋商人都是土老帽,有钱也不会花。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一句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为武朝子民,秦人晋人经商赚钱之后,行事颇为低调,只在一件事上豪阔无比,那便是买地!

    而淮扬商人出身江南,久在风雅之地,也就形成了奢靡享乐的生活作风,什么为名妓一掷千金啦,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啦……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儿,所以这一回不知从哪里射来的暗箭,瞄准的全是平日里素有享乐之风的淮扬商人。

    这么精准,必然不是巧合。

    淮扬会馆也算是吃了一个教训,不过,人家这个亏也不是白吃的,后来汪东城便利用同乡之谊联络了户部新任尚书裴庆,叫他提出一个“纳银代米”的盐政改革之法,一下子就将秦晋会馆的叶家打落尘埃,直接造成了叶家盐引难获生意难做的局面,最后在程思菡的推手下,叶家盐号被汪家的盐号蚕食殆尽,叶家最终在武朝盐商一道上黯然退场,再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