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章 中秋诗会

    第五十一章  中秋诗会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这是陆凡在这个时空过的第一个中秋,陆国公府为了他的归家,为了陆家的团圆,办了一场隆重的家宴。席间…陆凡看着这些满是关爱的家人,心里立时暖暖的。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的温暖。这让在地球上孤苦伶仃的他,发现有家的这种感觉真好。

    他又喝了不少,但不知为什么,今天他没醉。看着父亲.叔叔.大哥,有些醉意的回了房,他依然十分的清醒。这也许是因为,他不想错过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间。

    长安河是长安城的另一条大河,河面上画舫巡游,河流两岸灯火通明,中秋夜的长安城是不关城门的,热闹与狂欢会持续一夜,直到第二日的清晨才会散去。此时城内的街道上已是人头涌动,吃完晚饭不久的时间点上,人们从各家各户走了出来。

    沿着大街小巷往以夫子庙、街市一带为中心的最为繁华的地区过来。道路上花灯如织,好似浩浩荡荡的不灭的流火。小贩们高声叫嚷,杂耍的队伍走过,敲锣打鼓,聚集街头。一家家青楼妓馆中传出招揽客人的渺渺歌声,有时也能看见里面的舞蹈,不时有人进进出出,热闹非常。

    稍有名气的青楼女子,今夜都被邀去了各大诗会,大厅之中偶尔还能找到座位。街道上不时会传来某某诗会某某公子有某某新作出炉的消息,这是今晚的重头戏之一,随后便能听见某间青楼之中某位名妓将这诗词唱诵一番,随后便又能听到另一首佳作在某某诗会出炉的消息。才子们互相较劲,佳人们将这些才华饰上一层美丽的绯色气息。大多数普通人则赏着花灯、看着热闹。这样的氛围当中,便可感受到大唐的风雅和繁荣。

    诗词之道,近百年才开始兴盛,陆凡一直认为诗词是小道,既不能让国家强盛,也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实际上现任皇帝李宣上台之后,已经顾虑到了诗词无用的事实。到底当以何等标准取士,是最近这十年来被反复衡量的东西,朝廷科举时而将诗词排除在取士标准之外,时而又拿进来,不断权衡,反复不定。不过,即便上层会有这样的考虑,但实际上此时诗词的地位,至少在整个大格局上,已经达到了辉煌的位置。

    此时的长安城中,夫子庙周围是最为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有一个个商家所摆出的展示牌,各个诗会上能拿得出手的诗作陆续地聚集过来,偶尔有人大声朗诵,也有的商家安排了会唱曲的姑娘唱上一段。

    街道上、附近的茶馆酒楼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聚会中,文人学子们摇头晃脑地点评着上佳的诗作,品评着何人的诗作能传唱最久,即便是未曾读书的市井小民,在这样的气氛下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意境,与身边之人品评议论,沾些风雅气息。

    河面的花船早已离开岸边,沿着河流最美丽热闹的一段缓缓行驶,十余艘小船前前后后地跟随在长安河两侧的岸边。这些花船上面,今晚都有诗会在举办,一路行驶,偶尔接着人去到大船上,偶尔也载了人或是传递了诗作出来,如同小小鱼儿伴随的水上宫殿。

    上船的人会将今夜所出的佳作传上来,也会传上来一些故事和消息,例如有的宴会上某个大人物宣布了将女儿许配给谁谁谁啊,或是哪个知名人物夸奖了诗作出色的年轻学子啊。

    中秋节的诗会,一般都会以月为题,但自然不会一整晚只写月亮,有的诗会上有限制,主人家比较强势的,大家聊得高兴,兴之所至出个题目,诗会都是文人社团,也有比较针锋相对或是暗暗较劲的,譬如那些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