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4章 公主和将军

    郑王给了两个空城。

    当地世家知道大王把他们许给王后,连夜带着家小走了,孟旬阳传来消息:“一条狗也没留。”

    哪怕徐智清正为阿乳怀孕一事烦心,听到这个消息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没有人那就去买,奴隶多的是,一块金饼都可以换上千个健奴。

    孟旬阳的忧心来源于:他们这些世家子已经习惯了去某地做官就跟那里的世家通气,世家一直代管一地,他们做官的也只是留那里待一阵,很快又会回到大王身边,政令传达、有商有量,两者相安无事。

    但这是谁的城呢?这本来都应该是大王的,现在又成了她这个王后的,绝不能成为某个家族的私产。

    因为……她打算在这里屯兵。

    听到世家搬走,但仍距城池十里而居,徐智清就知道他们是等着人去请,等着她这个王后服软再把他们请回去。

    孟旬阳也是试探她的意思。

    但没有世家不是更好吗?

    如果城里都是奴隶和士兵,就不用担心谁不听话还不能下狠手收拾了。

    她把运送钱的事交给田倚玉,这些年她收的礼物都能买下这两座城了,如果人填不满就用钱。

    她自己则是拉开帷帐去见阿乳。

    阿乳怀孕这件事还是小溪跟她说的,在她不知道以前阿乳身边的侍女一直帮她缠腹,包括玉儿都在帮自己的新主人隐瞒。

    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历史名人那里得到的灵感。

    事情败露后玉儿带着侍女跪在殿前自罚谢罪。

    徐智清听到这个消息心真是凉了一下,想着已经四五个月显怀了?

    但没想到问过之后才知道不过三个月。

    至于为什么能发现的这么快,那就归功于阿乳身体健康、月信准时到访了,她月信没来这群人就知道不好,但现在医疗条件不行,堕胎容易死人,贵族女子怀孕都会选择生下来远远的送走。

    如果她们还在徐家,哪怕是在田家,徐智清都不会管,但偏偏是在郑王宫里。

    阿乳一见徐智清就倚靠着她的胳膊,小声说:“姐姐别生气。”

    徐智清真没多生气,阿乳只比她小两岁,早就过了双十之年,这个年纪即使在现代谈恋爱也很正常,在这个没有避孕措施的世界,怀孕也很正常。

    她问:“孩子是谁的?”

    肯定不是郑王的,这个王宫郑王“畏”齐国公主如虎,小溪的嬷嬷说:“就算他一柱擎天,找个石头蹭也不会碰公主。”

    这对一个对美色没什么意志力、也没什么节操的郑王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他偏偏做到了。

    他就是不愿意让齐国公主生子。

    他要她们的荣宠、权势只能结束在自己这一代。

    徐智清毫不怀疑,如果她弱势一点,他走在她前面甚至会下要王后生殉的命令。

    怀孕倒是好瞒,但生孩子呢?

    女人生孩子还能捂着她的嘴不让叫?

    徐智清即使能把她安全送出宫,但她一向活泼爱玩,几个月不露面,郑王肯定会怀疑的,他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打击她的好机会。

    阿乳没有说话,看来她对那个人还有感情,徐智清走到侧殿招来嬷嬷,嬷嬷说:“是刘家三郎。”

    阿乳不知何时跑过来,闻言训斥道:“嬷嬷!”

    徐智清:“好啦,我不会对他怎么样的,男女相亲孕子本来也避免不了,但你这个孩子只能是郑王的。”

    她要阿乳出入含光殿,越多人看见越好。

    现在正在打仗,哪怕是为了粮草郑王都要捧着她们,在他宫里待上几次也容易。

    阿乳有情郎不想跟郑王亲近,还是玉儿拉着她说:“公主,大王躲你还来不及,小溪公主说他从不让她近身呢。你怕什么?你进去后就放心吃放心睡他的床,一觉睡醒我们再接你回来。”

    徐智清朝含光殿派了些人手,确保阿乳不会被郑王击毙就不再操心了。

    她召刘家人进来见了一面,刘夫人一进门就在磕头,她说:“求殿下饶恕我等。”

    刘三郎入宫也是因为他从来没在桃邑露过脸,他是刘家旁支在所控城池生的孩子,十五岁听闻郑王登基,这才辗转来到桃邑拜入其他世家门下读书。

    在刘云氏开始联系刘家和娘家获取支持后,他就成了联络人,——这时候一个男人进宫比女人进宫更方便。

    朝臣有晨会,大王要召人陪伴,男人出入很频繁。

    后宫跟前朝甚至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能说某某殿是某某夫人所居之处,住的比较分散。

    就连刘夫人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跟阿乳遇上的,他也从未提及自己跟阿□□往一事,如果不是徐智清召她,他也不打算说。

    刘夫人想起刘三郎跪在她面前,脸如冠玉,身姿挺拔,他低声说:“这一切都是侄儿的错,若殿下问起来,只管告诉她。”

    刘夫人这才想起来,前一段日子王后被困深宫,刘三郎几次冒险进宫联络,就是为了朝石头殿送粮,她本以为这是丈夫的安排,没想到这是他自己做的,他骗过了所有人。

    他还说:“婶娘,帮我看看公主,她还好吗?”

    在她入宫前,他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