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100 章 二合一章(抓虫)

    云程说的问题,叶存山想过。

    从前他还挺爱在云程面前装可怜,叫累,要讨夫郎心疼,得些甜头。

    那时又不一样。

    打情骂俏哪里能跟正事比?

    这事他就是想到云程会心疼,所以一开始才不说。

    说来说去,他都只能保证他不会拿自己开玩笑,也不会因为一时意气,宁愿拖累身体都要硬拼。

    读书这事,终归还是脚踏实地,细水长流。

    再给云程擦擦眼泪,叶存山说要给他换条帕子。

    云程现在用的这条帕子,是他第一次收到香囊时,私下绣的。

    他绣工不能跟云程比,当时夫夫俩才成亲没多久,中间短暂分离过两回,搬到蔚县新居后,正是有点情意,又在感情这事上懵懂的时候,互相试探着靠近,也算一番乐趣。

    当时他嫌绣帕子上的山和云不好看,也不好意思,一直没有承认这是他绣的,被云程诈了几回。

    现在提起,云程心思不在上头,没跟他翻旧账,倒因为委屈,说话带几分阴阳怪气。

    “你忙呢,上个茅房都要带书看,哪里有空给我换条帕子。”

    阴阳怪气也是心疼。

    叶存山抱抱他,“给你的时间还是有的。”

    不管是陪,还是为他做些什么。

    到这里,云程就不跟他腻歪。

    今天白说那么久,也白掉眼泪,叶存山还是要按照现在的计划本学习,他再黏人,就很耽误事。

    而且他也不能跟以前一样熬夜了,早早休息,养好身子跟宝宝。

    夏季天热,叶存山没在床上支小桌,是在下面书桌上学习。

    书桌学,腰背肩腿都要舒服些,地方大,他放个什么,拿个什么也方便。

    云程在帐子里翻几次身,还是起来了。

    临睡前,用炉子小火煮着粥。

    家里还有肉蛋咸菜,到时叶存山能自己看着加点进去凑合煮个肉末粥、鸡蛋粥。

    进屋时,叶存山望着他笑。

    云程瞪他,“你笑什么笑?你学习就好好学习。”

    叶存山应下,“好,谢谢程程。”

    天热时,炉子就不放屋里。

    是在堂屋,要吃要喝都要出去。

    书架的小格子里放了茶叶,主要是大舅舅送的松萝茶,叶存山想喝自己泡。

    他嫌太贵,平时喝得少。

    云程闭着眼睛慢慢算着。

    在蔚县时,从院试后,家里就不再做耐放的食物跟饮品。

    要等叶存山考完,看他们是能留在蔚县,还是去县学、府学,再做决定。

    来府城后,才安家,就有认亲的事,也没空做。

    叶存山还说家里都不炖大骨头汤了,这是云程喝腻了。

    现在他想着,还是每天炖一根大骨头,水加多一些,有了清甜滋味也不腻人。

    满足叶存山的喜好,给水里添添味儿,也能补点营养。

    其他的,他就再跟平枝姑姑商量,看家里两位表哥读书学习时,厨房都会准备什么吃的,他给银子买菜,做了给叶存山吃。

    学习方式,他就只能教教记忆曲线跟思维导图笔记。

    上辈子,他家里三兄妹,大哥跟小妹都是学霸,唯独他中不溜秋,不算差,也够不上好。

    学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倒是快,到这里帮不上忙。

    想这事,也很废心神,云程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着的,就知道醒来时,叶存山都已经在外头吃早饭了,他看人的眼神就带几分谴责,跟叶存山熬了通宵一样。

    叶存山揉揉他脸,“早起出去跑了一圈。”

    提神醒脑,也活动活动。

    回家他都淋了澡,衣服都在脏衣篓里。

    云程起来后,开衣柜数了数叶存山的常服,趁着早上日头不高,去裁缝铺子买了两身成衣。

    没再亲手给叶存山缝衣服,主要是太耗时间,他休息几天缓缓,就要开始写《废材书生》跟《软饭硬吃》,有空缝衣裳,速度也很慢,等到叶存山能穿的时候,指不定夏季都要过去了。

    他买布料时,也看红布。

    这里算日子,没有公历,都是农历算法。

    进入七月,八月就不远。

    中秋节一过,这一年的秋收季也到了尾巴,天气慢慢冷下来,他跟叶存山要补办的成亲礼就要到了。

    云程摸摸肚子,不知到时回不回家,还办不办,但成亲穿的礼服,他能先准备。

    入乡随俗,也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大事,这衣服云程是要自己缝。

    存银被告知过家里有银子,不用着急焦虑挣钱,今天看他扯红布,还要云程多扯一些。

    “我给你们缝鸳鸯被。”

    这就是大户人家的待遇了。

    一般家庭成亲,带两床棉被都不错了。

    但兜里鼓嘛,买东西就有底气,这东西就一起买了。

    回家时平枝姑姑过来了,看他俩手里拿了东西,皱眉道:“家里离得不远,我这次特地挑了两个小厮,就是怕你这边需要人跑腿帮工,你不能放着他们不用。”

    带来的书童在帮叶存山抄书,这书抄了要寄回静河村。

    粗使丫鬟每天帮家里洗衣裳洒扫,就第一天回来时衣服多,后来就少,毕竟家里人少。

    厨娘也就那样,他们有吃穿用度的银子,也没过得奢侈,几个小菜就应付了。

    小厮就真的闲,等着派活干。

    云程就顺手给人找了活儿干,说再买几个大坛子回来酿酒。

    还要人买点肉回来,尝试着做肉干,到时让叶存山装书包里,晚上在家也能有点嚼头。

    其他就再跟平枝姑姑商量,看程家几位公子平时都吃什么。

    平枝视线往云程肚子上看了眼,云程都没说给自己补补。

    他看出意思,说:“我去过医馆,现在都是按照方子食补,你平时也会安排,就不多麻烦了。”

    叶存山这边,别人不上心,他就自己上心。

    还想问:“那位举人先生什么时候过来?我们好准备拜师礼。”

    拜师礼他们回来后就立刻准备了,现在就在家里放着待用。

    是想知道具体日子,有个先生带着学习,叶存山就能别省去一些摸索时间,少受累。

    平枝姑姑说可能要七月底才到,“当天出发时,派人去问过要不要同行,他要安置家里,说要耽搁几天。”

    人答应要来,变故不会有。

    毕竟是太师府出面,他不方便直接拒绝都比拖着好。

    七月底的话,也没多久了。

    他不爱在家里留人,两个小厮买了大坛子,就是放到陆家小院,酿的米酒。

    这个度数低,不醉人,能冲蛋花,也能煮酒酿汤圆。

    府城这边有几家卖酒的,这个酿好前,就先买回来解解馋。

    其他暂时没有。

    小宝宝的百家衣先缝完,给存银的新衣裳,要晚了两天。

    这天,叶存山回来又提了一次废纸变新的事。

    说同窗里有人不老实,他们去京都前,就有人搞事,说他一进一出,净挣多少。当时大部分同窗是站他这边,最后没能讨着好。

    刚好叶存山要走,也暂停收废纸。

    这次回来他没打算再收,先说不用。

    隔了几天,这造纸术还被惦记上了,说他有手艺不用,倒不如分享出来造福大众。

    还说他们愿意出银子买,不占他便宜。

    算是这段时间学习里的唯一插曲了,让他感到好笑。

    “你说他们脸大不大?”

    云程要他把脑花吃了,“平枝姑姑说吃什么补什么,中午找人做了一回,我让存银吃的,有点寡淡,现在这个是加了辣,你能下饭。”

    他自己现在吃不了这个,白天还震惊了一回,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吃猪脑了。

    叶存山把脑花端到自己面前,照常吃饭,继续跟他说:“你知道他们开价多少吗?”

    云程随口猜个数:“一千两?”

    叶存山哼笑,“一百两。”

    “还说我想钱想疯了。”

    云程:“你叫他们拿着一百两,去造纸作坊,去纸铺,问问能不能买到人家手艺。”

    一千两人家都要考虑的,即使是个劣纸工艺。

    一百两银子也好意思开口说,比他这个外来客都不像本地人。

    叶存山:“我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

    他没想过到,到府学以后,与更好的教学资源相对应的,也是奇葩多多的同窗。

    真应了那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存银说他能造纸,“咱们慢慢做呗,我平时就能撕纸碎纸泡着,到时让温故知新两位小哥帮忙打浆,我抄多少算多少。”

    他是发现了,大嫂是会根据家里余银决定生活水平的类型。

    手头有银子,他花钱就大方,买东西都挑着好的买。

    手头没银子,大家就都省省,反正家里需要添补的东西少,就普通过日子。

    等大嫂肚子再大一点,就不方便挣钱了。

    存银想现在开始攒攒,等到小宝宝出生,他看家里情况,不缺他这点银子,他就给宝宝打个长命锁,缺的话刚好拿出来贴补家里。

    云程不让他动,“你有绣活,布料都买了,绣就顺便练练手,好好的手艺放着不学,去做那个做什么。”

    存银大眼睛里满是迷茫,“造纸术……也是手艺吧?”

    “是,但很辛苦,不想让你做。”

    存银就不好意思,没顶嘴,等着大哥大嫂安排。

    造纸术一年到头常跟冷水打交道,存银如果不是哥儿,云程就会放他好好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以后他都不愁吃穿。

    存银是哥儿,就不合适。他力气不大,人勤快但也养得娇,整个流程回顾下来,他最适合抄纸,以后不提手多糙了,还怕有寒气。

    云程让他静下心来,慢慢练绣工。

    “这个费眼睛,你不用一整天都练。”

    以后看情况,给存银置办个铺面,不管他招婿还是嫁人,手里有底气。

    裁缝铺子就行,搭着卖些绣样、成衣,冬季能有羊毛织品。

    往后成家,就有夫婿家的亲戚,教出去,就符合他们的观念,只教给自家人。

    或者从静河村选人。

    存银都没想到他以后还能当个小老板,乐得牙不见眼。

    他说大嫂画的饼子真好吃。

    目前的饼子都能慢慢吃到,铺子的事,自然也不会哄骗他。

    他想到他以前还哄云程开心呢,就找叶存山要了本书,帮忙抄录,说顺便练练字。

    这书是寄回静河村,给叶延跟罗旭的,存银的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写着,辨认没问题。

    问他为什么要抄书练字,他说他答应过云程,以后练字给他抄书。

    云程就看一眼叶存山。

    叶存山当晚就给云程看他的计划本,这又过去几天,他本子上的内容还是密密麻麻,但上头的蝇头小字减少,中间多点空隙,看着不挤。

    是真的在调整,云程就没说什么。

    把计划本递回去后,叶存山还黏着他。

    云程嫌弃,“你不抓紧学习,黏着我干嘛?”

    到时又熬夜。

    叶存山还是要陪陪他的。

    云程说他腻歪,“都一个屋子里待着,你学习去吧。”

    回来几天,吃好喝好,睡眠质量也慢慢回来了,他没往日犯困,饭后会在卧室原地踏步、兜圈子,当散步了。

    他想锻炼,想要强健点,夏天天热,也不好出去晒着,所以就从负重入手,让平枝姑姑给他做了几个小沙袋。

    他现在是用的半斤沙袋,绑在腿上,将就着走走。

    适应后就慢慢加重,加到一斤就不加了。

    叶存山还不知道这事,回家吃饭时不觉得,现在看他走两圈,就觉得怪异,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ωω

    云程就把裤腿提起给他看,“要变得强壮。”

    他小腿细白,跟个灰扑扑的袋子绑一起,对比显眼。

    叶存山要他悠着点,“你以前都没专门练过腿脚,无负重开始,再慢慢加。”

    云程也觉得。

    但今天都绑好了,就不想拿下。

    他问叶存山:“你不学习是什么情况?”

    跟人哔哔哔的,本子上一堆没做的事,还想熬夜不成?

    叶存山就直接问了,“你上次说的那个什么奶油蛋糕,是怎么做的?我问过平枝姑姑,她说可能是牛奶鸡蛋打出来的奶酱,跟你确认下。”

    云程就想起来了,他的生辰也要到了。

    前头给这对兄弟都好好过了,到他,家里自然也要准备。

    坦诚过最大的秘密,现代过生日的方式也要问问。

    云程就很想吃生日蛋糕,蛋糕不加奶油就没意思,巧克力就算了,府城能买到梨子跟橘子,到时将就着放点水果上去,能做个水果蛋糕。

    当时只是随口一说,现在被提起就嘴馋。

    说奶油也是那样做,可能这里就叫奶酱,然后给叶存山说:“我让人酿米酒,做肉干了,说肉干还是富贵人家吃的东西,奢侈品。”

    提前说,到时带到府学后就别炫耀。

    这里书院风气没蔚县质朴,怕出岔子。

    这事聊完,叶存山再说话,云程就不理他了。

    不理他,叶存山没法子,只好学习,在计划本上打了个勾。

    云程隔老远,都跟看见了一样,“你要陪我,那得是你想陪,别在本子上写个计划,跟你每天要完成任务一样,我可没有这样要求你。”

    叶存山就懂了,云程还在生闷气。

    正式学习前,他叫云程过来。

    云程说他变了,“你刚开始多小心呢,我在床上躺躺你都怕我摔着了,现在就要我过去。”

    叶存山被他逗得直笑,他起身要过来,云程就不动,站原地等着他。

    等来个缠绵亲吻,得一条新帕子。

    上面花样就不是叶存山绣的了,是买了好料子,叫存银帮忙绣的。

    天天在眼皮子底下的小孩儿,云程都没发现他还开小差。

    亲完了,给条帕子,叶存山就真不能磨叽了。

    云程懒得说他。

    月底前,府城下了一场很大的雨。

    连绵下了八天,天晴时,已经八月初。

    叶存山那位举人先生终于抵达,还带来了三封信件。

    一封是大舅舅写的,一封是陆瑛写的,剩下一封云程挺意外的,居然是二舅舅。

    在程家时,少有的几次碰面,二舅舅都很和善,看着是个爱笑、亲和感很高的人。

    后面府里出事,他面上态度没变,实际也没主动亲近过。

    所以直到离京,他们都是跟大舅舅熟悉。

    二舅妈也是个文静性子,当时叙话时,就沉默居多,对这一家最深刻的印象,还是程文浩。

    因为叶存山初入程府,程文浩陪着读了一天的书。

    有亲疏远近之别,这信件自然是先拆了大舅舅的。

    大舅舅信里说了些先生彭于礼的介绍,性格而言,是跟程砺锋有点相近,不喜欢跟人拉家常套近乎,有事就说,有问题就问,不聊私事。

    他在京都当过西席,从孩童到生员都教过,京都也有些举人会去请教他。

    以前在国子监当过助教,后来因为一些旁的原因,从国子监出来后,就零零散散的给人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