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第23章

    车虽缓行,路有尽头,尽管杨落安希望时间过的再慢一些,最终还是回到了石平村。

    到了村子,互相都没再寒暄,简单告了个别,便各自归家。

    将买来的东西归拢了一下,杨落安还没来得及坐下,老黎便提了一篮子的菜走进屋里,那菜是刚从地里摘的,上面的泥土混合着叶子上的水珠,透露着新鲜。

    “天气热,菜不能够久放。我就把地里的菜一样都摘了一些过来,应该够你们俩吃上一段时间了。”

    放下菜后,老黎转身就要回家。杨落安还想留他坐一会,只见他摆了摆手:

    “我就先回去了,等这些菜吃完了你告诉我一声,我再给你送。或者你自己去摘,那菜园子就在我家旁边,很方便。”

    趁李银毫不注意,老黎临走前对着杨落安挤眉弄眼了一下,似乎在说。

    小子,现在可是在家里,不比在街上人多,这回你可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啊!

    杨落安汗颜。

    见老黎的背影渐远,才收回了视线。

    “饿了嘛?中午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李银毫打了一个哈欠,脸上写满了无精打采。

    “我没什么胃口,就是有点乏,想去午睡会。你就只做自己的饭就行了,不用管我。”

    “那行,你赶紧睡觉去吧。”

    杨落安忙哄着李银毫往屋里走,见他眼皮打颤,刚一沾床便睡了过去。不由得摇了摇头,笑了笑。

    李银毫不愿意吃饭,自己一个人也没有什么胃口。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把做鸡蛋糕的准备工作先完成。早一天准备好就能够早一天赚钱,时间不等人,为了自己和李银毫今后的生活,杨落安一刻也不想偷闲。

    记忆里自己所生活的z国,在古时候,平日里的吃食都是以米饭或馒头面条之类的面食为主。

    传统的糕点,也大多采用蒸的方式。

    烤制面包,似乎是西方人的专利,而他们,是用烤炉。

    食材先不急,很容易就能够找到,如今最要紧的是自己没有烤炉。现代有烤箱和微波炉当作烤炉的平替,但如今自己来到古代,这些东西是想都不用想了。

    不过这倒是难不倒杨落安。

    想着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外国烤炉的样子,杨落安心里有了主意。

    既然没有,那他就自己做出一个来。

    杨落安性子里也有一股冲动,有了想法,便再也坐不住了。他之前在村子里闲逛时,曾瞧见过有一家门口堆了泥砖。

    于是火急火燎地跑到那户人家里,花了六十文,将那些泥砖尽数买下。

    李武刚吃完午饭,见到老黎家的那个亲戚来自己家里找自己。正纳闷自己和他平日里没有交集,就听到了他要买自家门口的那些泥砖。

    这些泥砖本就是先前盖房子剩下的,留着也没多大用处,这会杨落安要买,李武自是愿意。

    只是在收了杨落安的钱后,心里格外愧疚,总觉得自己坑了杨落安。

    无论杨落安怎么劝说,李武都执意要帮他把泥砖搬回家里。

    等到最后一块泥砖搬完,李武瘫坐在杨落安门前的杂草堆上:“杨兄弟,你要这些泥砖是要干什么啊?就这么点,也不够盖房子的啊!”

    杨落安笑着没吭声,转而说道:

    “你会做些泥匠的活吗?”

    用袖口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李武嘿嘿笑着,露出了他那一口大白牙。

    “那你这可算是问对人了,咱别的不说,泥匠活还是能拿的出手的,村里好些人修建房子的时候都经过了我的手。”

    “那我给你四十文的工钱,你帮我用这些泥砖垒一个东西行嘛。”

    打量了下这些泥砖,想着还不够半面墙的数量,李武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拍了怕屁股上的灰,李武站起身来:“说吧,你想要垒什么?”

    杨落安描述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于是就从灶屋里捡出来一块木炭,在地上比划着画起来。

    当然不可能建造一个真正的烤炉,那样代价太大。杨落安只准备垒出来一个简易的,足够用来烤鸡蛋糕就行。

    构想的烤炉有两层。

    底部掏一个洞用来放置柴火去加热,中间则围一层泥砖,防止燃烧产生的灰尘弄脏鸡蛋糕。

    为了受热均匀,烤炉采用的是中空的设计,避免顶部气温不够导致鸡蛋糕难以烤熟。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后,烤炉修建任务总算是大功告成。

    李银毫在烤炉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就醒了,他同样也是闲的无聊,于是便和杨落安一同当起监工来。每当李武搞不明白杨落安的想法时,就开口给予建议。

    想着烤炉修建的商业目的,杨落安在李武修建烤炉前,就叮嘱过他要尽可能的将烤炉内的容量扩大。

    因此当烤炉修建好后,杨落安瞧着这一锅能烤出将近三十个鸡蛋糕的巨大容量,倒也没有表现的很吃惊。

    杨落安从怀里掏出四十文给李武,待他走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一锅鸡蛋糕尝尝。

    鸡蛋糕的配料简单,只需要三样原料,鸡蛋、面粉和糖。

    本来家里没有鸡蛋,是李银毫下午洗菜的时候,发现老黎在装菜的箩筐的最底部放了十几个。

    唯一的难处就是需要打发蛋清了。

    同样的难题,这里没有打蛋器,用手工将蛋清打发,耗时太久,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杨落安只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便否决了这个想法。

    不过他并没有气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起泡器!

    正百思不得其解中,杨落安突然想到了这么一件东西。

    说起来这还是杨落安自己多年来的一个习惯,他洗澡时,不喜欢将沐浴露、洗发水之类的产品直接往自己身上怼,而是习惯于先用起泡器打出细腻的泡沫后再往身上涂抹。

    他作为一个文科生,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只是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样的一个东西用于打发蛋清,同样可行。

    恨不得立马动手,但无奈于身为一个门外汉,杨落安实在没有做木匠活的本事。

    找老黎询问清楚村里李木工家的位置后,杨落安到了那里却吃了一个闭门羹,他家里没有人。

    恰逢王婶从李木工家门口路过,见了杨落安,“我瞧见李老头被村长给叫过去了,怎么你找他有事?他估计要今天晚上才能回来。”

    不愿意和她有过多交集,杨落安朝着王婶笑了笑:

    “也没有什么事情,想找他帮我做一个小物件。既然他不在家,那我下次再来吧。王婶你先忙,我就先回去了。”

    到了家里,差不多已经是傍晚时分。

    惦念着李银毫中午就没有吃饭,杨落安提议:“这几天吃的清淡,要不我们今天晚上煮火锅吃吧”

    李银毫一听也馋了,他自己也已经很久没有吃过火锅了。

    “可是没有火锅底料,做出来能好吃吗”

    尴尬地笑了笑,杨落安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试试嘛,多放点盐和辣椒,应该也不会难吃到哪去。”

    “嘿嘿,听你的,那就试试!”

    在杨落安切肉切菜和制作火锅底料的时候,李银毫也不想闲着,于是主动揽下了淘米和蒸米饭的活。

    李银毫不会做饭,但从今天起他愿意去学,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在这么热的天气里,杨落安会热衷于为自己做饭。原来能够为喜欢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真的很让人感到快乐。

    一个人只是一味的付出,肯定是会累的。但是生活却是两个人的事情,理应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

    虽然依靠杨落安的时候会感到踏实,可李银毫并不想要把一切劳累都丢包给杨落安,他也希望杨落安偶尔可以稍微依靠一下自己。

    自己所体会到的安心和踏实,杨落安也要享受到。

    本来灶屋内很热,做饭会很辛苦,可一想到李银毫吃到火锅时脸上会流露出的那种满足,杨落安就觉得浑身充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