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章 去镇上

    一大早,又听到刘氏起床的声音,迷糊听到她娘跟她爹说:“他爹,我想今日去镇上把前阵子绣的针线拿去卖了,前段时间四丫病了没顾得上。”赵瑾立马清醒了,对她而言,镇上就等于blingbling金光闪闪的钱啊就等同于商机啊,立马爬起来跑到她娘面前,看着她娘说:“娘,我想和你一起去镇上。”

    刘氏听后既诧异又担忧,皱了皱眉头,觉得这孩子自从病好格外活泼,性子好像也野了不少,还是不错的。赵瑾看着她生怕不答应,无奈之下,拿出自己也鄙视地绝招,拉着她的袖子使劲晃悠,透彻清亮的眼睛一脸期待的样子,声音甜甜的说道:“娘,我从来都没去过镇上,我想去看看嘛,你带我出去走走吧,我保证乖乖的不惹是生非。”

    刘氏用眼神向她爹询问了一下,她爹说道:“你带上一块去吧,四丫病好之后散散心也好,我这还有几个铜板,顺便给她买点馋嘴。”赵瑾一听,觉得有戏,欢快地蹦到她爹前面,恭维到:“还是爹好。”她娘一脸无奈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也是默认了这个要求。刘氏去镇上卖绣品也是夏氏默认的,毕竟刘氏一手针线活干的是真不错,镇上的铺子一直都花不错的钱收她的绣品,但是这钱基本上到不了刘氏的手中,都要上交给夏氏。夏氏对赵瑾也跟着去略微有些不满,在一旁冷嘲热讽地:“吃闲饭的。”但碍于老四干活能力强,平时打零工赚的也多,上交的钱都是最多的也只好默许了。

    时间不早了,母女俩拎着包裹去村头做骡车,镇子还是有点距离的,要走的话到了都该散早集了。一人交了两文钱上了骡车,骡车上已经做了一半的人了,都拎着自己家种的或是养的去卖,刘氏都一一跟她们打了招呼。刚巧遇上了隔壁的花婶,看着她们很热情地招呼:“老四媳妇,你这是去镇上卖绣品吧?”

    刘氏一脸和气地点头:“花婶,是啊,前段时间四丫病了没时间去,今天有空也好贴补一下家用,花婶你呢?”花婶笑着说道:“今年家里养的鸡多,下的蛋也多,拿去镇上卖换几个钱。”

    旁边的几个婆子估计平常也不是很熟,也没搭话,一行人缓缓悠悠终于到了镇上,刘氏扶着自己下了骡车,赵瑾特别想揉一揉自己臀部,太难受了生生撕成了两瓣。刘氏紧紧拉着她的手,说道:“现在正是人多的时候,你不要乱跑,跟紧我。”刘氏生怕赵瑾没来过镇上,图一时新鲜乱跑。赵瑾乖巧地答应了,但还是好奇的东张西望,觉得古代的街道还是很热闹的,各种小玩意还是很吸引人的。她看着人来人往,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希望自己只是在横店遇上了拍一个古装剧的剧组,梦醒了自己还是活在现代。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回不去了。

    刘氏对绣品铺子很熟悉,不一会就带着她们来到了铺子,赵瑾看着前面有一群人有妇人跟年轻的姑娘在交秀活。赵瑾在铺子里面四周看看,发现这个时代的绣品还是挺精致的,绣的栩栩如生,铺子一遍是卖绣品,另一边卖首饰比如簪子跟耳环玉镯这种,赵瑾随意看了看也不上手。赵瑾觉得虽然这里的饰品,看着精致但是比较古板,样式花样不是很多,以后有条件还可以画些花样子赚外快。以前有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伪装成一个美术生,跟着美院的大师学过几手加上自己从小有点绘画基础,赵瑾对自己的绘画水平还是挺自信的,虽然没有达到国手的水平,但在这个时代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能力。

    不多久,轮到刘氏交绣品了,那四十来岁的女掌柜,一脸的富态和精明,看着她绣的一堆绣品,上面是牡丹,她仔细地看了几眼,翻来覆去才笑着点头:“你这次来的有点晚,都过去两个月了,不过你的绣活一向很精致水准高,帕子十文钱一条,荷包八文钱一个,这个小屏风就算一两银子!”

    边上的婆子数了一下荷包的数量,开口道:“掌柜的,一共是二十条帕子四十个荷包。”

    掌柜的拿起算盘,噼里啪啦熟练地拨弄算盘,很快地说到:“一共是一两五钱二十文。”她说完,打开抽屉拿了一两和四钱递给刘氏。

    刘氏把银子都放进自己身旁的荷包,然后笑着说:“掌柜的,我还想自己再领一些活计。”她想了想,拿出一本小册子,看了看说:“这边有一对新人要结婚了,人家要百年好合的一副屏风,你要是能在半个月内绣好,可以给你在原来一两的基础上加半两。”

    刘氏垂眸思量了一下,四丫这次生病花了不少的钱,家里也没其他的进项,自己需要多赚一些钱贴补一下,以防下次意外,就立马答应了:“那行,下个月初我肯定给您送来。”“那好,你这这里签个字,画押!”

    商量妥当后,掌柜吩咐把布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给刘氏,刘氏看了眼没缺什么,就小心翼翼的收到了包裹里。然后,刘氏带着赵瑾出了绣品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