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章 第 33 章

    神童敏敏闻声回头,浅浅笑意,淡淡颔首,如清风亦如明月。

    只是元衿后悔了,她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些天来来往往,似乎是极熟门熟路的,可全赖他那犹如心有灵犀般的神隐。

    她和神童敏敏,只是在每日一个特定的时间,会呼吸同一片空气,若非要有什么交集,也只是那几张字罢了。

    他还尚且在题首页尾写过几句佛偈,而她,真真只是个无情的抄写机器,一个字也不多一个字也不少,笔笔画画都只是在练字抄经。

    元衿尴尬地笑了下,低头无措地瞧着青石板地砖。

    他的境遇都是康熙决定的,是真正的国事。

    她胡闹,但她清醒,她不该来。

    巴拜特穆尔并没有说话,他放下了那只暗褐色的水桶,端起水盆往屋里去,留元衿站在屋外。

    青山小声说“公主,他怎么不给您请安啊”

    元衿拉住她,摇摇头,打量了下福君庙最后的一重院落。

    比前殿来说,简陋的不止是一点点。

    昭显皇家地位的琉璃黄瓦覆在低矮的歇山顶上,两进三开的后殿外连糊窗的明纸都不全,小院的青石板没有精心打理过,能见杂草一撮撮往外冒头,倒是有个水井落在最东边,但井圈上有铁锈的痕迹。

    元衿心里不是滋味。

    初初听闻他,也是漠北难得的天之骄子,如今却被送到这里受这些待遇。

    那日说他几岁来着好像也是十三岁

    青山说“公主,快走吧,天暗了您小心着凉。”

    元衿的身子入秋以来发寒的厉害,尤其是到了晚上便死也不能离开暖炕。

    “嗯,还是走吧。”

    她想自己很难再随意进出福君庙了。

    元衿迎着寒风缩着肩膀走了几步,后殿的人复又出了来,她再回头,巴拜特穆尔拿了件猩红色的阔袖长衣卡在了殿门口,一番动作间,元衿听到了那阵熟悉的声音。

    风铃它滴丁东了滴丁东。

    只是比在前殿放大了许多倍。

    巴拜特穆尔也在门上挂了一串风铃,但比之元衿那些,这串只得用“朴素”二字形容。

    通身光面的黄铜铃铛,下面是同样的黄铜铃舌,一根红绳吊在上方,已经磨出了毛边。

    挂完长衣的巴拜特穆尔回身,见到元衿还在,终于是开了口“五公主殿下。”

    他双手合十,缓缓下拜,极是谦卑恭谨。

    元衿看着那悬挂的阔袖长衣,不由问“你为什么挂那个”

    “小僧烧个水,今日风大。”

    “哦。”元衿咽了咽口水,再度尬笑。

    巴拜特穆尔很高,他的高与苏赫不同,清瘦修长,在晚秋的风里摇摇欲坠。

    元衿收拾起自己胡乱的思绪,给他让了道,“神童请走。”

    巴拜特穆尔轻笑了下,“不敢,公主殿下,天色不早了。”

    他一手比着法印,一手指指元衿身后的路。

    元衿转了身,一步没走,突然回头问“神童大人,什么叫人不受佛恩”

    巴拜特穆尔绽开一个极璨烂的笑容,低首温言道“小僧纸上戏言,公主殿下莫当真。”

    他抬起来头又说“公主不必叫我神童大人,我只是承蒙名师点化,巴拜特穆尔便很好,大漠南北众生皆是如此叫我。”

    “那你也不用叫我公主殿下。”元衿含笑也比了个法印,“宫中没有叫公主为殿下的事。”

    他淡淡回“是,公主。”

    立在风中,法印仍在。

    元衿快步走了出去,在福君庙吱呀作响的门边游离了片刻,见到巴拜特穆尔手持铜盆与一条白色巾绢走进了前殿。

    血红袈裟在正殿内缓缓移动着,昏暗的室内,他用修长的手举着铜勺将长明灯的灯芯一一挑起。

    再又传出哗哗的水声,他搅了巾绢擦拭着佛龛佛台,及元衿的书桌。

    元衿静静看他许久,直到他拿了铜盆出屋,尽数将水洒在地上。

    在他要去寻笤帚时,发现了门边的元衿。

    于是一笑,指指天空道“公主,天色不早了。”

    “嗯。”

    元衿点点头,目送他又进了主殿,再等了一会会儿,他拿了铜盆、巾绢及元衿留下的佛经出来。

    似乎是意料之中,巴拜特穆尔低头垂眸无奈地一笑,说“公主”

    “我没别的事,就是想谢谢你,学了你很多字,真心写得好。”

    他的字伴随了元衿初初穿来的时光,也缓解了她数次濒临崩溃的无趣。

    这声感谢他或许不能理解,但元衿是真心说来。

    元衿朝他也做了合十,然后拉上青山真的要走了。

    “公主”

    巴拜特穆尔突然喊她。

    元衿回过头,藏传喇嘛素来是露出手臂的,西北风正呼呼地作响,他光洁的手随意拢了拢衣袖,白麻衣襟靠紧了他修长的脖颈,更显得他脸色煞白。

    他喊完一声,杵在原地迟迟没有说话。

    元衿催促他“什么事巴拜特穆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