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023部队 第三十九章 不共戴天

    黄狗虽救了努尔哈赤一命,可这安全只能说是暂时的。一旦草甸上的火势慢慢熄灭,必定逃脱不了追兵的围追堵截,到时仍旧是难逃一死。

    此时的努尔哈赤将义犬掩埋之后,便继续向外逃命。

    谁知还没有跑多远,忽然远远发现一队李成梁手下的明军又追了过来。此时的努尔哈赤并非慌张,急忙冲向附近的一片树林,眼看要追上了,正好路旁树上有一个洞,努尔哈赤急中生智,钻到树洞里。

    就再努尔哈赤刚钻进树洞之后,一群乌鸦便落在树洞旁。明军前来搜寻时,见树洞四周乌鸦正在啄食,以为乌鸦正在叼啄木屑,便又继续追下去。

    明军走后,努尔哈赤从树洞里爬出逃命。他心里明白是乌鸦救了他,此后,他告诫族人属下,一定要爱护乌鸦,不能伤害它们。因此,满族人就有了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至今东北农村有的满族老宅人家院子的东南角,还立着一根木杆,俗称“索罗杆子”或“神杆”,杆子上端安放锡斗,里面放一些骨头、米穀等物,为的是祭祀乌鸦。满洲的索罗杆子,早年在紫禁城坤宁宫院前面有,在沈阳故宫清宁宫院前面也有,在满人每一家院前面也都有。

    努尔哈赤脱险后,知道各州、县都不能前往,因为官府必然会画影捉拿他。没办法,他只好走偏僻的小路,进了长白山地域。

    长白山深谷幽幽,野兽嗷嗷乱叫,出没无常,十分吓人。此时的天已经完全黑了,他就爬到一棵大树之后过夜。

    再说离这儿不远处,有一帮放山参的人。天亮时,正巧从此路过,见树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出于好奇心,把头的便询问他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此时的努尔哈赤便把李成梁追杀他的事情,从头到尾,一五一十的对放参人讲了一遍。

    放参人的把头听了努尔哈赤的叙述,很可怜他所遭遇的不幸,见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便动了恻隐之心,对努尔哈赤说:“那你就跟随我们一起挖棒槌吧!至少也不会饿到你。”

    从此,努尔哈赤就再长白山用木棍挖棒槌维持生计。把头看他年纪小,就让他给大家伙做饭,感谢杂活,一时间也算是勉强度日。

    平静的日子总是一闪而过,没有多长时间,就出现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一日,外面下着蒙蒙小雨,放参人没有外出,聚在窝棚里“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并不住的聊天打屁。正当大伙正在兴头之时,忽然外面有一只老虎慢慢的向众人所在的窝棚出行来。

    见有老虎走来,众人连忙停下了手中的活。此时的把头一看,一脸无奈之色,把自己的帽子甩了过去。

    因为从老一辈人处听说,老虎要蹲仓子,放山人就得扔帽子。老虎叼着谁的帽子,就是要吃谁的肉,谁就得跟着去,以免连累人其余的人,这是山里人的规矩。

    把头扔的帽子过去,老虎却是理也没理。后来,剩下的放山人一连仍了好几个,老虎也没有什么反应,闭上了眼睛,连看都不看。最后,就只剩下努尔哈赤了,他也学着放参人,让受众的帽子扔了过去。谁曾想,此时的老虎猛地睁开了双眼,跳将起来,叼起了帽子就走。努尔哈赤纵使十分不甘,也只得按照山里的规矩,告别了房神人,随老虎而去。

    没想到,老虎并未吃他,而是将他领到了一个立陡的石砬上,老虎便转身离去了。

    努尔哈赤向前一看,见砬子上有一个大石盖,石盖上长着齐腰深的绿草。绿草当中顶着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花籽儿,经风一吹,红花籽儿摇摇摆摆的,煞是好看。努尔哈赤随手摘下了一嘟噜红花籽儿,就匆匆忙忙的下山了,向放参人出迅速赶去。

    此时的房神人正难过的不得了,和努尔哈赤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众人都十分喜爱这小努尔哈赤,正一声兄弟长、兄弟短的痛哭着。

    正哭着,忽然看到努尔哈赤完好无缺的回来了,便觉得十分惊讶。忙擦干了眼泪,不住的询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努尔哈赤把老虎没有伤害他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放参人都为他高兴,说他命大,将来一定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来。

    再一看努尔哈赤手中的红花籽儿,不禁是目瞪口呆,异常惊奇。原来他手中的红花籽儿不是其它,正是放参人所苦苦寻找的棒槌籽儿!

    第二天清晨,努尔哈赤就带领着大伙原路返回,上了大砬盖。一共挖出了八八六十四颗大棒槌来,并拿这些棒槌换到了不少的音量,置办了一些兵器和粮食。从此过上了虎啸山林的快活日子。

    而此时此刻,当时在建州女真诸部中,以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势力最强。王杲为建州右卫指挥使,而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先后担任建州左卫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