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023部队 第四十四章 强者对决

    姑且不提努尔哈赤为何迁都盛京之事,单说此时的明朝朝廷已经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被努尔哈赤的八旗大军打的是节节败退。

    萨尔浒会战之后,大败消息便传至京城。朝中兵部尚书张鹤鸣吓得差点儿拉裤子,为减轻罪责,他立刻“自告奋勇”去山海关“督师”。明熹宗做木匠活儿之余,闻言大喜,马上赐其尚方宝剑,让他立刻赴山海关。

    躲过追查责任这一关,张鹤鸣擦下一头冷汗,一路磨磨蹭蹭,行了二十天天才抵达山海关。然后,他立即以自己身染重病为由,递上辞呈,溜回老家。

    明廷只得另觅人选。决定让兵部右侍郎解经邦经略辽东。不料,解经邦这位文人胆子奇小,连连辞任,即使被朝廷革职也在所不惜。丢官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丢命可就吃啥不香了。

    最后,明熹宗发愤翻脸,表示如果谁要是再敢推辞的话,“国法不容”。

    勉强之下,新上任的兵部尚书王在晋,此时被点名指派,也只能临危受命。他集中近十二万精兵于山海关,本人坐镇关上。

    山海关在辽西走廊西端。又是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

    从军事史角度上讲,山海关最重要、最出名的年代在明朝。

    山海关这一组庞大的防御体系,是经过明朝二百六十多年长期经营而最终完成。

    它以长城为主战,以山海关城为中心点。共有十大关隘、七座卫城、三十七座敌台、十四座座烽火台等建筑组成。不仅主次分明,且点线呼应,布局合理,设计十分精妙恰当。

    其十大关隘,南从老龙头开始,中间经山海关城,东北延至一片石,共二十六公里。

    十座险关扼咽,重兴叠嶂,入海为城,确实有“一夫当关,万人英开”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平定东南沿海倭患后出镇蓟州,在山海关一带大修武备,训练士兵,改进武器,巩固了山海关一带的山海之防。

    王在晋本人并不知兵,他到任后,并无提出有价值的战略思想,只提出他自己的“八字方针”——拒奴抚虏,堵隘守关。

    所以,这位王尚书在山海关几个月,基本没干实事,皇皇万言的奏书写了许多份,皆是书生空谈。

    此时,别的大臣视辽东如畏途,大忠臣孙承宗却以大学士之尊,自己主动要求去山海关担任辽东经略。

    他到任后,推荐副总兵赵率教、满桂二人为助手,与袁崇焕一道,坚持力守关外的战略方针,在宁远、锦州一线布防,依托山海关,使之成为自努尔哈赤至皇太极均不能逾越的坚实防御体系。

    此时却是不得不说说袁崇焕这个人。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为人慷慨,富于胆略,好与人谈论军事。遇到退伍士卒,每每请教边疆军事情况,并有志于边疆事务。他还喜欢远游,上京应试时,常顺便游历,足迹几遍天下。途中,他常与友人彻夜长谈,内容亦多涉及军事。

    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中式三甲第四十名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

    天启二年到京述职时,因御史侯恂举荐其有军事才能,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当时,后金兵势正盛,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朝廷惊惶失措;对于是否能够镇守住山海关,朝臣议论纷纷。袁崇焕却在在此时单骑出关考察局势,兵部、家人都不知其踪影。

    不久,他返回北京,上书报告关上局势,并称:“只要给我兵马粮草,我一人足以守住山海关。”其胆识得到朝臣交口称赞,他也因此升任兵备佥事,负责助守山海关,且获朝廷批准,招募兵卒。

    袁崇焕到达山海关后,成为辽东经略王在晋下属。

    当时,关外已被蒙古哈剌慎诸部控制,袁崇焕最初仅在关内驻守,很快即因任事干练得到王在晋倚重,奉其命移驻中前所,随即又得令前往前屯卫,安置辽东难民。

    袁崇焕连夜出发,四更时分即进入前屯城内,将士无不佩服。事成后,王在晋上奏题名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负责宁远、前屯卫二城防卫,形成保护山海关外围工事。

    宁远在最前线,前屯卫稍后。然而在防事安排中,两人产生分歧。王主张在山海关外八里处的八里铺筑城守御,袁则认为该外围阵地太窄,并非良策,在争辩无果之后,袁越级奏请首辅叶向高。经左光斗提议,大学士孙承宗以阁臣掌兵部事,巡视辽东。

    当时后金攻破广宁后,又强令锦州、义州等处民众东迁。其中义州一部占领十三山,并多次击败后金部队进攻。后金久攻不下,筑长围困。十三山领袖杨三、毕麻子派人突围并向明军求援。

    袁崇焕请命:“派五千人镇守宁远,以壮十三山气势,并派遣其他部队参与营救。宁远距离十三山有二百里,进可占领锦州,退可坚守宁远,何必对十万人置之度外呢?”

    孙承宗向总督王象乾请教,王象乾认为关上军方无士气,请派遣关内三千人前往,孙承宗认为可行,于是告诉王在晋。王在晋则不同意营救,致使十三山民兵只有六千人脱逃。

    孙承宗决定出镇关外,徐图收复辽东,于是召集将吏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