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8023部队 第八十五章 恩怨使然

    罪名二:无孝过分

    昙花乡是有名的风水地,空气湿润不说,林木茂密得瑟瑟发抖,树种繁杂得密如星河,大片大片的地方绿荫如盖,歇意酽酽。

    大小清泉汩汩,流贯远近阡陌,各种果木药材硕果累累,味正色旺,非常适宜人居,真可谓天赐息壤一处。于是,人气旺盛,寿命倍添,应该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好事,可是,正因为此地过于肥沃富厚,过上好日子的人越来越多,逐年累月荒yín无度的人也不计其数,如此,在人们的脑海中竟忘记了人伦道德礼义廉耻,结果许多人实有肚腹空存头脑,特别是年轻人竟不孝敬老人,视父母如多余如草木,甚至如粪土。

    在此仅举一例:寺院照直、风流巷深处姓马的一户人家,主人叫马小二,媳妇叫卿世莲,小两口因着做旅游生意发了富,一院子的堂屋厢房统统改作店舍,准确讲有三十六间半,一年下来能见个好好的收成。马小二父亲活着的时候,虽没福气享受,但老两口没被小两口欺凌,但自从他走后,老伴却受罪了,原来马小二的母亲虽然年龄不大,当时仅六十岁,但得着了现今医学上称作的类风湿心脏病,但见她浑身浮肿,脸蛋难看得发紫,两只手上关键的指头都弯曲了,不仅做不了饭食,连上茅厕都有问题,为此,小二的母亲自责惭愧不已,常常横着身体强争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时间一长,小二母亲的病渐渐加重,看上去口水涟涟,形容枯槁,一副丑陋不堪的模样。

    此时此刻,卿世莲对婆母的态度发生了巨变,她让小二母亲睡在旅店的马厩里,一来看护和喂养牲口,二来躲避世人的小看,从此,小二母亲吃没有热饭,睡没有热炕,浑身的衣服锈迹斑斑,双手如炭,可怜没有生就个女儿前来照看一番。马小二先是赡养母亲,后来染上了酒瘾,一天里与狗三狐四的朋友烂醉,哪里顾得了年迈的母亲,卿世莲见马小二如此这般,更是有些放纵,连一碗冷饭也不给婆婆,就连孩子们也不让去看看他们的奶奶,深怕传染了疾病,可怜的老母亲活活病死在马厩,是马小二的几个邻居和寺院的几个和尚草草办完了埋葬的事,那时,昙花乡的人不以为然。像马小二这般的不孝子孙还大有人在,严重破坏了人伦秩序,天地和谐。

    罪名三:穷奢极欲

    昙花乡的地界上不知何时设立了税关,衙门里派来的税官名叫石朝泰。据说这石朝泰是一位京城大官的外甥,虽说年龄不大,才三十出头,但十分油滑刁钻,官场的学问沿袭得一点不浅,平日官样儿倒不显得十足,可吃喝嫖赌绝不含糊。

    因为昙花乡十分秀丽和富裕,他的家口早已搬迁而来,当然是老婆和丫鬟一类的,两个孩儿在京城上学不至于来这西域的偏乡土壤。明里说,石税官是冲着搜刮昙花乡的宝藏而来,因为这里的旅游业已经十分发达,市场格外繁荣,有钱人一层多,如秋叶潇潇,官家若把税收得苛刻一些都无所谓,当时就有一首儿歌谣传或者反映收税的情况:

    昙花乡,昙花乡,年关的银元装两缸。

    大缸哐啷啷,小缸叮当当,税官笑得屁屎淌。

    正因为税收严苛,税官石朝泰的奢华也与日俱增,据说他的马槽、痰盂、马桶也是金子做的,其他日用品当然除金即银,他在京城里买地置房几乎可以与当朝宰相论比,但都是暗中运行,个别官宰庇护。还据说,他挪用大量银元在西域边关做边货生意,号称“珍宝世家”,收入十分可观。几年下来,石税官的妻妾已不是三三两两,而是成群结队。于是,昙花乡的柳暗花明里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一顶顶官轿蜂拥而至,真可谓“潭花园潭水戏花,花簇地花蕊弄蝶”,天地一片阴翳,人物一时安逸。

    罪名四:人心无常

    昙花乡的地界上诞生了无穷无尽的东西,可能因为过分富足,人的懒惰、享受、*、伤害和无孝便猖狂起来。走在大街上的人们手里拿着念珠,心里却想着金钱美女和莫名的占有,因为时时处处都散发着物质的引诱气息,街道巷里满溢着狂热的交易。一窗灯光底下*的竟是妈妈和女儿,一处盗劫地方犯罪的竟是儿子与父亲,一场宴席之上打架闹事的竟是兄弟朋友,一个家里诅咒的竟是儿媳和婆母,一块田里种植的竟是樱花和毒草,一条河水容不得你我洗澡和浇地……总之,恶贯满盈的生活正在掐住自私安逸的生命,一场因富贵导致灭亡的病灶开始蔓延,险恶的人们丝毫不顾。

    老和尚看罢,眼前一黑,身子泥软一场,他双手合一默默做祷一番,叹道:“师兄举证一一属实,我地违反天理一场,奇耻大辱,罄竹难书,灾所难免”。说吧,整襟而泣,又道:“火灾即刻而来,听师兄让我好自为之,我必然为耗子找地洞逃匿。正说之间,见寺院大火燎然,顷刻间无处逃生,老和尚口念一经变成一只大老鼠四处逃窜。那时,昙花乡全地烈火熊熊,火焰连天绝地,无一处是寂静的。

    数天后,外乡人赶来救火,一切悔之晚矣,在打扫灰烬时,人们发现一只烧焦的大老鼠横在下水道,嘴里还衔着寺院主持的铜令牌,于是,人们传说那老鼠就是寺院住持的老和尚,他虽未作孽,但昙花乡是他作法而建,本因好好营建和管理,但他失职失控,导致天下无序,罪的惩罚也有他一份,为念及他行善有功,天灾大火留下他的死尸,告诫人们行恶必亡的道理。

    原来,他就是鼠仙,来也可怜去也可怜。好在,他给后世敲响着警钟,这位鼠仙想必心里稍微有些安慰与自豪。

    无独有偶,鼠仙也极为的忠诚,十分重视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