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5章 预言者

    1997年7月21日。

    早晨开始,并州就下了毛毛细雨。细长绵延的小雨别看小,却很快就能打湿人的全身。再加上并州这几天的天气是全年最热的时候,让人黏黏糊糊的分外讨厌。

    这是唐诃和吴味到并州的第四天。

    虽然昨天的进展很顺利,可是唐诃和吴味并没有趁着下雨闲下来。

    两人一早就出了招待所,乘坐公交去了大南门,那里有并州唯一的一家证券交易所。

    大南门是并州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南北走向,一般并州的老百姓很喜欢在这里闲逛游玩。而并交所的位置就在大南门的最南面,这儿可以说是并州的金融区,周边零零星星的散布着四大国有银行和当地的信用社。

    昨天晚上唐诃写完文章就拿给吴味看,然后将自己的担心说给吴味听。

    当时吴味看到文章的第一眼就顿时惊为天人,对唐诃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个从未到过交易所、从未炒过股的小屁孩看了一些相关的报纸杂志,就写出了一篇评测,实在是太牛了!

    吴味听到唐诃说他有些担心自己的舅舅对现在的熊市认识不足,依然保持乐观,又或者认为股市马上就要触底反弹,然后给张维达推荐了几个垃圾股……

    吴味听完就傻眼了。

    然后就是将信将疑:自己的舅舅好歹是正儿八经的专业出身,而且在交易所耳濡目染这么久,怎么可能判断失误?再者说,你又没炒过股,以前连相关的书籍都没看过,又有什么样的自信保证你自己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呢?

    唐诃有些无奈,但又不能告诉吴味自己是重生者,自然知道1997年的这场熊市几乎持续了两年之久。

    好不容易,两个人才达成一致。

    不管怎样,明天一早就一起去见吴味他舅。唐诃把文章拿给吴味他舅看,争取让吴味他舅相信自己的观点。吴味则求他舅在一两天内陪他俩到二龙山大学见张维达。

    大南门南路,一幢灰色水泥罩面的四层房前,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里原来是建行的一个营业所,多少年来,并未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可是如今却突然变成人们关注的一个中心。

    并交所到了。

    一进大厅一眼就能看到墙壁上那块巨大的电子屏幕。

    上面各种股票信息像火车站候车室电子屏上的车次表一样,一会儿一变,一会儿一变,直看的人头晕目眩。

    为了方便股民,在正对电子屏幕的对面大厅摆着好多塑料座椅。

    此时近百人或坐或站在那里,都盯着电子屏幕看股票行情,眼睛一眨不眨。唐诃注意到当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者,身材臃肿的中年妇女,精神焕发的青年以及衣着朴素的中年汉子。

    在大厅东侧的四个窗口前,前来参加证券交易的人,川流不息。

    一双双拿着债券的手伸进窗口,片刻,又捏着大把人民币出来。也有人手持一沓沓钞票进去换成几张薄薄的纸券。

    “老唐,你等会儿。我先去看看我舅舅上班了没。”吴味说着就挤过人流,窜入通往二层的楼梯。

    天气太热,人又多,营业厅里的空气并不好。

    唐诃有些好奇也有些感慨的打量着这个时代的证券所。

    然后他就注意到很多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呆滞。

    在他不远处,一位40多岁的女股民不知为何,突然流下了眼泪。

    她的身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劝她:“大妹子,别哭。今天不涨,明天肯定会涨的!”

    “没错,也该涨了,再说今天才刚刚开盘,还有时间。”老者跟前一个中年男子插了一句话。

    而这句话一下子激活了人群。

    一个盯着电子屏看的年轻人摇了摇发酸的脖子,附和道:“是该涨了!”

    “应该见底了。”一旁另一个中年人发话说,“这几个月该跌的都已经跌完了,明天即便大板起不来,也不会再跌了,我觉得马上就会反弹呀。”

    “没错,国家不会让股市一直跌下去的!现在,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守,绝不割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