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章 书为心声【修】

    校门口的表白事件或许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可是唐诃并不是很在意。

    对一个年过三十的老男人来说,小孩子间那种懵懂朦胧的喜欢早已看淡,更何况他相信以后还会和安可再见面的,这是一个重生者的自信。

    最主要的却是,唐诃现在根本无暇他顾。

    他的高考成绩那么低,别说是普通大学,就是末流的专科院校也没戏,这让他如何和妈妈交代?

    想到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失望的表情,唐诃就有些头痛不已。

    在唐诃的印象里,如果高考分数太低,其实还是有一些方式可以加分的。

    比如是少数民族的考生,比如在全国或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又比如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可惜这些自己都不具备条件。

    又或者找关系花些钱,可是自己家境又很一般。再说这个年代的大学风气还是比较严谨,赞助费这种事情只是极个别的案例,想要实现会非常困难。

    要是这时候就有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样的渠道就好了!

    前世可是有很多学生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而被一些大学特招了。

    凭自己在文学上的实力以及多出来的十几年的阅历和经验,如果真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话,得奖简直轻而易举。

    唐诃不无遗憾的想着。

    他从小就喜欢阅读,从初中开始就陆陆续续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尽管前世大学学的是建筑工程,可是创作的功底却一直都没有放下,后来还加入了并州文协。

    上大学无望,那么……只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让妈妈明白文凭也仅仅是将来出身社会的一块敲门砖,和成功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自己来说,没有考中大学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反而是让自己挣脱了牢笼可以马上开始展翅高飞。

    要想办法说服妈妈,要向妈妈证明自己的能力!

    怎么证明?

    写作么?

    没错,就是写作,写一部小说来证明自己的才华!

    而且妈妈年轻时也是文艺女青年一枚,一部小说想来会让她明白不上大学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打定主意的唐诃匆匆赶回家。

    唐妈并不在家,这让唐诃松了一口气。

    他把书包往床上一扔,就坐到了电脑桌前。

    尽管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好,可是唐妈仍然咬牙从家里的积蓄中给唐诃买了一台电脑。

    十四寸CRT凸面屏,硕大的双飞燕滚珠鼠标,还带着软盘插口的老式机箱,这在1997年是绝对的高配。

    唐诃打开电脑,在windows经典的开机声中,打开桌面word文档,然后就踌躇了起来。

    写什么呢?

    散文、诗歌篇幅是小,凭自己的记忆随便写写估计很快就出来了,但是对母亲的震撼力估计也小,毕竟自己中学时代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可不少啊。

    那么就只能是小说了!

    首先字数不能太多,最好十五万字左右,这样凭借前世的记忆和自己的手速两三天就能写完,正好赶在回学校送志愿表前。

    其次题材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

    别辛辛苦苦写完,读者一看,十九岁竟然写了《活着》,这就苦逼了,不被人怀疑是代笔才怪。

    然后要有唬头,能吸引绝大多数读者的目光。

    最后,小说必须是一部经典,只有经典才能让所有人吃惊,也能让妈妈知道自己的才华。

    符合这些条件的小说有很多……

    但最恰当的却只有这一本——

    《悟空传》!

    这是后世大陆网上连载的众多小说中最知名的一本,刚一连载就在网上引起了广大网名的月度高潮,并在网络上享有“网络第一书”的美誉。它是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的“最佳小说奖”和“最佳人气小说奖”,常年排在各种网络文学排行榜的榜首。

    网络上这本书牛逼之极,实体出版上也毫不含糊。

    这本书辅一出版,就获得当年实体图书榜的销售冠军,引起了一股重新解读《西游记》的全民热潮。知名媒体《新京报》在评选“当代文学十年十本书”时,本书排名第一,众多文化大家、当代名人对其称赞有加。

    最重要的是——

    重生回来的唐诃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心里感到无比的压抑。这种压抑来自一个十几年后的人对于当前教育制度的不认同,以及对于整个社会对高考对读大学那种近乎偏执的热情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