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7章 布局当下

    新生见面会事件的热度仅仅维持了十来天就开始降温,这让唐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沉浸在这种光芒之中。

    而且有喜欢自己的学生就必然有讨厌自己的学生。唐诃可不想被人放到放大镜下观察,谁知道会不会有讨厌自己的家伙打小报告,尤其是包丕那伙人。

    所以这十来天里,唐诃很乖巧,作息规律,从不逃课。

    另外对唐诃来说,他眼下最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能力,而不是陶醉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幻象之中沾沾自喜。

    真要想躺在功劳簿上舒舒服服的伸懒腰,那也应该是在和这个时代的人杰短兵相接,取得胜利之后的喜悦和丰收,而不是对付一个三流学校的三流小丑。

    所以,现在脱离了众目睽睽的视线,他就马上撕下之前伪装起来的乖学生模样,继续自己的日常。

    逃课去其他系旁听感兴趣的课程,自学网络编程,关注优品书坊在并州的扎根工作。

    对于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越来越多的戏文班同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不知章子坤是怎么想的,居然几次找唐诃聊天,他要求唐诃按时上课,不要给班集体抹黑。唐诃每次都是唯唯诺诺的点头答应,但过后依旧我行我素,把章子坤气得够呛。

    唐诃也没有办法,优品书坊的进并工作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作为老总,作为要掏钱的那个人,他实在放不下心。

    在联系吕国新并其手下的三个业务员来并州和李征见过面,开过会后,唐诃终于下定决心撤销马邑市的据点,将优品书坊整体迁移到并州。

    马邑的格局还是有点小,作为中间据点来辐射、影响周边各县书店挺好,但是当成总部来经营就有些不合适。

    而且现在也是优品书坊进军并州文创产业链的最佳时机。

    现在的并州除了新华书店以及一个大型图书交易市场外,还没有任何一家大型图书连锁书店,现在的并州民营书店都是像马邑、河内那样的二三十平米小书店又或者露天书摊和报亭。

    而等1999年,并州就会出现第一家大型图书文化广场——得一阁文化广场。

    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几年里,得一阁在并州图书销售市场做的风生水起。

    那几年,并州人只要买书,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念头就是去得一阁。

    另外得一阁的老板杨得一不仅有实力,有手段,还有气魄。

    靠着繁荣并州文化产业的名头,杨得一从政府那里拿到不少支持。后来更是涉足房地产,抛出打造文化小区的概念,在小区里引入并州名校的分校,靠着前些年积累下的口碑和学区房的吸引力,大肆招揽购房者,最后在华夏图书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成功转型成为房地产商人。

    唐诃之所以对杨得一和得一阁如此了解,都是来自李果儿的闲聊。前世杨得一可是李果儿在并州唯一的重量级商业对手。

    唐诃深知得一阁的厉害,要知道,再过几年便是新华书店都因为得一阁的红火而销售额锐减。

    所以如果现在优品书坊不趁着得一阁还未成立赶紧站稳脚跟,积累人气,等1999年得一阁文化广场兴起,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毕竟从实力上讲,现在的唐诃和杨得一媲美。大家都在图书领域里捞钱,虽然一个是卖,一个是租,也有一定的相斥性。

    好在经过这一个半月的扩展,优品书坊第一批购置的盗版黑书基本上消化的七七八八,马上就要去首都购置第二批货,搬迁的工作量很小。

    当初在马邑租赁办公场所时是走的马邑地头蛇裴永强的关系,因此房租的折损费用并不算高。唯一可惜的是那些硬装,只能全部舍弃。

    这些天里,唐诃和李征陆陆续续的一块考察过好多办公场地。

    李征相中了大南门并交所附近的一个场地,唐诃并没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