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6章 第46章

    骄矜的王子在真正失去公主以后,才发现,他甚至没有对公主表达过明确的爱意。

    追悔莫及的南迟,要做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放下自己的骄傲,坦诚相待。

    接下来的三天,被人承包了大大小小生活事务的姜老板才似乎半信半疑,南总裁不会真的来b市工作了,可是,总部怎么办?他真的不要他的事业了吗?总总疑虑想要打电话找谢初玉核实,电话拨到一半,又觉得:管他的呢!

    决定“管他的呢”的姜公主重新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心里琢磨着怎么甩掉这个讨人厌的跟屁虫。

    星期四,姜公主凭借自己的老板身份,舒舒服服的睡到了10点钟,慢悠悠的收拾好,出门快到11点了,可是一打开门,对面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双腿交叉,对着自己嬉皮笑脸:“早午安啊,蛮蛮。”

    说着把手里的早餐袋递了过去:“这个点了,先把饭吃了,我再送你去工作室。”

    姜静波着实没想到故意晚了3个小时出门,这人还能把自己逮住,机械的接过袋子,也不想去问对方怎么知道自己没吃饭的事实,见好就收。

    11点半,吃饱喝足的白天鹅通过猫眼观察对面的邻居。南迟来回不停的走动,接打电话不间断,但就是徘徊在门口不肯走。到了中午12点,对方依旧神采扬扬的等在门口。

    对方耐性太好,姜静波赌气似的打开了门,正在讲电话的南迟立马转身,快速朝着电话里交代了几句,然后收起手机几步走到跟前:“收拾好了?去哪里?我送你。”

    语气中的理所应当啊,比姜家的司机还敬业。

    姜静波本来想问一句:“你不吃午饭吗?”

    可是对方面色怡人,丝毫不见等人的疲态,心里面突然挺没劲的,然后说了一句:“不想出门了。”“砰”的一声又把门关上了。

    等了一上午就见了公主两面,只听到五个字回复的南总裁没有丝毫的泄气。敲了敲门,抬高声音,对着铁门叮嘱:“你才吃了饭先不要着急午觉哈,走动走动,想出门就给我打电话,我一直都在。”

    外面的男声影影绰绰,唠叨得像个老妈子,是个人都能听出宠溺感,姜静波却觉得心似千金重,在南迟的刻意讨好下,她是真的没有什么兴致出门了。

    周五,定好闹钟6点就出门的姜静波居然在家门口又看到了精神满满的南总裁。直觉前夫在自家装了监控的公主怒目质问:“南迟你是狗皮膏药吗?究竟想干什么?”

    小公主自得的脸庞因为见到自己突然变得闷闷不乐,南迟苦笑一声,走近,习惯性的想要点点女孩的额头,又在女孩瞪得圆溜的杏眼中缩回了手:“我只是,想对你好。”

    “可是我不需要你做这些啊,我已经学会了,我可以自己吃好每一顿饭,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可以自己开车去公司,我可以经营好自己的工作室……如果你真的想对我好,那么,就请离我远一点。”

    让我,真正过上新的生活。

    粉唇吐露的话一个字比一个字冰冷,不需要思量的拒绝接二连三的往外蹦出,不用质疑,这就是小公主的真心话。

    南迟背在后面的右手悄悄的捏成了拳头,消化完姜静波的“独立自主”,忍住眼眶的酸涩,走近一步:“对不起,蛮蛮。”

    对不起蛮蛮,那些我和你在一起的岁月,我堂而皇之错过的细节,把你从公主变成了女王,原谅我,这不是我的本意。

    骄阳似的男人这会因为自己几句话,垂着头丧气的道歉,却依旧执着的挡住自己的去路,左手还是举着早餐袋,势必要她接受自己的歉意。

    姜静波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应该推开他的手,把他甩在身后,扭头潇洒走掉,拒绝这份明明只感动了他自己的好意。

    可是,她曾经是那么那么的爱过他,她也曾经因为他不能按时吃饭风里雨里追去公司盯着他的一日三餐,也曾经因为他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自觉当起了生活助理,也曾经因为身体健康强迫他戒掉了香烟……

    她在爱意充沛时,也是以爱他的名义,做着感动自己的细节。她实在是太知道其中感受,所以,那只手,最终还是接住了早餐袋。

    坐在餐椅上,一口一口吃着瘦肉粥,口感细腻,温度适宜,即使是对食物挑剔的姜公主也找不出一丝差错来,又想到昨天吃的生煎包,前天的起司蛋糕……好似,无论她什么时候出门,某人都能把最新鲜温热的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边。

    不能细想南迟是怎么做到的,只能说,他真的做到了他承诺的:我想对你好。

    分析到这,姜静波都忍不住哂笑自己:那些她曾经想要得到的细节,终于得到了,在她不需要了的时候。

    “管他的呢”姜公主不想再次困顿自己,反正南迟服侍得贴心,不去追根溯源,就此享受吧!

    自我催眠的姜静波沉默的接受了南迟所有的好意,三周后,打开门没有看见逐渐习以为常的身影,松了一口气又提了起来:“阿达,你怎么在这?”

    曾经在烧烤店“见义勇为”的傻大个,高考失败后,被南迟送到“colorful”当服务生,后来,又成了姜静波的贴身保镖。

    “总裁有个紧急工作必须回a市处理,夫……姜小姐,这段时间我负责来接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