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7章 思念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文筠支棱起脑袋,愣愣地盯着窗棂,听屋外蝉鸣神思恍惚。

    归家已有月余,除了半个月前铺满十里长街,轰动彭城一时的下聘仪仗外,她的生活还是平静的。

    那日也是乌龙,从晨间开始响起的锣鼓鞭炮声一直持续到傍晚。源源不断的聘礼如流水般涌至刘府门口,铺得十里红妆,要说皇亲国戚下聘也没有这么夸张。如此铺张,令身为父亲的刘将军只觉得汗颜,不敢有一点荣耀之意,生怕被朝中同僚抓住把柄,参他个收受贪墨的罪名。

    ——“老子活这么大岁数,什么阵仗没见过,偏偏摊上这么两个姑爷,一个比一个混账!气得我多少要折损些寿元!”

    这是当天刘将军收到聘礼时的原话。

    因为他的两个“姑爷”,不知是说好的还是怎地,竟然同一日来下聘。像是在互相攀比似的,送礼来的媒人同日从杭城出发,一个是太守马家,一个是巨富祝家,谁都不比谁矮一头,两家媒人挤兑了一路,终于在刘府门前吵了起来。

    祝家来人说,长幼有序,他家给刘大小姐下聘应当先进门。

    马家来人说,堂堂太守家怎能落于商户之后,门当户对理应先进。

    要不就动手,有事别啰嗦!刘将军看不下去,虎目一瞪便让两家人停止争论。

    最后,刘将军松口将两家聘礼都收了,约好婚期就把人赶了回去。由于两家人一起前来,送的聘礼多到库房摆不下,只能将多的分摆在两位小姐的院子里。

    文筠回家后这些天忙主中馈,府里饭食衣行,银钱流水样样都需要她过目,而阿姐只带了她几日,就把这些担子全扔给她一人。

    望着如雪片般堆积成山的礼品单,刘二小姐吓得简直要把手中的笔折断。

    文筝忧心自己未嫁耽误妹妹成婚,将与祝英齐的婚期定得极近,几乎是这个月送聘礼来,下个月就要迎亲送嫁。而文筠与马文才,是在半年后。

    半年后是晚秋入冬的时节,文筠掐着手指算日子,心中生得几分期待,几分忧虑,几分欣喜,几分忐忑。

    她要嫁人了么?

    其实若不是上杭城求学,她早该嫁人的,从前也有适龄才俊上门提亲,只是都被阿姐授意让父亲挡回去了。

    筠娘太柔软单纯,若不在外经历一番便嫁入他人后宅,恐怕很难撑起主母的架子。文筝再了解不过她的妹妹,这才让三年前的刘二小姐能够如愿以偿。

    文筠从来都是孩子心性,开窍得大约要比寻常女孩晚,见到马文才第一面就是平生第一次心动。

    芳龄十四的刘文筠,尼山求学,惊鸿一面,从此将马背上的舒朗少年刻在心里。

    直至如今,她还会时常想起,那日风光正好,少年桀骜。

    是她心上人的模样,是她夫君的模样。

    ————

    马文才没等到从尼山结业,那一纸诏书就从王卓然的手中递到他面前。

    他官拜尚书曹郎,是个响当当的五品要职。

    不过弱冠之年,便有如此官职在身,官场上的同僚来太守府庆贺时都道马公子前途不可限量。

    马文才却不甚在意,暂先未管前途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虽更崇尚法家严而少恩,但对这句话很是认同。

    齐家,那先要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于是马公子早在文筠归乡路上就绸缪着登门下聘,就怕迟了一步姑娘被别人聘走,他答应过不让她久等,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文筠很忙,但忙里偷闲,会倾注爱意写数封信给她的少年郎。内容很琐碎:早上多久起的,饭食吃了什么,最近读了些什么书,新学了怎样的做菜手艺,掌家时遇到过几次困难,被阿姐数落了几次……

    她的分享欲很旺盛,恨不得将自己每一天干了些什么都写进信封里,又担心鸡零狗碎没意义的话太多,万一文才兄嫌烦怎么办?

    于是字斟句酌,每封信刚好一页纸写得满满当当。

    马文才给文筠的回信不多,但小姑娘的每封信他都有仔仔细细阅了一遍又一遍,仿佛空落落的胸口又被爱意灌满。可及至自己落笔回信,却不知该如何回应,如此纯挚的,愉悦的,热烈的,一心一意的感情。马文才突然有些恍惚,他……当真配得上这样的爱么?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性子很糟糕。糟糕到旁人露出一丁点抗拒违逆,他便会筑起城墙穿上铠甲,以言语为利刃,张起手中的弯弓,以兹报复,来掩饰他的懦弱逃避。

    但却有那样一个人,她也许并不精明算计,可她是纯粹的,真挚的,柔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