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5、 以经史为要,开卷即有益于身

    原文

    古圣人所道之言即经,所行之事即史。开卷即有益于身。尔等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夫吟诗作赋,虽文人之事,然熟读经史,自然次第能之。幼学断不可令看小说。小说之事,皆敷演而成,无实在之处,令人观之,或信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说者譬喻、指点之本心哉!是皆训子之道,尔等其切记之。

    ——康熙《庭训格言》

    白话

    古代的圣贤,他们说的话就是经典,他们做的事就是历史。这就是开卷有益的道理。你们平常诵经读书以及教导子弟,只应该以经史作为主要内容。吟诗作赋,虽说是文人学士的事情,但你们平时只要熟读经史,自然也能慢慢做得到的。童年接受教育期间,断然不能让他们读小说之类的书籍。小说里的事情,大都是作者夸张、引申而成的,缺少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让儿童读了这些书,信以为真的话,尤其是那些不成才、不正派的子弟,会照着小说上的人物去行事。他们哪里能知道小说的作者运用譬喻、指点手法的真正目的呢!这些都是教导子弟的重要道理,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家训史话

    《渑水燕谈录》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古训今鉴

    “读史可以明智”,康熙告诫子孙,经、史是儒家的重要典籍,惟有认真读经、读史,吸取先圣先贤的思想品德,知道社会兴亡的原因,才能懂得治国安邦之道。至于对小说的贬斥,则因为在小说之类的书籍中多有非正统的思想,康熙作为皇帝,只有超越封建专治思想的范畴,才能认识到这一点。

    凡是读书,必定是有点益处的,今天海量的出版物让我们读书的选择范围更大了,当然不再只是经与史,小说杂学只要读进去,也是会增长学问的。但是针对对于没有分辨能力,而且模仿欲望有很强的儿童,图书应该有详尽的分级制度。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