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太极鸳鸯

    [更新了,吼吼]

    我们又快快地爬了回去,我立刻拿石头将狗洞堵上。孙威喘着粗气问我怎么回事,我把先前的经历说了,他顿时沉默不语。

    我当然知道他在愁什么,我是从那个白骨窟里逃出来的,爬过一个窄洞之后,进入寒潭,然后被“黄先生”从寒潭带到外面,这条路前面惟一的通道就是狗洞——结果,顺着狗洞我们又爬回白骨窟。

    这不成兜了个大圈子,我胡汉三又回去了嘛!回去也不要紧,关键是出路在哪里啊?

    二兔子鬼影一晃又飘回来,兴灾乐祸地,我们俩谁都没心情答理它。

    闷坐了半天,孙威突然开口了:“老俞,你说那些吃人肉喝人血的小红虫,会不会是在被咱们刚洗劫的雕像身体里养大的?”

    我心里一动,“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是极有可能的!”

    “那……刚才我被扣进女像的身体,你说蛊物可能钻进我肚子里了,是不是真的?”

    我顿时明白他在担心什么,安慰道:“不会那么惨的。我们刚才碰到雕像,已不是最初被制成的样子,肯定后来有高人来过,发现它们的危险,所以施法术,用泥把雕像糊起来了——啊,我想起来了,《天机不泄录》有写,这种人皮虿囊培养出的蛊,孵化之后是从皮肤的毛孔里钻出来的,那人用泥将雕像糊上,就是断了小红虫的出路,破了养蛊术,所以你就放心吧,那些蛊虫就算还有没孵化的,肯定也早就闷死在人皮虿囊里了!”

    本来只是安慰孙威的话,说完之后仔细一想,还就是这么回事!我们所处的地方,第一个布局的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用心,设计了那个战场和红虫、怪物、人皮虿囊等。培养的一批批红虫蛊钻出来之后,嗅到对面有成千上万的血肉,便从狗洞飞过去,所以我看到的才只是成山的白骨。后来又有一位高人进来了,这是个心地仁慈善良的人,发现这个情况,也无力将数量庞大的红虫尽数杀死,于是才封了人皮虿囊,并堵住狗洞,使红虫不能再回来。

    可是为什么不索性毁了人皮虿囊,反而费很大的事将其用泥封死呢?

    哎!不知道这位高人是哪朝哪代的什么人,从他所布的制衡困龙灵穴、小龙脉和地血脉的局,到封死人皮虿囊,真是笔笔绝妙,处处从容。太令人钦佩了——从布局手法看,第一个人最初布下的全是邪恶害人的东西,所以我坚信布制衡局的是那位仁慈的高人,。

    不过,这位高人,究竟把生路埋在哪里了呢?他所布置的一切,处处可以看出他胸怀仁心,所以,所以逃生的路一定很明显。不过,这个局是利用先天的山洞石壁的地势,加以后天改造而成,最初设下人皮虿囊的人心肠歹毒,肯定制作的是个死局,而这个高人要在这样的死局上留生路,则需要……

    脑海中灵光乍然一闪,想起了些东西,但是又把握不住,自言自语:“从白骨窟到现在的这个山洞,绕个大圈子,中间虽然被山壁隔断,但却有极窄小的通路,使此通彼,彼通此,阴济阳,阳生阴,这情景有点象……”

    “鸳鸯锅!”孙威可能是饿昏了,在旁边搭了句下茬。

    我一拍脑袋,脑子里纷乱的念头终于融到一起了,“哈哈!威子,我爱死你了!”如果不是孙威脸上太脏,我恨不能抱着他亲一口。吓得他直躲。

    鸳鸯锅,吃火锅时用的一种锅形,可以一边涮清汤,一边涮麻辣,满足同一桌人不同的口味——各位啊,大家看到鸳鸯锅的时候会想到它象什么?

    太极!当然是太极图!

    我们目前所陷入的地形象不象鸳鸯锅?象不象天然太极图?

    一时间,脑海中想起宋朝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呸!怎么整成《爱莲说》了!

    那个《太极图说》是怎么写的来着?我绞尽脑汁: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后面的就再也记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