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 阮如璋执掌大局

    30

    如果说在阮如璋前往省计划委员会任职前龙踞政坛两派势力的角力还能保持体面,之后两派的倾轧则完全撕破脸进入了肉搏阶段,并毫不意外最终以二把手李向辉为首的外省籍势力的全面落败而告终。等到九零年五月阮如璋重返龙踞,放眼望去,龙踞政坛几乎清一色是周澎的人。即使是以梁东海为首的曾经的中间势力,也要么选择站到了周澎一边,要么被周澎一脚踢开。而梁东海本人选择了前者,得以顺利接任周澎的市长一职,成为龙踞政坛的实际当家人。没有选择余地的李向辉在阮如璋回到龙踞前被排挤到了市政协。市委书记周澎因为突出的政绩,仕途更上一层楼,出任省政协主席。回到龙踞接任梁东海第一副市长一职的阮如璋从第一天上任就被架空了,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

    一开始周澎就清楚自己这种只手遮天的玩法会大祸临头,但是没有办法,他只能这么做。阮如璋早晚将回到龙踞,到时候阮如璋也必然会对自己动手,周澎知道自己躲不开。正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政治强人周澎。既然躲不开,周澎也就不躲了,直接迎战。具体的运作有三,一是把阮如璋将来要用的和可能要用的人全部打入冷宫,把龙踞各级党政机关部门悉数安插自己人,来个全面占领,让你阮如璋回到这里后无人可用,无处下手。到那个时候,要么,你阮如璋知难而退,滚出龙踞;要么,我一声号令,让龙踞瘫痪。这还不够,第二,留后手,把自己的左膀右臂调离龙踞,以防万一,也为了将来有机会翻盘,还能让你阮如璋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契机,女婿邹南粤离开龙踞,调往本省第四大城市凤凰城,任副市长。龙踞原常务副市长袁晓东调往本省第三大城市千鹿,任市长。第三,在任期届满之际启动多个投资巨大的政府工程,建民航机场、修国道、建大型物流港、改造老城区、升级龙踞大学,镇升区、等等,不但把政府的财政收入花个精光,还大量举债,给你阮如璋留一个巨大的财政窟窿,看你阮如璋到时候怎么补。所有这一切布局,就一个目的,绑架龙踞,要么让你阮如璋不敢接手,要么让你接手后干不成,要么让你干成了也筋疲力尽,反正就是不能让你阮如璋有精力腾出手来对付我。

    可是阮如璋的破局手段也非常不合常规——既然你周澎摆明了让我什么都干不了,那我就什么都不干了,先腾出手来撂倒你周澎再说。周澎把局做得密不透风,阮如璋肯定不会束手就擒,以大军为代表的阮如璋的贵人们更是绝对不能忍受。他们一开始的构想就是拿下整个龙踞,如果打算跟以周澎为首的本省籍势力分享权力,当初又何必煞费苦心扶持一个阮如璋呢。可从眼前的局势看,一点一点从周澎手里夺取权力显然不实际,正面斗争更是毫无胜算。所以大家最后的共识是,直接撂倒周澎本人。唯有如此,龙踞现有的格局才有可能彻底翻转。

    撂倒一个像周澎这样的实权人物绝非易事,但也绝非难事,只要下面有人敢点火,上面有人愿扇风,很容易火就烧起来了。周澎手握实权,没关系。周澎政治手腕强悍,没关系。周澎的私人遍布龙踞各个角落,没关系。像周澎这样的政治大象,他的身上肯定有几只虱子,先把它们找出来。没有人相信,执掌龙踞十年之久的周澎会干净得跟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你周澎自己有没有问题?你儿子有没有问题?你儿媳有没有问题?你女儿有没有问题?你女婿有没有问题?你的亲戚朋友门生故吏有没有问题?只要他们当中哪个有问题,就都当是你周澎的问题,你都要为此负责。如果全都没有问题,还可以罗织嘛!

    九一年春,升任省政协主席不足一年,周澎在北京参加会议期间突然被隔离审查。一个月后,党报刊文,撤销周澎一切职务。至于周澎具体犯了什么错误,语焉不详。两个月后周澎被押回龙踞,交予警备区看管。周澎的问题还不是一点点,是很多,比如出国考察期间挪用公款给孙女购置了一个名贵芭比娃娃;违反规定批准儿子的公司进口冰箱彩电,收受老乡进口鳄鱼皮鞋一双;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办理出国定居手续,等等。龙踞改革的功勋人物周澎最后就栽在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上。紧随其后,在中央的督促下,省委对龙踞党政一把手重新做出任免安排:撤销梁东海同志龙踞市委书记、市长职务,给予梁东海同志留党察看两年处分。任命省委常委李宏同志为龙踞市委书记。任命阮如璋同志为龙踞市代市长。

    在这之前几乎没有人会料到,阮如璋不惜用这种手段打垮政治对手。大家没有料到,是认为阮如璋只有到了发疯的地步才会这么干,首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把周澎拉下马?没把周澎拉下马怎么办?你阮如璋不想活啦?第二,你阮如璋以这种手段撂倒周澎,龙踞政坛一大波干部因为你仕途尽毁,所以你阮如璋最好能保证这辈子没有任何污点,不然总有一天会有人以同样的手段撂倒你,而且下场只会比周澎更惨。最后,龙踞政坛上上下下都知道,周澎是个清廉忠诚的老革命,试图从贪腐问题上下手整他简直是个笑话。

    而大家更没有想到的是,阮如璋撂倒周澎的同时,顺手把跟自己一个派系的梁东海同志一块撂倒了。这无疑是龙踞政坛“文革”后最大的一桩冤案,因为梁东海当初倒向周澎是得到了省委书记郭量才的授意,并不是梁东海自作主张,而且也纯粹是为了大局——周澎离任后,龙踞本地干部队伍里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掌控龙踞局面。周澎自己也心知肚明,省委内部以郭量才为代表的本省籍天界派不会允许自己的“龙踞派”继续掌控龙踞。而由于周澎在龙踞这些年的布局,省委空降党政一把手到龙踞,短时间里又很难打开局面。梁东海倒向周澎其实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妥协——省委书记郭量才不希望看到龙踞发生政治危机,梁东海属于业务型干部,又没有站队,即有能力控制局面,周澎对他也不反感。双方必要的妥协,可以确保龙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唯有如此,龙踞的改革才能继续稳步前进。郭量才非常明白,龙踞如果烂掉了,中央问罪下来,谁也落不下好。所以,从龙踞的实际情况看,梁东海倒向周澎完全没有错。

    然而梁东海还是错了,错就错在梁东海无意似乎也无力全面取代周澎对龙踞的掌控,他试图团结大多数的做法令他在中央的贵人很不高兴。而梁东海尤其糊涂的是,他竟然没有向自己在中央的贵人汇报就擅自听命了郭量才的指示。梁东海如此恶劣的行为,可以说令他在中央的贵人怒不可遏——你梁东海到底是谁的人?你听谁的?你是不是脚踏两条船?你们私底下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在这件事上,梁东海罪该万死。因此,在北京的贵人看来,敲打梁东海,强推阮如璋上位,迫在眉睫。留党察看,这已经够仁慈了,至少还拿你梁东海当同志,给了你一个反省悔过的机会。

    成功掌控龙踞政权后,阮如璋的做法跟当年李向辉如出一辙,很快就领着龙踞党政机关一把手们视察了在伏龙滩的龙踞电器厂和龙踞建筑公司,拜访了张小园,最后在伏龙滩派出所歇脚。因为是阮如璋的人,两年前安玉柱也从所长任上被踢了下来,成了没有任何实权的副所长,取而代之的是邹南粤过去的司机。在伏龙滩派出所,阮如璋对曾经的手下安玉柱、郭密和龙珊珊也没有一句话慰问,没有一个字表扬,有的只是劈头盖脸的质询:派出所这几年接警多少?出警多少?处理多少?工作上还有什么不足的?什么地方还有待改进的?听了详细汇报后,阮如璋很满意,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一个月后,龙踞市公安局做出重大批示,伏龙滩派出所升格为伏龙滩分局,下设三个村派出所和三个街道派出所,任命郭密同志为伏龙滩分局局长,任命龙珊珊同志为伏龙滩分局副局长。至于前所长安玉柱,则在阮如璋的提拔下调往伏龙滩镇政府,任副镇长(九三年伏龙滩撤镇改区,安玉柱任首任区长)。必须这么安排,而且必须马上落实,因为陪同阮如璋视察的各部门一把手们已经清楚看到,周澎已经是过去时,自己在阮如璋面前要么好好表现,要么被阮如璋一脚踢开。这个新上司不是李向辉,也不是梁东海,而是另一个周澎,而且比周澎更强势。

    阮如璋这次回到伏龙滩派出所视察,顺便给自己换了个秘书。阮如璋对之前组织上给自己配的那个秘书印象极为不好,总感觉他是周澎的人。阮如璋给自己挑的新秘书叫劳民。年近三十的劳民此时在伏龙滩派出所负责文宣,长得姥姥不爱舅舅不疼,一行领导来视察竟然也不知道出门迎接,属于典型的不会来事的家伙。阮如璋看中劳民,是注意到伏龙滩的普法文宣工作做的非常好,尤其是派出所门口的黑板报,内容丰富,即有政策法规宣传,又有实时案例,还有诗歌赏析,老少咸宜、雅俗共赏。阮如璋找安玉柱一打听,安玉柱说是民警劳民一手搞起来的。阮如璋一下就看中了劳民,认定他就是做秘书的最佳人选。

    阮如璋私底下把自己的想法跟安玉柱交流了一下,却遭到安玉柱极力反对。

    安玉柱说这人不行。

    阮如璋说哪里不行。

    安玉柱说哪都不行。眼里没活,做事拉垮,随时随地能睡着,睡着就叫不醒,一碗饭得吃上个把钟头,细嚼慢咽,天塌下来都打乱不了他的节奏,你想想一下那画面——你根本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