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文 第六章 问答

    而此时沉思中的宋清似乎已经想好答案,他稍稍理了理思绪,上前一步。答道:“《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明意为虚灵不昧,止为不迁,定指有所动,安指定静泰然,虑指处事精当。学生以为为人处事当有所动,有所持,泰然而不乱。”

    李大人笑着点了点头,虽然这些都是些书面之意,但做为一介秀才能如此通透也是不易。

    见宋清已答,张学平也上前一步,答道:“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齐、治、平的基础皆在于心,说正心,说诚意。正心者,使心处于中而不失偏颇。诚意者,实者心之所发也。学生以为为人处事当正心、诚意。”

    听罢张学平之语,李大人又笑着捋了捋胡须,显然也是极为满意。赞道:“你有这方见解很好。”说着他又把目光转向宁羽,问道:“宁羽你的见解又如何呢?”

    “啊…哦…我不知道…”宁羽此时的注意力皆在周围的书画屏风之上,哪注意这些,只随口答了一句。一答完这句,他便觉不好。他虽不曾想做那李大人门生,但如此随随便便回答可是大不敬啊!便是随便编上几句书本上的句子也好过直接回答“不知道”啊!

    见宁羽回答“不知道”在场诸人皆是神情怪异。李大人面上果然露出了不跃之色,见此张学平一脸玩味的看着宁羽,心中暗道这乡下小子没见过市面,心中定是紧张异常答不上来了。宋清离宁羽近些,他拉了拉宁羽的衣袖,意识他现在改口可还来得及。而对面的童心却是有些不明所以。

    宁羽见此,挠了挠头。慌忙补充道:“总监大人,学生此言还有另外一番解答,还请大人听我一言。”

    “哦?”李大人面色转好,略有些好奇的看着宁羽问道:“我倒要听听…”

    宁羽眼珠子乱转,答道:“先前张兄台说过为人当正心、诚意。学生以为说得非常有理…”

    张学平立于一旁,见宁羽夸赞心中不由得有些洋洋得意…

    李大人点了点头,意识宁羽继续。

    宁羽笑了笑,瞥了眼张学平,道:“而学生心中确实是不知道大人所问该如何答,不知道便是不知道,不欺人,不欺已。这应该算是正心,诚意。我辈先人曾言,当身体力行。凡是当做出来,而非夸夸而淡…”

    宁羽此言一出,张学平的脸色便有些难看了。他话中之意却是: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说出来了。我诚心,我不欺骗你们,也不会因为不知道而随便找些课本中的语句夸夸而谈…

    “好!”李大人抚掌而笑,叹道:“好一个身体力行!”以他的眼光又怎会不知宁羽不过是能言善辩罢了!不过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能想出这么许多道道来也着实不易。

    “你三人年纪虽小却学识不凡,我欲收你三人为门生如何?”李大人顿了顿,随后看向三人,最后将目光停驻在宁羽身上,眼神中满是欣赏之色。一场小试一场问答让其对宁羽格外青睐。

    三人对视一眼,自然不会拒绝也不好拒绝。当即便行礼喊了声“老师”。

    李大人心中甚慰,笑了两声,便带着三人前去酒楼替三人接风洗尘。说是接风,倒不如说是拜师宴。席间还有几位教书先生,一一介绍给三人认识。

    酒过三洵,各自离去。临行前李大人拍着宁羽的肩膀说其字写得太丑,有失文人风范。他日要为其请位老师好好练上一番。

    宁羽对自己实在是没有太大的要求,但如此盛情也不好退却,只得面露微笑欣然接受。至于心中如何那便只有自己知晓了…

    离席之后,张学平言有外事并没有同宋清宁羽一路。

    “宁师兄。”两人现在同为一人门生自然是师兄弟相称。宋清靠在宁羽边上,满脸通红,脚步轻浮,想来也有些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