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节桃花奇缘记的来历与相关意义(一)

    在古老的神州大陆的南方,有一座传承千年的人文奇山——庐山,山上曾经有一文人——陶潜(陶渊明)。

    本书中第一卷,以其佳作《桃花源记》与三国时五虎上将——张飞,其出山前的“桃园”,结合我在家乡——六塘溪的生活与十多年的学校生活而最终确定的。

    《桃花奇缘记》这特别且有韵味的卷名就最终确定了。

    这卷书共一百万字左右的,我以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完成它。

    《桃花奇缘记》的相关意义:

    一:记录人文奇才陶渊明。

    二:记录人文奇山庐山。

    三:记录三国张飞的桃园与三国众英豪。

    四:铭记家乡六塘溪的生活与父母的爱。

    五:铭记家乡学校的人生旅程与老师的教诲。

    六:书写一奇文《奇缘武道》的开局。

    七:歌颂亲情的伟大无私与儿童时的纯真情怀。

    八:点起《奇缘武道》里爱情的火炬与人情感的源头。

    九:扬起文明的风帆——文明的国度《清风明月轩》的旗子——清风轩主。

    十:缅怀自己十年来的读小说生活,开创自己的人文圣山——红尘。: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三十岁前共有五次做官之旅,都因各种原因其辞去官职,最后一次是做彭泽县令,因其不愿意穿官服迎接上级,有感自己多年从官之旅的不如意,明悟红尘,就写下名传千古的《归去来兮辞》就回家——庐山上的居处,从此没有出山。

    从此陶渊明为华夏文人,开辟了千古文化——田园。庐山隐士之风开启了一番新天地,其与山上的佛学大师慧远,道学大师陆修静,一起书写了庐山三教(道、儒、佛)交谈的美谈佳话——[[[CP|W:250|H:190|A:L|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212/7/2302273634904607805428226546502.jpg]]]虎溪三笑。并为后世文人传为佳话,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