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6章 菜也不能落下

    既然如今饭食有了,菜肴自然也不能落下。对于方才做玉井饭时所用的剥出莲子后所剩的莲房,沈于归也没舍得扔,而是留了做菜肴来。

    恰好,就有这么一道菜,不要口感脆爽的莲子,偏要去除莲子之后空虚得如同马蜂窝一般的青绿莲房,这便是莲房鱼包。

    沈于归在后世时,有幸吃过一次这道莲房鱼包,对其印象,直到今日沈于归依旧是记忆犹新永生难忘。

    那是公司的一次年会,老板破天荒地将聚餐地点选在了一家高档的饭店。

    这道莲房鱼包端上来的时候,一个如自己脸盆一般大的白瓷盘子,盘中铺满荷叶,荷叶上是三个莲蓬,只是这莲蓬中的莲子被去掉了,换成了洁白如雪的鱼肉,莲蓬周围点缀着粉嫩的荷花花瓣,乍一看真如同池塘之中的出水芙蓉一般娇艳诱人。

    如今自己开了脚店,接待的食客虽还不到宗亲皇室的程度,但好歹也都是汴京城中小有名气之家,相比于食肆中的食客,对于吃食的要求上是更加贵气讲究。

    故而想要留住这些食客,这吃食便不能再同从前的那般简单,从卖相上便要以巧夺胜,第一眼便要抓住食客们的心,其次便是抓住他们的胃。

    而在沈于归看来,这道莲房鱼包便是能有自信能抓住食客们的心的菜肴。

    问过厨房中的橱役们,无人会做这一道莲房鱼包,沈于归也并不吃惊。在自己的印象中,这道莲房鱼包是记载于南宋书籍中,如今只怕确实无人会做。不过没关系,自己可以示范给他们看嘛!

    召来了所有的橱役,沈于归便将这道莲房鱼包的做法示范给他们看,这些橱役本也是在柴米油盐之中讨生活的人,故而也都十分愿意学些新样式的菜品。

    沈于归打开今晨阿桃从万胜门鱼市中买回来的一大筐肥鳜鱼。前朝张公有词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人人读此词时皆看到“桃花流水”四字,便以为鳜鱼只有在春季才鲜嫩肥美,实则不然。

    三、四月份的春日与八、九月份的秋季乃是鳜鱼大量觅食与急速生长的黄金时段,故而想要吃到鲜嫩肥美的鳜鱼,一年之中有两次机会,而这第二次机会,恰好便在当下。

    阿桃是会挑鱼的,所买回来的鱼身形肥硕,鱼鳞饱满,稍用手捏一捏便能感受到鱼身健壮,肉质紧实,且一整筐的鳜鱼皆是如此,肥美无比。

    想要一条鱼好吃,除了鱼自己本身的因素以外,如何处理、烹饪这条鱼,也是会影响口感的重要因素。

    沈于归拿起菜刀,熟练地刮去鳜鱼表面的鱼鳞,两刀下去干脆利落地去了鳜鱼头尾,又顺着鱼肉的肉质纹理将鳜鱼鱼身中最大的鱼骨去除,将鳜鱼身上最好、最嫩的两片鱼肚子上的肉取了,准备来做肉馅。

    想要吃出鳜鱼肉最为嫩滑的口感,便得用刀小心翼翼地将鱼肉刮出细细的鱼茸。

    因想着自己手上的这把菜刀太过锋利,沈于归便特意选了一把钝一些的刀,又怕刀刃对于这鱼肉依旧太过锋利,于是不用刀刃,改用刀背,在鱼肉表面从左至右单向轻轻刮擦。

    这项技巧对于手感可是极大的考验,鳜鱼肉质本就细嫩,加上鱼肉的纹理走向也是同自己的刀刮方向一致,故而更需小心谨慎,稍不注意便将大块鱼肉撕剥下来,坏了口感。

    刮于刀背之上的鱼茸软嫩无刺,算得上是难得的上品。鱼茸如其名,细小嫩滑如小小的绒毛一般,晶莹剔透,纯白无暇,光是看着便可以想象其嫩滑的口感与鲜美的滋味了。

    将两块鱼肉皆刮成细细的鱼茸之后,沈于归将这些来之不易的鱼茸皆放于小碗中,加些盐巴调味。

    鳜鱼鱼肉本就已经鲜美无比,故而不需过多的佐料,只是简单的盐巴反倒能更好的凸显其美味。

    沈于归看着碗里的白色鱼茸,只有鱼茸没有水,便略显干柴,待会儿搅打时也不易拌匀。若是加清水,这鱼茸定会散开,也是不好。沈于归环顾着厨房之中能用到的食材,最终选定了鸡卵。

    鸡卵中的卵清乃是湿润食材的一样极好的东西,若是在鱼茸之中加入卵清,既不会干柴,也不会如清水一般太过湿润而没有黏性,使得鱼茸分散开来,不易后续烹饪。

    沈于归磕开两枚鸡卵,却并不将卵黄与卵清皆倒入碗中,而是取了一柄小匙,舀起卵黄,将剩余在卵壳中的卵清倒入碗中。

    一厨房里的橱役对于沈于归此举皆看呆了眼,没想到竟然还能够用此种方法来进行烹饪!

    从沈于归刮鱼茸开始,这些橱役对于后续的每一步皆看得屏气凝神,既震惊又惊叹,自己好歹也是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吃食了,却也不能做到如此。

    不曾想这位雇佣自己的掌柜娘子看着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吃食烹饪上却是如神仙一般,于险路中行巧思。

    虽说所用的也是市面上所有的食材,但不论是做出来的模样还是味道,皆是如同天上神仙宫殿之中的珍馐美馔一般,令自己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