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一章 弹JJ

    “儿子另有所求,请皇阿玛一定要恩准!”

    道光奇怪地看着奕忻:“看。”

    “卓师傅献身殉国,儿子希望能给他身后哀荣,以国士之礼葬之,赐谥加封。”

    道光头:“卓秉恬两朝老臣,为人刚正,乃是百官典范,此次虽然擅作主张,但与其功相比,不足为道,准了。”

    “卓景谦代儿子受过,其实并无过错,侍读以来无论学问与品格都是上选,儿子希望皇阿玛不要追究,允其继续侍读。”

    “八岁的孩子又是卓秉恬之孙,朕自然不会和他计较,还要赐他荫官之位,满十五岁即可即任。准了。”道光大手一挥,一个现成的官位就落到了卓景谦头上。

    “谢皇阿玛,还有三十四位广东督标营将士在此战中居首功,儿子希望重重奖赏他们。”

    “有功必赏,应该如此。所有人升一级,赏银百两。”道光微微颔首,“奕忻,你为什么只为他人请功?”

    奕忻肃颜道:“我已经是大清皇子了,求与不求有何区别?”

    道光凝视许久,欣然道:“奕忻,从你出生开始,就没让朕失望过,好,你这一应要求,朕都准了!”

    “除此之外,儿子还有三个不情之请,望皇阿玛答应。”奕忻再次拜下、

    道光哑然失笑:“行,你,朕听着。”

    “一者,卓师傅已去,师傅人选儿子希望我能自己决定。”

    道光呵呵笑道:“多大事,你就在在京的大臣中挑吧,朕也想看看你的眼光。”

    “谢皇阿玛,二者,”奕忻顿了一下,“此次洋人虽然兵败,但是和谈仍然是上选,而洋人必定会以林则徐撤职为条件,我希望皇阿玛明面上同意。”

    “哦?为什么明面上同意?那实际你要如何呢?”

    “洋人的船坚炮利,大沽之胜实属侥幸,而新式的火炮总共不过半百之数,若洋人卷土重来,大清海防仍会遭受劫难。因此,借此胜求和谈才是上策,但是洋人必定会提出撤去林则徐官位的要求,大清必须答应。”

    道光不置可否:“继续。”

    “然而,林则徐乃是难得的社稷之臣,如若让他去官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而且他在广东已经按照圣祖皇帝的图纸开办了广东制造局,若是去官,后继官员不知情形,若有怠慢,那圣祖皇帝的交代不是落到空处了?不妨明去其职,实留其位,让他专心掌管制造局与军械局。”

    道光皇帝皱眉思考,反问道:“那我天朝不是不守信了吗?”

    奕忻没想到道光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这个……皇阿玛,洋人他们走私烟毒之时,可曾想过信义和仁义?”

    “此朕会斟酌着办的。还有第三个请求你也一并了吧。”道光皇帝揉揉额头,一想到强敌在侧,他就头疼不已。

    “最后一个……皇阿玛一定要答应。”奕忻咬咬牙将他在回来路上做的决定了出来:“儿子希望代英逆事了之后,立即动身前往广东!”

    “什么?”道光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奕忻最后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连连摇头道:“此事不行,朕不准。”

    奕忻的态度却非常坚决:“皇阿玛,儿子此次出宫,沿路所见所闻才知道在宫中所学的东西太少,若要为我朝做些事情,必定要去千里之路。”

    “你才多大?洋逆之事定下来不过是明后年的事,你又学业未精,怎可出宫远行?”道光的态度更加坚决。

    “四书五经我已经精通,诗词歌赋也略同一二,我是阿哥是皇子,我不需要像大儒一般学通古今,而是要在实际之处学实际之事,否则只会纸上谈兵,岂不丢了爱新觉罗的脸?”奕忻高声道,语气之中大有纵横捭阖的气势,“如果皇阿玛担心我年幼未通道理,那我和皇阿玛打个赌,到明年的今日,奕忻能有进士之才,还能拉开百石之弓!如果我做到了,皇阿玛就让我去广东!”

    “胡闹!”道光已经吹起胡子了,“八岁稚童口出狂言!”

    “顺治爷和康熙爷一个六岁登基一个八岁登基,如皇阿玛所,岂不也是胡闹?岂不也是口出狂言?”

    “顺治爷和康熙爷都是不世明君,你如何拿他们作比?”

    奕忻猛然站起身来,昂首道:“那皇阿玛怎么知道奕忻做不了不世明君?!”

    此话掷地有声,余音足以绕梁三日!

    道光注视着如标杆般屹立的儿子,脸色变幻,片刻后才缓缓道:“奕忻你志向远大,皇阿玛都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如果换成其他人家,儿子有了远大的志向,自然是该喜的,但是在皇室太多皇子志向远大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康熙朝九龙夺嫡的教训并未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遗忘。

    闭目想了一会,道光头:“好,朕就和你打这个赌。一年后,能不能去广东,就看奕忻你自己了。”

    “谢皇阿玛成全!”

    奕忻从坤宁宫出来时,天已经大亮。

    皇后已经去偏殿休息了,唯有静妃和宜泉还在门口焦急地等着。

    静妃看到奕忻就急迎上去,语透关切道:“怎么样?皇上有罚你吗?”

    奕忻咧开嘴:“没事,皇阿玛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