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八章 民心可用

    一间民居里,杜畿对里面百姓,嘘寒问暖,打探他们的心里想法。

    “现在的日子,对比以前如何?”

    杜畿问房屋主人。

    那房屋主人,是个老大爷,十五从军,六十回归,是河东郡内为数不多成功返回家乡的老兵。

    “当时城中混乱,老汉本以为要遭受屠戮,却不曾想,大人出任河东太守之后,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又从并州,引进番薯和养蚕,让百姓能够吃饱,安居乐业,这种日子,乡邻们倍感珍惜。”

    老大爷说道。

    杜畿面露笑容,解释道:“这并非杜伯侯的功劳,乃是吕并州制定的法令。”

    这句话,杜畿不知道自己巡视期间说过多少遍了,此刻仍然不厌其烦地对老兵解释。

    “吕并州和太守大人,均是我等再生父母。”

    ......

    曹性的运粮队,已经进入垣县,正在歇息,却碰到了巡视的杜畿。

    双眼一转,曹性让部下原地待命,他则起身,走到杜畿身边。

    “见过杜太守。”

    曹性作为河东郡军司马,隶属太守杜畿,尽管他在并州地位比杜畿高,但见到杜畿,还是要称一声太守。

    当下将吕布在黄河渡口缺粮的事情,告诉杜畿,曹性语气平缓,就像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一般。

    上党郡的粮草,要抵达吕布那里,恐怕还有十天左右。

    这中间的没有粮草的空隙,全部压在了曹性肩膀上,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

    田丰不支持,想要吕布撤军,曹性可以找杜畿商量!

    杜畿听完汇报,沉吟片刻,说道:“军司马可借用我的名号,在垣县中,再征集一次。”

    曹性在心中暗骂,却不敢对杜畿怎样。

    对方肯定受到田丰的指示,对于曹性的征集粮草工作,并不是那么支持。

    为了不得罪田丰,杜畿想出了一个迂回的办法,让曹性借用河东太守的名号进行征集,到时候田丰追究起来,杜畿完全可以委婉地把责任推到曹性身上。

    “那便多谢太守。”

    曹性在垣县中,本打算用杜畿的名义下令,最后一咬牙,加上了吕布的名号。

    效果出乎意料,曹性和杜畿都没有料到。

    百姓云集,纷纷将家里的部分存粮贡献出来,回馈当时吕布下令引进的番薯、养蚕作坊、屯田制度,以及针对寡妇极其家属的一系列措施。

    “大人,这是我家存粮,还请收下,送到吕并州手中!”

    “若无吕并州,我们一家人还在为别人耕田,勉强吊命而已。”

    “有恩报恩!”

    “吕并州是我垣县百姓的再生父母,存粮奉上,略表心意。”

    曹性让部下一一做好登记,声称这只是临时借用,等到军屯的田地秋收之后,一并还上。

    部下将记录本细心收好,而拿到借据的百姓,回到家中之后,便将借据撕毁。

    “如果借此要挟吕并州,那便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之徒。”

    “不错,这借据要来何用!”

    ......

    “民心可用啊!”

    杜畿感慨道,迅速写好一封书信,让手下连夜赶路,送到安邑县田丰手里。

    也许吕布当时问杜畿的那句话,能够提前实现。

    无论河东内部如何动荡,百姓均心向吕布。

    ......

    到达吕布营地后,曹性交差完毕,吕布问他:“征集粮草,所得几何?”

    “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