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窃取灵药精华

      岐黄山脉,没有人烟,远离凡人生活的国度,方圆百里都是山岳茂林,是仙道杏林门的领地。

  杏林门,与西边的百毒林,东边靠海的丹鼎门,三大宗门,并列在大龙江的末尾一段。

  三个门派都是靠着大龙江的水脉精气滋养的灵地生存者,在这片区域生长或种植着大量灵草宝药,擅长制药炼丹的技艺。

  在岐黄山脉北边外围,灵脉延伸的一处节点所在的山峰上,半山腰有一座岐黄仙城落座,是杏林门很早就建的。

  一开始是为了管理四周的灵田药园,这里灵脉衍生,氤氲缭绕,滋生的药草是清香遍野。

  后来随着仙道修士的增加与交流,仙城逐渐开放,容纳一部分散修。

  因为三派都是丹药流派,擅长种植炼药,吸引一部分擅长种植采药的散修们来此谋生,而且在三派的号召引导下组建了一个松散的灵植夫成员为主的组织,即农植会。

  岐黄仙城内就有农植会的总部。

  李森从黑莽仙城离开后,就回到岐黄仙城,‘原身’从小打到都在这里度过,对这里很熟悉。

  现在的李森也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好好沉淀一下,待了半个月时间。

  他一边在农植会的书堂中复习一些资料,熟悉这个世界,一边加深了解这具肉身和参悟修行之奥妙。

  尤其是对丹田里的变异聚灵树苗的研究,有了一些成果。

  他根据培育灵植的经验,每日晨夕时刻保持人树合一的状态,汲取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加上自身的精气神灌输,能加速树苗的成长。

  不过也有个麻烦的地方,就是这株树苗对灵力的需求太大,每天光是需求的灵力最低就需要二十缕以上。

  而练气六层的丹田空间最多只能储存的五十四缕灵力。

  树苗的吸收量一下子就占了他存量的三分之一了,李森每天要辛苦修炼才能保持练气六层的修为不掉落。

  但这样一来,他的修为就无法增长了,让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无属性的培元练气诀是最中正、平和的练气法门,可以一直修炼到筑基阶段,本来是比较适合我这种三系杂灵根的普通修士;

  但我的丹田自从有了这棵聚灵树苗就不同了,它对灵力需求更大,我必须要想其他的办法,要么是更精妙的功法辅助修行,要么有天材地宝给灵树分解吸收精华。”

  李森想到第二种方法时,伸手摸了摸下巴,嘴角露出一丝奸诈的笑容:

  “岐黄山脉里种了大量的灵药,灵田内也蕴含着精纯的灵气,我可以继续做老本行,去接杏林门的采药培植的任务,然后趁机揩点油。”

  第二日一早,李森打开洞府大门,门前只有三尺方圆的石台,再向外就是一片悬崖。

  他来悬崖边的一个石墩上坐下,朝右边的东方天际眺望,黎明渐渐到来。

  他凝神静气,运转法门,观想初阳,口鼻调整呼吸,吞吸朝霞紫气。

  做完早课后,他腾空跃起,伸手一拍腰上挂的储物袋,将飞剑调出来,御剑飞离这片崖壁洞府,前往下方的岐黄仙城。

  李森来到南大街的农植会总部,与熟悉的人打个招呼,然后直接去大堂的任务厅中,走近一张红木桌,对着前方的吸着水烟的白发老头笑着说:“七叔,这个月是您老在执勤啊?”

  “是小森啊!前段时间不是去黑莽仙城了么?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来半个月了!前几天都在闭关练气,这是我从外地带的几代烟丝,您老尝尝...”

  李森与七叔有说有笑,非常熟悉,还有些尊敬,因为对方是李森在灵植道路上的领路人,以前带队采药对李森有很多指点。

  七叔姓刘,因在家里排行第七且最小,年轻时叫刘小七,老了就叫刘老七,有练气八层,但年纪偏大,已经没有了冲击筑基的希望,就在会中找了个闲差养老。

  不久,李森通过七叔找了一个杏林门药田的培育药材的任务,带队指导而比较轻松,地点是在飞花林,完成二十亩药田的整理、杀虫与培育的工作。

  他然后挑了四个熟悉的药徒,张青、黄元、赵鸿与吴山。

  除了张青是练气四层,其他三个都是练气三层以下,四人的年纪也都不到二十,比他要小半辈。

  飞花林,由景象特点命名,这里栽种了许多花草果树,然后在不同季节凋谢的花瓣随风飞洒,非常美丽,有的会落入溪流中,一直流入大龙江。

  因此这条溪流就叫落花溪。

  李森在草木培植一道上经验颇丰,与杏林门的执事交接后有条不紊地指导四人开展培育工作,分别施展松土术、驱虫术、小云雨术与聚灵术等,将飞花林的灵田进行整理。

  他自己则趁机找个偏僻隐蔽的地方,开始试验心中的想法。

  在一处山背凹陷处,没有果树,大都是性状寒凉的普通花草,不被重视,但毕竟生长年份颇久,蕴含着不少木属性的灵气与药草混合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