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九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4

    待他跑进县衙,门口竟然没有守卫,再到大堂之上,只见红烛高照,众人正在饮酒作乐,当中正坐一人,虎背熊腰,正是台州卫指挥使潘忠。

    暴昭上气不接下气的向着潘忠喊道:“潘指挥,快关城门,燕军杀到了。”

    潘忠正喝得高兴,见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人闯了进来,对着自己指手画脚,气便不打一处来,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此危言耸听,燕军远在北平,怎会一下子到了雄县,难不成是飞过来的,真是笑话,来人,给我打出去。”

    暴昭连连摆手道:“潘指挥,我是平燕布政使兼刑部尚书暴昭,我的话千真万确,燕军已到城下,并且伏击了我军的运粮船队,烧毁了五十万石粮草。”

    这时潘忠的一名亲兵跑了进来,对他耳语几句。潘忠立刻酒醒过来,急忙下堂,将暴昭扶住,仔细打量了一番,认出此人果然是暴昭,急忙躬身施礼道:“卑职有眼无语,暴尚书莫怪。”

    暴昭急道:“潘指挥,此刻不必拘礼,快关城门,燕军已经杀过来了。”

    潘忠连连点头道:“好好,我即刻下令关闭城门,并派人向任丘的杨指挥求救。”

    话音未落,城中杀声四起,一名浑身是血的军士冲了进来,哭喊道:“潘指挥,大事不好,燕军杀进城里了。”

    潘忠立刻回头朝堂上手下众将挥手喝道:“不要象死猪一样坐在那里了,燕军已经杀进城中,快站起来,操上家伙,随我杀敌。”

    护卫递上兵刃,罩甲,潘忠披挂整齐,操刀在手,大吼一声,带头杀出门去,众将摇摇晃晃站起身来,也各持刀枪,踉踉跄跄的随他冲了出去。

    暴昭也捡了把长枪,握在手中,随大队人马来到十字街头,只见城中四处火起,四面八方喊声震天,人们似无头苍蝇般到处乱窜,正不知来了多少燕军。

    那潘忠倒也勇悍,指挥手下兵将分赴四门,与入城的燕军混战在一处,他手下的五千余台州兵身上并没有江南人的文弱之气,反而是悍不畏死,不象其他地方的南方卫军那样不堪一击,与人高马大的燕军展开了巷战,双方短兵相接,逐屋争夺,竟然杀了个旗鼓相当。

    杀至天亮,双方都伤亡惨重,街道两旁死尸枕藉,血流成河,燕军却源源不断涌入,台州兵没有后援,渐渐支持不住。潘忠见势不妙,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转头对暴昭喊道:“暴尚书,雄县守不住了,你快撤,我找人护送你。”

    暴昭朝他喊道:“潘指挥,你也和我一道走。”

    潘忠道:“我不能走,丧师失地,我是要被开刀问斩的。我要留在此处,等待援兵,若援兵不来,我唯有一死报效国家。”

    暴昭上前拉住他的手,急道:“要走一起走,不然谁都不走。胜败乃兵家常事,我自会与耿侯分说,潘指挥,留着有用之身,才能更好的报效国家啊。”

    潘忠无奈,只好和暴昭一起向南门撤走,随行卫士杀开一条血路,冲到了南门之外。

    南门外十数里处便是大清河,水流虽缓,然河面宽阔,不能徒涉,幸得中间有一座五孔石桥,名唤月漾桥,架设其上,沟通南北。此桥长五十丈,宽三丈,高四丈,两侧是雕花栏板,狮子柱头,端得是长虹卧波,飞龙戏水。

    潘忠等人退至桥边,正要过桥,忽见对岸来了一彪人马,众人吓了一跳,若是燕军,性命休矣。再仔细一看旗号,竟然是绍兴卫军士,为首一人,瘦长身材,白净面皮,横刀跃马,冲过桥头,正是绍兴卫指挥使杨松,潘忠一见杨松来到,喜出望外,对暴昭道:“暴尚书,援兵来了。”

    然后他上前拦住对杨松马头,抱拳拱手道:“多谢杨指挥亲自带兵前来救援,台州卫还有许多军士陷在城中,望你我二人合兵一处,杀回雄县,救出士卒。”

    杨松跳下马来,给暴昭、潘忠等人施礼已毕,道:“在下听到雄县告急,连夜带兵赶来救援,一刻不停,奔驰了百余里,现下已疲惫不堪,能否先在城外歇息片刻,再入城与燕军一战。”

    暴昭上前紧紧握住杨松的双手道:“杨指挥,救兵如救火啊,片刻都耽误不得,想那燕军也苦战了一夜,精疲力竭,你这一支生力军杀到,正是歼敌的大好时机,此战若胜,我定当上表给二位请功。”

    杨松无奈,飞身上马,拔出腰刀,朝前一挥,命令全军道:“诸位兄弟们,咱们浙江都司的台州卫兄弟失陷在雄县城中,我们杀进城去,将他们救出,大家伙儿随我一起冲啊。”

    说罢,杨松催马向雄县城冲去,他身后的五千绍兴卫士卒也大呼杀贼,冲过桥来,跟随他向前冲去。潘忠也率逃出城来的台州卫千余残兵返身杀回。

    忽然雄县城头一声炮响,从南门中冲出无数燕军,当前一骑,黑马玄甲,面色黝黑,花白胡须,身形高大,如同铁塔一般,威风凛凛,正是燕王朱棣手下大将都指挥佥事张玉。看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