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2章 第72章

    “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你们听听俺答汗这说的什么话?他居然命令朕不但要给他银子,还要开贡通市!人家都欺负到朕的头上了,奇耻大辱啊!”

    嘉靖将俺答汗的信砸在御阶下,震怒非常。

    “当初沈炼说得好,主辱臣死。他一语成谶,朕今日感觉到了奇耻大辱。诸位爱卿,你们这就以死谢罪吧!”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以死谢罪是不可能的,都知道这是皇帝气到极致说的话。

    听到嘉靖提起沈炼,陆炳心中长叹。

    皇上到现在还不知道沈炼已经死了……

    严嵩父子只手遮天,严氏一党遍布朝廷上下,盘根错节。如果放任他们继续为祸下去,国将不国!

    鞑靼这次的劫掠不同于以往。

    起初俺答汗率领三万大军进犯大同,但不久即东去。数日后,鞑靼骑兵突然出现在古北口,并从此处入关直扑京师,大明朝毫无准备,朝廷上下皆恐慌不已。

    “人家都打到家门口来了,朝廷竟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人家是一天就能跑到京城来的吗?这一路上这么多关口城池,全是饭桶?杨顺还胆敢一直发捷报,谁给他的欺天的狗胆??”

    兵部尚书跪在地上,冷汗直瀑。

    “哼,朕日后再算你的账!”

    嘉靖看向内阁首辅,“严嵩,你总理国事,宣大总督杨顺现今在干什么?鞑子现在在家门口,杨顺在哪里杀的敌首??”

    严嵩瞥了眼斜对面老生入定的陆炳,恨得切齿。

    皇上要算账,自己身为首辅,怎么善了?而如果杨顺没死,就有了挡刀子的人了。

    严嵩急得无法。

    杨顺死了,是因陆炳为救沈炼将他捶杀而死。倘若实话实说,必定会把沈炼被冤杀的事情牵扯出来。皇上记得沈炼,只打了他几十庭杖,将他贬谪关外种田予以惩戒,并未说要杀他。自己为报私仇将其冤杀了,此事必定引起皇上的恼恨。

    急,急,尔今找个什么借口搪塞过去才好?!

    正油锅中煎熬,严世蕃出列道:“禀皇上,微臣有位才自关外逃回来的朋友,他给微臣略略讲了下关外的情况。据他所言,杨顺已经在宣府城破之死力战而死了。”

    “已经死了?”嘉靖愣了愣。

    “是的,皇上。这次俺答汗犯边,前线死了不少将领。除了杨顺,另有两位副总兵也为国捐躯了。因为鞑子的骑兵行动迅捷,又有通敌叛国的白莲教妖人为其带路,他们一路声东击西,故布疑阵,导致边关各镇应对失策。加上许多百姓流民都往关内逃难而来,前线的局势十分混乱,兵部得到的战报因此有了一两日的延迟。父亲为人谨慎,因尚未收到报告,故此不敢乱讲。”

    嘉靖听罢,直言道:“死得好!死得好!不死,朕也要定他个死罪!”

    再询问百官——现在京师之围该如何解开?

    因为儿子成功为自己开脱,严嵩有了底气,出列道:“皇上,微臣以为那些蛮子不过只是来抢些过冬的粮食和衣物而已,不足为患,咱们实在不必太过紧张了。”

    “荒谬!”徐阶早就忍无可忍了。

    全赖严嵩一步步纵容严党为祸,才导致京师会有今日这场劫难。

    可惜自己没有证据,虽心里门儿清,但是却无法向皇上言明实情。

    “鞑子都跑到我们皇城根儿下来杀人放火了,这还只是抢粮食抢衣服这么简单?大同、宣府不够他们抢的?俺答汗这明显是要逼我们签城下之盟!”

    “徐阶说得不错,朕亦认为俺答汗狂妄无礼。旁的不要争执了,你们赶紧想想怎么才能把鞑靼兵尽早赶走。”

    嘉靖等了许久,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吱声。

    自土木堡之变后,京师已经上百年都没有发生兵戈之事了,文臣武将早就失去了警觉之心。俺答汗带着数万骑兵骤然兵临城下,毫无准备的大明朝君臣们震恐之余,都束手无策。

    “你们一个个全是饭桶!”嘉靖气得也只能无能狂骂。

    骂得累了,他喊:“小饼子——”

    陆炳立刻上前道:“皇上,臣在!”

    “禁中可调动的兵马有多少人?”

    “回皇上,虚数约有五万,可……大半都是老弱病残,还有一部分人在诸王提督大人家中听差。不过,皇上可以即刻下旨昭告全城,让城中有勇气有志的好儿郎以及四方正聚在京中准备应试的武举生员前来守城。只是,咱们的装备不足,缺少甲胄兵器,而对方却是装备精良的草原铁骑,这么赤手空拳上阵……”

    无异于以卵击石。

    陆炳没再说下去了,但所有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不禁愁眉深锁,忧心忡忡。

    堪堪两万禁军,如何抵挡得了俺答汗凶猛迅捷的三万铁骑?可即使能临时征召到数万勇士,没有兵器铠甲武装己身,不过是多耗费点鞑子砍人的膂力、添更多枉死的英魂罢了,想要驱走鞑靼骑兵却是痴人说梦。

    嘉靖也是头疼得很,“管不了那么多了,就照此去办。事过后,朕会对他们一一论功行赏。”顿了下,添了句:“是重重有赏!”

    “遵旨。”

    嘉靖下了一系列旨意,先命陆炳和礼部侍郎王用宾守皇城四门,并日夜巡视。再令定西侯蒋傅、吏部左侍郎王邦瑞守京师九门,坚壁为上,等待援军前来。跟着连发十三道讨虏檄文,令各镇守兵即刻拔营入京勤王救驾!

    这时兵部得到消息,大同府总兵仇鸾率勤王兵至。

    嘉靖大喜过望,“俺答汗前脚打到京城,后脚仇鸾就到了。他定然一路追着俺答汗打,孤军深入,着实不易。立刻传朕的旨意下去,封仇鸾为平虏大将军,各路勤王兵马皆听他指挥调度,一同抗击鞑靼。”

    然而仇鸾并没有给嘉靖带来希望,京师之围仍未得解。

    一来仇鸾其实胆怯畏敌,根本不敢出战;二来各路勤王兵都是听到警示后立刻轻骑前来驰援,没有做好准备,缺吃少穿,饥渴难耐,哪里还能上阵杀敌?

    这段日子,鞑靼兵烧杀劫掠一如既往。

    令人愤恨和绝望的是,前来勤王的兵马因为粮饷不济,干脆绑起辫子假装鞑子也加入了抢劫的队伍,叫京城周边的百姓苦不堪言。

    嘉靖有所耳闻,可这当口也不能办人,只好听之任之。随着围困的日子变长,他渐渐支撑不住,再问群臣有什么解围的法子没有。

    这回严嵩不敢说话了。

    这么些日子过去了,已经证明他所谓的“对方抢够了就会走”的话纯属妄想。

    内阁次辅徐阶则出列道:“皇上,微臣以为或者可以派人去先劝俺答汗撤兵,就说开贡通市一事由大同府去与他协商。这乃缓兵之计,并不是说我们就屈服了。等到鞑靼退了兵,解了京城的围,咱们再徐徐图之。”

    嘉靖听从了这个提议,勉强答应同鞑靼通商,俺答汗很快带兵离开。

    但是,这已经是京师被劫掠了八日之后的事情了。

    这八日里,鞑靼骑兵到处烧杀抢劫,最后满载而归。而大明朝五万勤王兵马,加上城内陆炳组织起来守城的四万义勇军,这么多人,约莫九万人,竟然不敢跟鞑靼的三万人马交锋,全都远远观望,任其烧、杀、抢,还落了嘉靖的面子,让他答应开贡,实在荒诞至极。

    嘉靖秋后算账。

    不少大臣掉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