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明国:风起辽东 第七十八章 对建州

    授衔结束后,总督继续在大厅内与众商人饮宴,言谈间不时表现出对建奴不屑一顾的态度。

    赵安因为在对日战争中高度配合军方的工作,被在之前几次小规模通气会上已经被授予“荣誉骑士”的称号(注1),在政治上被视为自己人,因此可以靠近总督他们所在的圈子。

    一身戎装的秦向平胸前佩戴着资历章,衣领下方还佩有华贵的启明星勋章。他右手端着酒杯,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中气十足的声音在五六米外也能听到。

    “诸君在上次战争中出力甚大,我国政府与军方都是记得的。”他微笑着放下酒杯,朝众人拱拱手,神情非常温和,“诸君已经证明了自己对我大中华的忠诚。澳宋、大明本为一家,或称一华各表。诸位若是愿意加入我大宋国籍,当可享受完全等于我澳宋本国公民的待遇。”

    赵安站在人群外围,一听此言,手中的杯子便不由得一晃,险些把红酒洒出来。

    周遭围着的十几个人都是澳宋的积极合作者,少说也在战争中投入了十万两银子,这下一听到秦向平的话,一股莫名的静谧便以秦向平为圆心,向四周扩散。

    秦向平本人倒是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依旧不急不缓地向周围人敬酒,脸上的笑容也仍然温暖。

    整个大厅渐渐沉默下来。站在靠外位置的商人都在观察着总督身边的人群,一种古怪的氛围渐渐洋溢起来。

    几分钟后,赵安身边的一人忽然一咬牙,大声道:“总督阁下,小人魏少安愿意加入大宋国籍,为我澳宋事业尽心竭力!”

    大厅里的气氛忽然被打破,原先还保持着诡异的平静的人们一下子热闹起来,仿若一层薄薄的冰层融化后,泉水再次活跃起来一般。

    一时间祝贺声和报名声不绝于耳,其他有资格加入澳宋国籍的商人如梦方醒,一个比一个声音大,迫不及待要成为澳宋公民。

    往日里飞速向澳宋靠拢的赵安,此刻却犹豫起来,脚步下意识地往外走,又忽然停住。

    他家族里有个秀才,唤作赵引弓的,平日里既苦读圣贤书,也多有练习澳宋军械,先生曾点评有考上举人甚至登上金銮殿的前程...赵安实在担心,若是自己这个族长加入澳宋国籍,会对自己那族亲产生影响,以至于让赵家以后失去一个大靠山。

    他们却是知道加入他国国籍意味着什么的。

    ————————————————

    就在赵安

    们正在天人交战的时候,在大厅后方的花园里,一场由朱鸣夏本人举行的小规模聚餐也在进行。

    朱鸣夏元老本人已经脱掉了沉重的军礼服——在五月的台北,穿着一身密不透风又好几斤重的军装,还要佩戴一堆勋章,确实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花园里,一张圆桌摆在小广场上,侍者不停地将菜肴摆上来。餐桌上没有酒,只放着几瓶冰镇在小木桶里的果醋和汽水。

    “各位请坐吧。”朱鸣夏笑着拉开座椅,自己首先坐下,然后站在桌子旁的年轻人们才纷纷落座。

    我当时坐在朱元老右侧,从我的右侧一路排下去,分别是:东江协从军陆军顾问团团长张峰源少校,副团长黄才芳少校,骑兵顾问杜百川上尉,步兵顾问陈明上尉,炮兵顾问陈海平上尉,还有几位负责情报工作的军官(他们的名字还处于保密状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的来说,除却二十几名顾问团成员留在东江军中指导战斗,在辽南前线的顾问团领导团体已经全部抵达台北。

    朱鸣夏笑着摆摆手,示意我们先吃:“大家之前都没好好吃东西,我自己也没在宴会上填报肚子。我这不讲什么规矩,大家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军人,也别搞什么形式主义。来,都随便吃。”

    见朱鸣夏自己夹起一块烤乳猪,在白瓷碟子里蘸了白糖送进嘴里,我们也笑着把筷子伸向自己中意的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