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黄斯通(4)

    5月18日,零点出头。

    从长生岛出海的贺宝刀部、朱国斌部,正在羊官堡前修整。这次参战的部队全部是配马。在深入敌境的环境下,靠两条腿走路的步兵实在过于被动。

    国防军第四营留了一半人在长生岛上协助防御,其余人会进入羊官堡,防止这座堡垒又被建奴夺回。后续抵达长生岛的增援部队会和长生岛上的战斗工兵一起,在羊官堡这里修建一处临时港口。我们在解救出被困在流沙口大营的黄斯通部后将撤回这里,通过港口离开。

    朱国斌麾下的骑兵营刚刚跨过辽海海峡,马匹状态不好,此次并不作为骑兵使用,而是和我第四营一起作为龙骑兵参与战斗。当然,若是战局不利,他们也要挥舞刀子去砍人。

    在我们登陆之前,羊官堡已经受到“狼人”的袭击。先头部队抵达时,墙垒部分已被狼人们完全控制,还有几十个建奴在中央空地抵抗。自然,先头部队小心地爆破开堡垒大门,将内部敌人歼灭。

    我在羊官堡大门处接见了偷袭羊官堡的狼人部队。领头的是一个留着后金辫子的高大汉子,穿着一身正蓝旗的皮甲——我注意到这是济州岛的仿制品。随军一同前来的李云睿向我介绍道:“这是狼人部队的指挥官,刚阿,野人女真人,起了个汉名叫陈卫国。”

    我笑着和他握手:“你好,我早已听闻东江镇收留了不少被建奴压迫的异族同志。好好干,对自己的同志,我们一直是一视同仁的。”

    等部队修整完毕后,我和陈卫国一起上马带领部队离开。陈卫国的汉话说得还可以,少数无法表达的地方,他会用蒙古语说出来,再由李云睿翻译。

    他告诉我,“刚阿”在满语中是“刚毅”的意思,这是他爷爷给他起的名字。

    “你爷爷没有一起到东江镇来吗?”

    他摇摇头,青紫一片的腮帮子鼓了几下,叹气道:“被牛录额真打死了,因为上交不了粮食。”

    我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一旁的李云睿转移开话题,介绍了以陈卫国为首的归化女真人和蒙古人在情报方面做出的贡献。从黄斯通在长生岛站稳脚跟开始——那要追溯到天启四年——他就亲手组建起长生岛的狼人,这支同时兼顾对内和对外的特务机

    构。在从毛文龙处得到一批后金的叛逃者后,黄斯通便在与长生岛相邻的西中岛建立了一处与普通后金村庄完全一样的训练基地,命名为“第二建州村”。

    在这处占地上百亩的村庄里,前来受训的情报人员将作为村民,在叛逃者的带领下过上一段彻底的后金式生活,说满语和蒙古语,做农活,练武艺,还要学会打骂汉人奴隶(当然不会真的有奴隶给他们练习)。直到他们彻底适应了建奴生活,磨去了所有的、过去二三十年的汉人生涯留下的习惯,他们才会被正式授予毕业证书,进入工作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景式的训练方式,我国的情报机构同样采用。黄斯通能在17世纪的明国一隅独立设计出如此先进的训练模式,着实值得夸赞。

    到了快两点的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离开海岸线,行走在只有星光的辽南大地上。士兵们嘴里咬着竹制的衔枚,这可以防止他们不经意间发出声音。当然,由于嘴里一直咬着东西,他们不能用嘴巴协助呼吸,嘴角边又总含着唾液,确实并不舒服。马匹的待遇还好些,嘴被布匹封住,蹄子上包着草,整条行军队伍只有人们低沉的呼吸声,以及马蹄子沉闷的踩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