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7章 128.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冷家军打扫完战场,一把火把这个部落的藏身地给烧了,押解着俘虏共计八千多人朝着太平城的方向而回。

    这个野人女真的部落共计有一万多人的,这次冷家军几乎倾巢而出,一个照面,就歼灭了一千多人,剩下的都是因为反抗冷家军不老实的,承受了冷家军的怒火,伤残致死的。

    就这样,八千多人的野人女真衣衫不整的出现在了太平城的建设基地,不对,他们根本没有衣衫,有的只是兽皮和树叶以及遮羞布,他们以为自己的命运就是等待着被屠杀。

    很可惜,冷家军上下现在十分的短缺人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对待这些俘虏是极其优厚的。

    年轻力壮的都派去了采石场,让他们开凿大山,搬运石头,用来筑城的石料便成倍的拖运回来了。

    不得不说,古代的人智慧颇深,他们没有现代化的打石机和钢筋钻头以及挖掘机等重机械,但是依然能从坚不可摧的山石壁上凿下大块大块的巨石。

    他们是这样做的:先用大火烘烤山石壁几个时辰,然后再用水浇筑到炽热的山石壁上,最后通过热胀冷缩的办法用巨锤砸下大片的山石。

    再把山石打磨光滑后,利用绳子捆绑好,用滚木搬运到鸭绿江边,放倒巨大的木筏上,顺流而下,飘到筑城基地旁,再用绳杆套回岸上,继续用滚木运回来。

    这就是一系列采石、运石的方法,然后筑城是,这一块块重达千斤的巨石,都是利用杠杆原理吊上吊下的,坐落有致的叠加在一起,再用黏土加固等。

    有这几千人的加入,效率是杠杠的,不见那些地基已经基本上快要完工了么。

    剩下的老人小孩,也同样被分配安排到了其他各个方面,帮着打打下手,搬运材料,洗衣担水,反正是脏活苦活累活什么都干。

    这样一来,倒是解放出来更多的技术人才和劳力,投入到其他方面中的建设了。

    在这一个月当中,这些带回来的八千俘虏很少减员,而且,按照冷家军的俘虏制度规定安排,他们都是与冷家军一样的一日三餐,吃的很饱,干起活来也很卖力气。

    而且还给病了的人医治,轮流休息探班,也就是可以和家人小聚那么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同时也提升那些有威望和能干的野人女真领,并且还分衣服给他们穿。

    在野人女真的眼里,能穿上漂亮的衣服,那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所以他们很是向往,就这样有模有样的学习着,很快,他们便注意到,那些人得到了重用,而且还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好处。

    在野人女真看来那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蒙古人曾经也这样做过,只不过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虐待,稍有不慎,就是打骂刑法伺候,要不就是砍头,根本没有像这些汉人给他们的待遇好。

    这些野人女真的俘虏虽然干着很苦很累的活计,但是却比他们在丛林里狩猎捕鱼采摘野果过的安全有保障,有的时候还会食不果腹,为食物而愁,还有的时候又怕蒙古人进山抓壮丁当奴隶,更有的时候,一个天灾,一个疾病,族中的人就会死伤大半,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似乎在这里被汉人们驱使着干活,也不是那么太糟糕,反而好多人不但活的好好的,而且还能丰衣足食,有的人还能追求到他们想到的东西。

    在这一个多月中,野人女真八千人的俘虏很快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以及更多的派系,他们基本上都没有要逃跑的想法了,至于仇恨那是少数人的思想,反而心安理得的留下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了。

    这要归功于宗教管理部的释德大法师,因为他率领着虔诚的信徒们在这八千人的俘虏中来来回回的讲经布道,趁着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施于援手帮助他们,给些小恩小惠,提拔一些能人等。

    这不采石场中一个俘虏头古里甲在经过了这里的一个多月的煎熬后,终于想明白了许多事情,也明白了这些汉人们的强大,凭借着他们手中的武器和头脑中的智慧,完全可以征服这片大地上的任何一个部落,甚至是蒙古部族也不例外。

    对于统称野人女真的他们而言,经常面对来自同族部落的厮杀和兼并,还有蒙古族人的奴役,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见惯不惯了,丛林法则告诉他们,在强者面前,不去依附就得死。

    至于仇恨,在面对生死这个问题上,那简直不值一提,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了,可以忽略不计。

    古里甲,他想过的更好,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尊贵地位,以及更多的金钱和女人,他可不像其他那些没有脑子的野人女真那样,满脑子的凶残,头脑简单四肢达,什么也不想,或是就只知道不停的造人,这么没有出息的想法。

    古里甲本来就是部落中与蒙古人通商唯一的接洽人,每月一次的货物贩卖都是由他经手的,再换回来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绝对的武力。

    不然这样的美差,怎么能轮到他,让他在族中富得流油,可以说这个古里甲在野人女真中算得上是智勇双全的人了,而且他的野心也极大,于是乎攀附冷家军这样的强者,让他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