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2章 83.名震天下

    邵亨贞拿来后也反复咀嚼着这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错,不错,真是太狂妄自傲了,一看就是腹有雄才大略、心有沟壑纵横之辈!”

    学潮风波在场的所有人都看着三位评审放浪形骸的样子,非常的震惊,又听到了诗词的高潮精彩部分,都是回想着其中韵味,果然是才绝惊艳、嚣张无比、王气横生的大家之作!

    众文人雅士大部分人都垂头丧气的停止了卖弄风骚他们的文采,放下了手中的笔墨,还有一小部分,直接放弃了苦思和写作,最不甘心的十几位江南才子直接把自己写的半截作品就给气急败坏的撕掉了。

    他们桀骜不驯的心就认为自己的作品才是最优秀的,现在有人做出了如此巨作,让他们连拿出来作品比的心思都没有了,看看自己的杰作和人家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的十万八千里,还是不丢人显眼的好。

    众人和老山长都想知道如此佳作是哪位大才所作,最先反应过来的老山长急切的问道:“快看看署名,到底是哪位才俊的大作?”

    就在众人的安静的期待下,邵亨贞拿着纸张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冷、冷、冷无霜!”

    “冷无霜,谁呀?冷无霜!难道是冷家军理念的缔造者!”

    “是《太平天下同》著作的作者!”

    “是冷家军最年轻的大将军!”

    “就是我们学潮风波争雄大会探讨的主角!”

    “他也来参加学潮风波了,他在哪儿?”

    “能见到冷家军最高领导人的尊荣了,真是太期待了!”

    “好一个胆略过人的少侠才俊呀!”

    ……

    整个学潮风波会场顿时热闹非凡起来,谈论声此起彼伏,就连四楼一直未有动静的包间也冲出来好几个中年文人和白苍苍的老者,其中就有李善长、刘基(刘伯温)和宋濂。

    朱元璋再怎么说也是要问鼎天下的雄才霸主,江南这么重要的文坛盛会,怎么可能不派人来,而且这次还如此重视,居然一出动就是李善长、刘基、宋濂这些个当世大才,真是够下血本的。

    其中不仅仅是打探文人学子们的方向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来收敛人才来了,只要是人才,无论在哪里,到了哪个时代,都是抢着要的,任何时候都缺少呀,稀有动物!

    就在整个会场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时候,有消息传出,刚刚几位少年由护卫、师爷陪伴着一行五人离开了,也有几个人看到了递交纸张的少女就是他们一行人当中的。

    经过反复确定后,冷无霜是刚走不久,得知这个消息,很多人都非常的失望扫兴,还有一部分人赶紧夺门而出,去追冷无霜去了,其中不乏投靠冷无霜的,但是大多数都是找冷无霜麻烦的。

    他们也是夺马而上,迫不及待的朝城门奔去,出了城门,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再向守城的士卒打听,一百多人各个有马的队伍出城已有半个时辰了。

    这样一来他们心知根本追不上了,就悻悻的往回转了,看看能不能赶上最后那些大势力招揽人才的场景了。

    学潮风波争雄大会,按照规定,由同是书法大家的杨维桢老先生提笔,在聚贤阁的争雄榜上写下了冷无霜的著作,供世人参观拜读,然后原稿由主办方拓印成活字泥版,与《太平天下同》小册子一起分给众人。

    最后各大势力抢夺人才的场景也异常的火爆,当然是朱元璋这一势力抢夺的人才最多,由李善长、刘基、宋濂这三位大佬坐镇,那些个文人士子还不得乖乖的快到碗里来。

    这三人无论是从军事、思想、政治、文学等各方面都是大家样式的人物,这次招揽的各方面人才都壮大了朱元璋的实力,以朱元璋的储备人才来看,问鼎天下那是绝对的没有问题。

    如今的朱元璋早已经完成了李善长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现正急剧展壮大着,军事实力非常强盛,地盘已经达到饱和,来年就要和陈友谅血拼了。

    众所周知,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水6大军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被朱元璋击败,战乱中陈友谅被流矢射中身亡,随后朱元璋攻占了大量的地盘。

    这一战也奠定了朱元璋称帝不可动摇的基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