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赵子修

      “宋大哥,昨天鸡的味道如何?”

  “好吃,很好吃。”

  宋进想起昨天那炸鸡的味道,他是从未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春儿的手艺真是越发的好了,让他不由得感叹,只怕那些达官贵人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谢春儿听见宋进说好吃,心里很是高兴,虽说鸡肉有些老了,不过味道是不差的,做的能让人喜欢,对自己来说就是莫大的肯定,对厨子来说便是极高的赞誉。

  看着坐在一旁一脸回味的宋进,谢春儿接着道:

  “宋大哥,今日过来,是有一事相请。”

  宋进听见谢春儿问话,便从回味中醒来,对着谢春儿笑道:“春儿妹妹,你说。”

  “宋大哥,你也知道我写的那字根本无法入眼,这不铺子要卖的饭食拟好了单子,我便想请宋大哥写下菜牌子。”

  谢春儿用惯了硬笔,如今用毛笔,那字自然不堪入目,如何能做菜牌子,如今有宋进,免费的劳力当然得用。

  “这简单,春儿妹妹尽管放心,我的字,虽说不如名家笔法,倒也规整,能入得了眼,春儿妹妹不嫌弃便好。”

  谢春儿一听,笑道:“宋大哥的字,我可听珍珍说得了孙夫子的真传,这可是子修哥给她说的,还能有假,我看啊,宋大哥就是太谦虚了。”

  她的字才是真真上不了台面,这青石学堂的孙夫子在整个龙门府地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进士出身,当了几年官便辞了。

  逍逍遥遥的走遍了大孟,每至一处,或引诗情,或挥毫成书,人人都知孙夫子写得一手好字。

  前些年孙夫子年纪大了,便携家带口回了翠屏镇,在青石学堂做了个夫子,也算回报桑梓生养之恩。

  宋进听谢春儿如此说,不由苦笑道:“子修兄这样说么?我那里是得了夫子的真传,现在还不及夫子一二,只不过是夫子多有指点罢了,如何当得上夫子真传,惭愧。”

  夫子字写得好,他们这些学子都知道的,夫子也时常指点,若有人请教,也不吝啬,夫子有一日不过是夸了我一句,说字写得颇有些神采,到让他们传成这个样子么?

  想到这儿,宋进忆起在学堂求学的日子,还有夫子的谆谆教诲,颇有些感怀,只是母亲西去,家中父亲离不了照顾,不得已只得在家中苦读,不能和同窗共同举业,实乃一大憾事。

  现下待春儿妹妹铺子开好,他也去了镇上,一能帮得上春儿妹妹,一是距离镇子上也近了,可以时不时的去学堂看望夫子,也能请教些问题,不至于耽搁了学业。

  铺子生意好了,爹爹也有事忙活,自己便不用再给学堂抄书了,可以安心读书举业了。

  谢春儿笑着回道:“宋大哥写的那般好都惭愧,那我还不得羞愧死了,那这个事情便就拜托宋大哥了。再就没啥事儿,我便就先过去了。”

  宋进听谢春儿要告辞,便道:“春儿妹妹莫急,不知你下午有事没有?咱们一块去王叔家看看,看轮椅做的如何?”

  谢春儿一听,想到自己刚好有事去找王铁匠,便对着宋进道:“下午不忙,宋大哥去的时候尽管来找我,我就先走了。”

  “春儿妹妹慢走。”

  宋进起身刚将谢春儿送至屋外,从自家门口便走进一个人来。

  谢春儿不成想会有人来宋家,便向来人看去,道是谁?原来是赵珍珍的哥哥赵子修。

  这赵子修和宋进是杏花村唯二的两个读书人,自穿过来,谢春儿还没有碰到过,不成想在宋家碰到了。

  赵子修微胖身材,两眼炯炯有神,眉目长的和她父亲赵杨极为相似,却相比赵杨少了几分憨意,多了份读书人的洒脱与书卷气。

  “宋兄,春儿妹子好久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