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 几许感悟

    修行什么是修行,淡淡的行走在山野之中,天地之间孤寂而又清冷,李鹄淡淡的询问着自己,什么是修行?

    是元气的提升,是肉体的增强,还是心性的纯然,一阵冷风吹过,李鹄却是早已不惧,多年的炼气李鹄早已寒暑不侵,些许寒风自是不足为道。

    心念转动,李鹄淡淡的询问着内心!常年的淡漠,或者说是冷漠,李鹄早已心性淡漠之至。

    如非若兮突然的出现,而又在李鹄淡漠心境之中泛起点点涟漪。使冰封多年的道心,终于有所松动,有所感悟,修行,自己早已淡忘多年了。

    明眸深遂,一双漆黑的眸子,淡漠的望着这几片田地,金黄的稻谷随风飘荡,点点谷物清香弥漫开来。

    念如流水,生生不息,甜蜜,伤心,黯然,欣喜,愤怨,淡漠,温和,平静,记忆如流水,静静的流倘着。

    李鹄深遂的双眸,也随之变化,念止,眸中已尽是平静,清澈如水,在无一点杂质。

    心中冉冉升起一股欣喜,李鹄知道,此刻他的心性又清明了一分,对未来的道路明白了几分。

    村前小场院中,望着一心吐呐呼吸的两人,李鹄提着树枝在地面写下数字。

    有事,兀忧,夜归。写完,身形一动,双腿泛起点点白光,数息之后,李鹄身影渐逝原处唯留点点余温。

    村口小院,日光点点,清风徐徐,翠绿翠绿的清草随风而动。延绵的呼吸,一张一驰,平稳有度,丝丝白烟顺着呼吸,缓缓飘入二女口鼻之中。

    眼眸之中白茫茫一片,意念随着一呼一吸,缓缓掌控着身体的节奏,良久,一丝若有若无的元气,在丹田中一颤一颤。丹田一动,心念便有所觉,欣喜之意也随之而起,稍许,杂念纷起,在呼吸,若兮只觉心神繁闷,在无之前的清明,无奈的睁开双眼。

    缓缓起身,一旁蓝姐仍是呼吸平稳有度,轻手轻脚的打量四周,却是不见李鹄身影,眉头微皱。眼眸扫过地上几行草字,若兮神色讶然,不知所以。

    淡淡的走在田地之中,金黄色的稻谷如波浪般翻滚起伏,欣然的望着眼前的景色,若兮嘴角泛起一丝弧度,淡淡的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时光推移,山野之间,李鹄手提着两个厚厚的麻袋,脚下泛起点点白光,神色平静,快速的挪移在田地之间。

    下午三点来钟,村口小场院中,金黄色的日光,点点洒下。若兮,蓝姐,两人神色平静的品着清茶,丝丝庸懒之色在二人脸上浮现。

    “你二人到是悠闲啊!”正静静的躺着的两人,突然眼前一幌,神色平静的李鹄便突然出现在她们面前。

    “呵呵,闲来无事,品品茶也未尝不可,到是你突然消失,害的我跟若兮一真担心,却是该罚。”淡淡的看了眼李鹄,蓝姐便眯上了双眼,庸懒之色尽露无遗。

    呵呵,轻轻的放下了手中鼓鼓的麻袋,李鹄便坐了下来。“我找了点书籍,有空你们不防读上一读,对于修心养性大有裨易。”说着,李鹄端起身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却实不错,入口微苦,而后淡淡清香围绕舌尖。

    “什么书?”若兮淡淡的问着,明眸清澈如水,神情从容不迫,仅仅一天的吐呐,身心便转换如此之快,实在是李鹄所料不及。

    “呵呵,儒,道,佛,这几家的经典,还有其它一些杂书,都是对心性的淬炼,纯化,有所帮助的典籍。”淡淡的欣赏着明眸皓齿,脸色平静的若兮,李鹄温和一笑的说着。

    “这些书啊,很难看懂的?”身形轻轻躺在竹椅之上,若兮眉头微微皱起。

    “不需要你懂,只要品阅时能心静如水,能让你们能有所悟便行了。”清茶微品,佳人相伴,李鹄也是沉溺其中,双眼清明,自时沉而不迷。

    “嗯,这到不错,鹄,你对心性很是看重啊!”淡淡放下茶水已尽的茶杯,若兮询问着。

    “自然,吐呐炼气,终有尽时,唯有心性透澈,精神纯然,方能更进一步,永无止境。”说着,李鹄便取出数本书籍,放置桌上,静静品读。

    时光转换,日落西方,李鹄,若兮,蓝姐,三人也是收起书本,回回房中了。次日清晨,村口小院,李鹄抱着一本儒经细细品读,心性也是自有收获。

    品读儒家典卷,淡漠心性之中,凭空升起一钟大悲,大悯,大执。

    不由想起昔日孔子,孟子,等诸位先贤,为求大仁大礼,而奔走而逐行于乱世之中,几翻转折,几翻起伏,终是心念不变。

    遥想孔子当年,行走诸国,求学传学,不就是为了心中那份仁那份道。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此一句,便可知其心之坚,其道之执,可为吾道之师。读到深处,心性为其大悲大仁而感,不觉泪落双颊。

    日起东方,轻方经卷,李鹄重整心性,淡然而遥望东方,不喜不悲不冷漠不怜悯,一却归于平淡。

    “鹄,你怎么了。”饭桌上,看着李鹄脸上的几许泪狠,若兮不由大惊。

    “呵呵,品读经卷,感圣贤一生,不觉泪落双颊。”神色不变,李鹄温和一笑,平淡的说着。

    “是吗?小鹄,你读经卷,竟到这种程度了!”望着淡然诉说的李鹄,蓝姐不由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