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章 追查(一)

    黄勺村位于白衣城东郊,村里有着南国罕见的一片黄土地。不过它这个黄土地与北国西部那荒漠一般的黄土有所不同,它甚是肥沃。尤其是那瓜果蔬菜,成熟之后又大又美味,因此白衣城内多家酒楼都喜欢来这儿采买时蔬。若是逢上旱年涝年,这儿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前没少闹出过为了抢几框青菜大打出手的奇闻轶事来。

    由于在山上俯瞰而下,这村子看起来像个黄色的大漏勺,故得名黄勺村。

    荆离一行人赶到那儿的时候已是黄昏之末,玄色染透了大半边天,一轮弯月也悄然挂起,繁星点点缀于天穹。黄勺村的人们也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阵阵炊烟和饭菜的香气在村庄中弥漫开来。

    所幸,黑树并未祸及此处。于村外一里处,黑树便没再蔓延。

    不过既然来了,几人也不能空手而归,于是在村里打听了一番。柳青禾毕竟是白衣城的衙役班头,村里人畏官,所知几乎竹筒倒豆子讲得详尽,他们没一会儿就问到了那户人家。

    黄勺村的大姓是刘,姓李的人家不多。再加上一些特征,几人很快就锁定了村西口打渔的李木生一家。

    看着一脸严峻的柳青禾站在门口,李木生一家人吓得不轻。妇人连忙领着孩子躲进了房里,老实巴交的渔夫点头哈腰地将他们迎进了里面。

    “官爷,不知道这么晚了来找小的有什么事?小的.......没犯啥事吧?”家里并不富裕,李木生自然不可能给柳青禾递上茶来,只是给他们每人倒了一碗清水。他一边小心翼翼地说着,一边偷拿眼睛瞄着柳青禾的脸色。

    接过了水,荆离的目光在这房内扫了一圈。

    很简陋的一间木屋,里面的家具也很简陋。不过在一个老旧的木柜上面,却摆放着一些精致的布偶娃娃。看那做工和面料,不像是一般穷人家会去买的东西。

    “你可认识那陈家的少奶奶苏氏?”柳青禾开口问道。

    听闻苏氏,李木生愣住了。荆离站在旁边,看着这个满面风霜的老渔夫眼角渐渐下垂,神色也由方才的巴结讨好,变成了一种很奇怪的样子。怎么说呢,像是惋惜,也像是歉疚。

    “您是说五娘吗?认识。”

    “她叫苏五娘是吗?听说之前她把林卓寄养在你这儿了?现在,林卓在哪?”

    提到林卓,李木生的神色就更精彩了,他眼眶泛红,眼中竟隐有泪光闪烁。

    “卓儿!卓儿!唉......冤孽啊.......”

    “怎回事?”

    “卓儿这孩子打小就懂事,自从五娘送他来我们这儿寄养,他也很听话,从来不会哭闹,偶尔也帮着家里做些活计。贱内和我都很喜欢他。家里的孩子也跟他玩得很好。”李木生顿了顿,又继续道,“那时,五娘贵为陈家少奶奶,偶尔会过来看望卓儿,会给他带许多零嘴和玩偶过来。每次来,也都会给我塞些银子。现在想来,那时候,该是我们日子过得最滋润的时候。”

    “后来呢?”

    “前年中秋刚过,五娘来看卓儿。那时我们发现她病容满面,身子似乎很虚。卓儿心疼娘亲,大哭大闹不让她走。五娘好言哄了许久都不见好,最后不得已狠下心走了。可卓儿这傻孩子啊!竟偷了家里的渔船,自己摇着撸想要顺着河进城去,可是他一个孩子,哪里懂得怎么把控渔船,夜晚风大,半道上船翻了,人也掉入了河中。”

    “后来找到了吗?”

    “没有,我找了好几个水性极佳的老友,我们在附近找了两天,一无所获。那时可是秋天啊!那河水冰凉刺骨,我们这些老渔民下水一会儿都冻得够呛,他一个小娃儿,恐怕已是.......”

    “孩子就这么没了,苏五娘就没有什么表示?”柳青禾眉头一皱。

    “有!五娘可着紧了。卓儿不见的第二天,她就找了好些个家丁沿着咱们这条衣带河一路找下来,接连找了好几天。据说因为这个事,跟陈家老爷闹了不愉快,不久之后就被赶出家门了。”李木生叹道,“五娘是个好人,就是命太苦了。唉........”

    “原来如此。”

    几人总算弄清楚了苏五娘被赶出家门的原因,这一趟也算是没有白来。

    出了黄勺村,夜色已浓,四人摸黑赶回了白衣城。夜晚的城门是关闭的,但好在柳青禾与看守的有些交情,好说歹说,总算是开了条小缝让他们进了城。因为比较晚了,几人也就没有再多做啥事,各自回家去了。

    一夜无事,黑树似乎也没有再蔓延。

    第二天,白衣城东的人们听闻昨夜没再死人,恐慌的情绪算是稍微缓和了些。可那些挺立在百花胡同和陈府的黑树依然还在,它们就像是一层层乌云,笼罩在不明就里的人们心头上。坊间已经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传言,其真其假,难以分辨。虽然大多数人也就听个热闹,但也有些胆子小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