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卷 九阴残卷 第二十章 悟剑(下)

    睡梦之中,突然感到一股冷意,爬起来后,发现火堆已经熄灭了,摸了摸一旁的衣服,此时已经干了,重新生气火堆,看着门外依旧下个不停的大雨,好像没有停的时候,幸好之前干柴和粮食准备的多,不然还真不够用。

    天昏昏沉沉的,让人分辨不出时间,不过李华也不去理会,这时候,时间对他而言也只是个数字而言,没有一点点的意义。

    稍微吃了些东西,就在庙门口盘腿坐下,断罪放在双腿之上,看着庙堂外依旧猛烈的瀑雨,脑中不停地回放着万字决的要领与招式。

    这一坐,足足坐了半天之久,当李华从入定中醒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这一次,他再次把万字决细分开来,招式更加的完善。

    之前的万字决,在他看来应该叫做万剑决,分别对应着“万”和“剑”两决,万字决追求的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挥出极多的剑,如瀑雨一样,连绵不绝,好像没有尽头;剑字诀则是对应剑气的应用,如何发挥剑气百分之百的力量,做到对剑气最精准的操控。

    不过接下来几天,李华却是在破庙里连起了基础剑法,而后对着大雨盘坐沉思,其他的事,他一概不做。

    总得来说,李华的剑法,全部脱胎于基础剑法,基础剑法是为根本,他很清楚,若是根基没有打牢就急急忙忙的建筑高楼,那这高楼总有倒的一天,因此,他尤为重视基础剑法的修炼。

    这天李华并没有修习基础剑法,而是拿出一本秘籍,那是伊萧死亡后掉落的,隐约有股清莲剑法的气息,若不是这几日有所感悟,他早就拿出来了。

    只见上面写着《侠客行》三字,翻开这本秘籍,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诗他不熟,只觉读起来气势惊人,最喜欢的一句则是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在这诗的下方,则是有个名字,李白。

    初看之时,还一下子像不太起来,不过仔细回想一遍,幡然醒悟到,这人赫然是古时著名的诗人,有着诗仙的称号,好似世间谪仙。

    这时,李华也想起来李白号青莲居士,如此一来,这一切都能解释的通了,传说中仙一般的人物,才能留下那般亘古的剑意,即使过了这般长久的岁月,依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直视的。

    这首诗之后,则是一幅幅图案,每一幅对应着一句,不过这很明显不是李白本人所留,应是后人感悟所留,因为这些图案所记载的武学,实在是过于浅显,最多不会超过六品,即使最后一幅图,李华也有信心破掉。

    因此,李华也只是随意的看了看这上面的武学,因为虽然这武学品级不高,但那留下这篇武学的人,已经领悟到这《侠客行》中的几分真意。

    若是要让李华自己看着诗领悟,可谓是难入上青天,起码对现在的他是这样,所以只能靠着前人的感悟,让自己能更快的领悟,少走弯路。

    十二幅图,共十二招,每一次变招,都与上一招有极大的差别,好像是不相连的两招,李华比弄了一遍,招与招之间,总是衔接不起来。

    “这到底怎么回事?”李华看着秘籍之上的图案,眉头紧皱,这十二招式根本就不能连起来用,每一招都应该是单独的。

    不过这明显不可能,从伊萧使用出来看,伊萧明明就使得很连贯,而且还能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雨已经停了,但李华依旧拿那本秘籍没辙,不管试几次都没用,根本衔接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