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章 元婴显现

    萧晨望着那团白光中的小小婴孩。就如寻常人家的婴儿一般,只是身子小了几分,但也是有着婴儿肉肉的胖胖身材,细鼻小眼,淡淡的眉毛,紧紧抿着的小嘴,她仿佛睡着了,双眼紧闭,一动不动。

    萧晨望着这个从白清慧额间出来,突然来到的婴孩,心中似是猜到了什么。

    他自幼聪慧,所见所闻,过目不忘。少时便是熟读各家典籍,尤其是那些记载着光怪陆离,匪夷所思故事的杂书。在他所读过的书籍中,就曾提及这个婴孩的来历。

    当世,修道成仙之风来之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他们以寻求长生,得道飞仙为目的,虽从未听闻有人成功过。但在此期间,而演化出来的各个流派,门阀却是数之不尽。一些名门大派更是有贤者大能,能化天地之力为己用,与仙人无异,而备受世人景仰。

    据书中记载但凡修道者都有境界高低之分,而有了筑基,炼气,金丹,元婴,化神(洞虚),合体,大乘,渡劫,以及飞升一说。

    书中曾详细记载关于这“元婴”的说法。当世,修道者十分重视保持“婴儿”“赤子”的状态。即返璞归真,通过修炼达到清净无为之镜。即,使心灵犹如婴孩般纯净。因而但凡修道者,多是以结金丹,炼元神,化元婴为修仙之法。

    书中记载,修道者修炼元神,显化婴孩,丹道之中莲花元神。简而言之是待一颗金丹炼成之后,用粉碎虚空的方法脱离丹室,化作一颗莹莹的灵丹,上冲中宫位置,寻本性而炼化元神,谓之“明心”。元神炼化纯圆,飞腾而上于脑中“见性”寻找离宫阴神,聚结合体在泥丸宫之内,霞光便室,遍体生白。一战将息,而又回归于腹内元神之处,合化为命胎。叠起莲台,虚养命胎,进而胎化元神,默默温养,直待紫气虚来之时,元婴养育健全,冉冉而过天门后,旋而又回。当元婴修炼成功之时,就已经是半仙之身。

    故而元婴乃修道者生命精华只所在,凝聚全身元气,一旦元婴显化,纵是肉身陨毁,也可凭之再获新生。

    这些杂书中所说的,虽与正统修仙之术有着一些差距,不是十分真切,却大多也是却又其事。

    萧晨细看此情此景,早已超出了自身之见闻。尤其是从白清慧额间转出的小小婴孩与书中所载,几乎分毫不差,心中不免又对那句“纵是肉身陨毁,也可凭之再获新生。”又抱了几分希望。

    萧晨心道,如果,书中所载确有此事,那么自己心爱之人便大有希望复生,从此与他双宿双栖,白头到老,逍遥自在。

    而此时屋内,那个半空还在沉睡的小小婴孩此时却仿佛受了惊吓一般,睁开了双眼,惊恐不定,开始全身颤抖,张了张嘴却是未发出半点声音。

    而屋内白光却是又黯淡了几分,那婴孩原本肉肉的胖胖身子更是仿佛失水般迅速开始干扁下去,身子又淡了几分,仿佛就要重归虚无。

    萧晨一见此景,看那婴孩就要消失,心中大急,不免又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是好。

    若是,她消失了。那么自己心爱的女子还能有复生之望吗?

    突然萧晨脑海中灵光一闪,那“元婴“即是从白清慧额间钻出,那她来历必是不凡,是书中所说的修道者已是毫无疑问。

    而据书中所载,显化“元婴”,可非那种随随便便拉一个修道者就能办到的。一旦显化“元婴”就是半仙之躯,这之中带了一个“仙”那就与凡人和

    一般的修道者区分开来。

    能化出“元婴”一般小门小派能出几个,不过那些岁月悠长的门中宿老才有这个能耐。

    而以白清慧这等年纪便可显化“元婴”,除却她的惊才艳艳之外,其背后必是有名门大派所支撑着,才会有此等成就。

    试问,这名门大派中走出来的杰出弟子,又是号称“半仙”的元婴强者,她所用之物岂能是凡品。

    萧晨一想到这。心中大喜,立马从白清慧房中反箱倒柜,收罗出几样物件。白清慧所带东西不多,只有一只翠玉长笛,一个羊脂玉瓶,还有一枚刻着“灵音”的月白色玉牌,这是他从白清慧身上发现的,从前从未见过。而对这令牌萧晨心中也是有一丝念头闪过,必是与白清慧的死脱不了干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多的几件物件。

    仔细看了这些物件,萧晨自知非修道之人,也不识其用途。就死马当活马医,碰运气的拿起那羊脂玉瓶,心道,这其中也就只有它似乎有些用途。

    可当萧晨准备拔开羊脂玉瓶上的塞子,却是无论如何使力,那塞子也是不动分毫,仿佛与瓶身就是一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