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0章 第三十章

    皇帝好像一下来了精神,连续半月临朝,直至秋闱那一日还登上城楼去看涌来的学子,大太监万公公在后边低眉顺眼地站着。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皇帝觉得自己都年轻许多。

    “我听说你们家孩子今年也有应考的。”皇帝问着身边的人。

    “老臣的孙子今年备考。”老侯爷垂首跟着这位帝王。

    “就是你上折请世子那个?我记得好像才十七八岁吧,坊间也多有才名,爱卿觉得他今年能否折桂?”

    “小儿家平日里学的再好,也没真刀真枪的干过,最后能成什么样子,唯有结果出来了才能知晓。”老侯爷从来不说肯定的话。

    “可惜你们家孙子不习武,不然现下边境一战宁家还能帮着朕披甲上阵,朕才算是真正能安心啊。”皇帝看着广袤的大地,“真是可惜了。”

    “边境尚有杨虎守关,陛下尽管放心吧。”

    “放心,哪儿能真正放心啊。稍微一错眼局势就又变了。”皇帝叹了一声,“你是没瞧见那些折子,跟雪花片一样飞到朕的案头上,一个一个的都说皇子无辜,比朕还心疼自己的儿子。”

    老侯爷保持着静默,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后边一个小太监上前来,万公公比了个手势让他赶紧离开,不巧被皇帝瞧见了,“这是有什么事儿?”

    小太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竭力镇定地走上前来,“启奏陛下,鲁王……不,庶人梁靖在昨日宣旨的时候去了,一家子请求在他的丧礼之后再启程去到皇陵?”

    “他去了?”皇帝看起来有些茫然,“怎么走的?”

    “听完圣旨起身的时候撞到旁边的花柱,磕破了头,没救过来。”小太监如实说道。

    皇帝有想过他逝世的无数个理由,没成想竟然是这样,一时间竟然有些顿住,“让他的子女低调些办理丧礼,丧礼之后就去皇陵吧。”

    “是。”小太监弓着腰下去。

    “这也许就是天意,他一辈子享乐到最后,眼瞧着要吃些苦头,老天就直接让他去了,也是好福气。”皇帝感叹了一句,算是摘干净自己身上的责任。

    “顾辰,那些个逃难的百姓都安置了吗?”

    “带头闹事抢杀的,一律处以极刑,其余不知真相被蒙骗的百姓,发放了粮食和银子,遣送回原籍。对于沛城受灾,已经划拨了救灾粮食,免了今年的赋税。”

    “沛城那地方原来是极其富庶的,种粮种地都很好,怎么这两年越发不行了?”

    “土地耕种太久就会发生变化,再种原来的东西收成也不好了。怕是要请知晓土地的去瞧上一瞧。”

    “丁胜还要去南面看来年春耕之地,怕是不行,这边再从这届学子中找一找?”

    “恢复耕种是大事,怕是等不了。微臣这边有一个人选。”

    “你说说。”

    “侯爷的大孙子,宁方远。这孩子现在在军资所内管理军资审核一应事务做得很是不错。前不久我才晓得他对土地也很了解。此子颇有才干,既然是过去当个一县之令也是可以的。”

    “哦?”皇帝看着老侯爷,“爱卿的孙辈都很能干嘛。”

    老侯爷愣了愣,显然是不知道自己的孙子还具备这样的功能。

    “爱卿觉得他能把这事情做好吗?”

    “老臣平日里与孙辈接触极少,确实不知道这些孩子会什么。”

    “既然是你们家的孩子,那必然是个好的,只是外调比不上京中,就不知道爱卿的孙子是否愿意了。”

    “都是为陛下尽忠,京中和沛城都是一样的。”老侯爷应承下来。

    宁方远接到圣旨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圈儿的,天啊,还有这样的好事儿,想什么居然能来什么。宣旨太监看着他呆愣的样子还有些同情,“宁官长也不用担心,这治理土地要是能出成效,明年春上便能归京。”

    归京,不不不,我巴不得在那边呆上一辈子,不为别的,就是我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

    “多谢公公提点。”宁方远递上银子,“这旨意来得这么快,不知道是上边……”

    “奴才也只是听说是相爷钦点的,陛下应下了。”

    顾辰你终于做了件好事儿啊。宁方远感叹一句。

    既然要走了,那工作还是要交接一下的,宁方远一边给自己的工作做总结手札,也不知道下一个倒霉蛋儿是谁,活不活得过今年,工作笔记还是做得细致一些,尽量让他在艰苦的环境过得开心吧。老子终于要跳出这个泥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