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3 初上任主修堤坝 高孝珩雪中送炭

    虽然孝琬警告过不许将打架的事情传出去,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听说了文襄帝家的老三和老四在集书省大打出手。一传十十传百,京城人几乎都知道了。

    这日,孝瓘正府中看乐城县人口册子,二哥孝珩便来了。

    每次来,这个弟弟都在处理公务,表情还如此凝重,孝珩忍不住问到:“怎么,可有什么问题?”

    王孙贵族封了爵位,又不能到封地,手下自然是有官员在地方管理。孝珩封地在广宁郡,手下官员他是不怎么上心的,只要每年供奉上来东西大体上差不太多,他都不会过分关注。

    孝瓘放下册子,招呼二哥坐下,“乐城县依丹水而建,今夏雨水多,丹水两次泛滥,淹了不少农田。我在看该如何做能减少些损失。”

    新来的下人给孝珩上了茶水,孝珩端起来品了品,较之前的茶好了许多,却又不是上好的。孝珩心中失笑,四弟待人做事一向谨慎有分寸,如今封了县公,待客用什么茶都恰到好处。

    孝珩道:“乐城虽然不富庶,但也不至于饿死。”

    “虽不至饿死,但日子定然不好过。早些年修建的堤坝都已经破败不堪,难以抵挡洪水。是时候该修一修了。”

    孝珩有些不解:“你如今刚任县公,便兴土木,何来银两?”

    孝瓘不语,只看着二哥,那眼神仿佛在说二哥你知道的。

    “税,税收?”孝珩有些难以置信,难道四弟想要用税收?

    他们这些王孙贵族有了封地有了爵位,每年封地上供奉来的税收,除去上缴朝廷的,剩下的便是他们的俸禄。且自从入了仕,主母那边便不再供日常花销。因此,除了税收他想不到四弟还能从哪里弄到银子。

    果然,孝瓘闻言点了点头:“我刚算了,今年的税收用在修建堤坝上,便缺不了多少。”

    孝珩大惊,“那你府上的吃穿用度怎么办?”

    县公的俸禄本就不高,还要上缴朝廷一部分,且今年赶上洪涝,更是所剩无几。

    孝瓘道:“我府上花销小,撑得过这一年。”

    是了,四弟吃穿用度一向谨遵制度,从来不铺张浪费。

    “可即便如此,也还是不够啊。”

    “国官之中,冗官甚多,今日我递了折子,裁撤冗官,如此省下的开销便够了。”

    裁撤冗官?孝珩有些担心,但凡能混上冗官的,定都有些背景,四弟将这些人裁撤,势必会引起麻烦。

    “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刚上任,此举有些不妥。且你身边没有可用之人,恐怕到时候困难重重。”

    孝瓘骨节分明的手指点了点册子上的一个人名:“用他。”

    孝珩顺着指尖看过去,只见册子上写着:郎中令 尉相愿。

    自打任了县公,孝瓘便熟读乐城县县志,又派了相和去当地暗中访问了一段时日,对当地官员政绩秉性以及百姓生活情况做了摸排。乐城县县令胸无大志,又爱势贪财,仗着有朝中官员庇护,这才稳坐县令之职。倒是他手下的郎中令有些本事,县中大小事务都由他处理,这才没有出什么乱子。

    孝瓘道:“此人强干有胆略,深受百姓爱戴,可堪大用。”

    孝珩道:“若此人真如四弟所说,修建堤坝之事交与他便可放心。”

    孝瓘点了点头,可眉头依旧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