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上岸

    飓风自东面刮来,卷起巨大海浪,乌云之下,大雨倾盆而下,将海面与天空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种级别的风暴自不多见,但偏偏此时却不合时宜的在秋季遇上了。

    北方天气本在此时已经转凉,加上这风暴,温度更是急剧下降。东莱半岛沿海,百里都狂风肆掠,这对于靠海为生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场灾难。

    但长期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却有着判断天气的标准,早早便已经感知天气变化,该不出海的,便不出海。

    这里是一座小村庄,原本是盐田,村庄便在盐田之侧。

    大锦早便有着晒盐的传统,这世界不比原本丁穆所了解的地球历史,晒盐对于有着神灵存在的大陆,只能算是常规技术。

    但虽可晒盐,渔民自己却不能经营,那盐场,属于朝廷。渔民可以晒盐,但不能卖出,这本就让人纠结,关键朝廷还有规定,满十三岁以上男丁,以人头计算,每年还得在地方所属盐场服役一月。

    这村庄住了三十来户渔民,都是张姓,世代便在这海边打鱼为生。

    飓风来袭,张家村早有着准备,但意外还是有。

    这次风特别大,甚至还出现了旋涡,直接卷走了七八间房顶。要知道,海边房顶,虽为木质,却也有着加固手段,榫卯结构的房梁,按理能抵挡七八级大风。

    飓风不停,村民们都在家里,眼睁睁看着同村的一些房屋被损毁,却谁也无能为力。

    村旁有着一栋石屋,这里却稳如泰山,里面甚至有人在喝着酒行着酒令。

    四个配着腰刀的汉子,围在一个圆桌,桌上却放着一个巨大石锅,这石锅中,冒着白气,一条七八斤大鱼,被吃的七零八落。

    旁边一个头戴毡帽的黑面中年,却并未参与,而是一脸愁容。

    “张二楞!你去看看,与班连虎约定好的交接日期乃是今日,这厮一根筋,莫要此等天气,也驱船来接货,那便真是个坑货了。“

    这黑面中年说着,便见一个矮个汉子自座位上起身行礼,将裤腰稍微紧了紧,躬身道:“是!盐丞大人!”

    张二楞毫不犹豫转身,在墙上取了蓑衣与油斗笠,只一分钟便穿戴好,头也不回便迈步出去。

    其他三人见张二楞冒雨出了石屋,皆诡秘一笑。

    这等事情,盐丞大人也只会让村中没有一点后台的张二楞去办。

    却说这大锦皇朝盐官也分等级,县级盐官,称丞,郡级盐官,称长,皆归属大司农麾下。

    而这大司农,却是皇朝九部长官之一,专事农业,与地球历史上王朝又有不同。

    黑面中年被称作盐丞,正是这东莱郡蓬莱县盐丞。

    按理说,一个盐丞,不会出现在张家村盐场,但今日情况特殊,本约定了附近盐帮三虎帮三当家班连虎来接货,却遇着这情况。

    本着机密原则,这盐丞只带了两个人,加上原本驻守这处小盐场的两个盐卫,早就分了好处,四个人也就够了。

    班连虎每次过来,基本都会带十余人,三条小船,装了货便走,但今日似乎要泡汤。

    正如那盐丞所料,班连虎此人乃是出了名的一根筋,出发时,便察觉天气有些异样,但班连虎并未有半分打退堂鼓意思。

    三条船行至半路,离张家村海湾不足十里时,果真遇着飓风大浪。

    巨大风浪来袭,只第一回合,便有一艘船消失在茫茫大海,船上四个人自然是尸骨全无。

    这些盐帮之人,哪里有几个习得武道,便是三当家班连虎本人,也不过是武道二层铜皮境界,这还是其早年外出给行脚商队做护队时,偶然救了一位高人,那高人见班连虎性格憨直,讲好听一点,叫做讲义气。

    那高人觉得班连虎人不错,又有救命之恩,方随便教了一套不入流的功法,这才让班连虎有着成为如今三虎帮三当家的机会。

    班连虎见着身后一艘船转眼没了踪影,顿时气急败坏大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