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八章新婚燕尔

    “卞皇后嫁到……”

    随着一个皇宫太监的叫声,卞皇后风车马停,这是一辆闪着金丝泼着宝气的十二匹马拉的高篷黄轿。皇宫一队八十人侍卫骑马伴驾而行,太傅前人山人海驻足观望,一派喜气洋洋景色。

    立冬前三日,十月初六。天色垂暮,司马炎娶妻如期在傍晚举行。

    一个太监搬来一个小木凳,安放在车马前。曹髦为了亲民搞一个好形象,建议卞皇后不要踩着人背下车。他是要通过卞皇后此举,让人们知道他是一位圣贤皇帝,德厚如同天地,恩泽遍及四海,对天下臣民先以关怀慈爱为本,为朝中百官作出好样也是用心良苦。

    司马昭以率家人在太傅门外候驾,见卞皇后轻抬腿踏上了脚凳,他惊喜万分忙着跪迎在地,后面是上百的官宦侯爷“稀里哗啦”跪了一地。

    异口同声,高呼:“皇后,千岁,千千岁!”

    卞皇后穿戴是黄袍金线缕缕华贵艳丽,头上珠光宝气闪着耀眼。她是因为年轻稍施粉黛已脸腮微红,柳眉杏眼,俏嘴殷红。她双脚落地,环顾四周放眼启齿:“忠臣,起来吧。”她腰间系着一条飘着暗红带子,方显腰肢细软,脚步轻盈。

    司马炎娶亲为何设在“太傅”猜测种种,帖子上说在这里举行,所有接到帖子的人提早来了,因为听说卞皇后要来主婚,来晚了属于大不敬。

    司马昭陪着卞皇后往“太傅”里走。卞皇后没见司马师侧脸问:“相国,怎么没来?”

    司马昭急忙解释说:“我哥病得很重。只有让嫂子带他前来。”

    “哦,相国病的不轻。”

    羊徽瑜并看不起这位卞皇后,她祖上卞氏乃为一名卑贱的歌舞伎,以卖艺为生四处飘零,曹操为东郡太守时,为避贵戚之祸而称病辞官返乡。在城外建起候府,读书放猎,自娱自乐。曹操见卞氏以才色过人,被时年二十五岁的曹操看中成了乡宦曹操之妾,她生下了曹丕以后,曹操才将小妾的卞氏扶立为正妻,曹操病逝以后,太子曹丕即王位,逐步尊为卞夫人为皇太后。羊徽瑜以为卞皇后血液中卑贱又无建树,所以,不卑不亢地只望着卞皇后微微一笑。

    卞皇后到了婚宴厅,不觉大吃一惊,它不是奢华取胜而是那弘大的气势,令人震撼。尤其是高窗、天窗设计的非常完美,让眼帘不觉仰视苍穹。斜阳如泄,静静地照耀整个婚宴大厅。为婚宴凭添了几分明朗气氛,四角高悬起高高挂起灯笼,为婚宴增添了不少喜气。

    但是,按风俗新郎新娘不能过早而来,只等着迎亲在傍晚举行。古人婚事,名曰:亲迎。跟现代婚礼不太一样,好像现代的婚礼必须在中午前将新娘接走,到晚上就成二婚了。再远一些年,迎亲只能在夜裏,车马服饰都必须是黑色。黑夜黑马黑车黑衣人车前置两枚火烛。到了汉代,可以在傍晚迎亲了。

    卞皇后自是跪坐主位,羊徽瑜和司马昭分别跪坐两旁,在下首众臣们依次排开好不热闹。

    司马炎骑马迎亲一脸喜气。

    一个长队几十名吹鼓手,吹吹打打,一路不停……

    琼芝头上遮着一块盖头红巾坐在八抬大轿之中,京兆公主亲自为她用麻线将脸上汗毛绞掉,将鬓角之绒发和眉毛修整成形,鬓角整齐,眉毛细弯,更加风情万种。

    花轿接进“太傅”时,礼爆齐鸣。

    琼芝身着一身花边暗红宽袍,小脚踩着地面上铺着红毡,由京兆公主亲自扶掖。这本来是应该由亲娘来搀扶,因为她家惨遭灭门之祸,所以,只能由京兆公主代替。

    有人喊着:“新郎背新娘,不断娘家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