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22.第一百二十二章

    “侯爷,小侄还有一句话要跟您说,或者说是一句忠告,不要做让庆家先祖蒙羞的事情。庆尚侯府的功勋卓著,侯爷和老侯爷如何荒/唐,先帝和陛下都不予以追究,也是因为庆尚侯府于大楚的功劳,是看在庆家先祖的份儿上。所以,侯爷,不要做的太过分。”梅凡难得正经起来,很严肃的看着一脸懵圈的庆尚侯,认真的说道,“还有,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侯爷能把它给找回来。您要记得,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说完,梅凡不再跟庆尚侯废话,转身就走,完全不在乎庆尚侯现在是个什么表情,也不在乎自己说的话对庆尚侯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就算是个傻子,估计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他觉得萧仲青说的对,一剂猛药下去之后,总要给人家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对方好好的想一想,好好琢磨琢磨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是对的,真的能在百年之后,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梅凡裹着他的裘衣,摇摇晃晃的走在廊上,慢悠悠的往天/牢/外面走,一边走一边想,若是庆尚侯真的能幡然醒悟、真的能为他们所用,倒也是一桩幸事,若是不能,于他们也没有什么妨碍。认真说起来,庆尚侯不过是那位小皇叔整个布局中的一枚小旗子而已,没有了利用价值就会被毫不留情的丢弃。

    他们之前曾经讨论过几次,一致认为,庆尚侯其实不属于小皇叔那个计划的核心成员,他的作用大概就是敛财、收集金陵的消息,其他的事情,应该是不清楚的。所以,庆尚侯知道的东西也是很有限的,甚至还不如他们知道的东西多呢!

    况且,那位小皇叔,还有对他忠心耿耿的手下所谋划的、所牵扯的,与前/朝/有关,谨慎小心是必然的,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倒也不为过。所以,那位小皇叔不是很信任庆尚侯、老庆尚侯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这两个人的蠢笨在大楚也是赫赫有名的。

    “这/审/问的活儿果然是既耗费心神、又耗费体力,小青青这几年也是挺不容易的,天天耗费自己的心神,天天吃不好、睡不好的,怪不得身体总是不太好呢!”从天/牢/出来之后,梅凡感到自己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脚步虚浮,走路都踉踉跄跄的,若非身边的小厮手疾眼快的扶住了他,恐怕就要从台阶上栽下去了。

    被扶住了的梅凡,站在台阶上深深的喘了两口气,抬起头看了看还在飘着雪花的天空,努力的让自己清醒一点,吩咐自己的贴身长随去庆尚侯府跟定安王殿下复述这边的情况,而他自己则是被小厮扶着弄上了等在门口的马车,直接回家睡觉去了。

    “你家世子爷这是怎么了?”刚从定国公府回来,准备巡视一番天/牢/就回/禁/军/营地的轩辕澈目睹了一切,问站在台阶上还没离开的长随,“昨儿晚没睡好吗?”

    “大将军!”长随给轩辕澈行了礼,“世子爷昨天是留在宫里了,他跟殿下、萧少卿一起查了很多东西,几乎是熬了一个晚上。”

    “哎,他这个样子回家,国公爷要心疼死了!”轩辕澈轻轻的叹了口气,“行了,忙去吧!”

    “是,小人告退!”

    就在梅凡折腾庆尚侯的同时,赵桓平和萧仲青也没有闲着,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要去庆尚侯府瞅一瞅,看看暗卫们是不是在搜府的时候忽略了什么。这庆尚侯府既然跟/前/朝/有了牵扯、有了瓜葛,就不能和一般勋贵犯事儿抄家那样走个过场了,要仔仔细细的查看,每一块地皮都要翻起来看看才好。

    既然是要细细的搜查,赵桓平提议去郊外的大营借几条狗来帮帮忙,这狗鼻子要比人灵敏得多得多。金陵郊外驻扎的是赵桓平手下的骠骑营,领头的就是跟在赵桓平身边的常家兄弟,常家兄弟跟着赵桓平先到的金陵,骠骑营则是在十天前才到,奉命驻扎在金陵郊外。

    萧仲青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浴血沙场的将士们,一个个杀气腾腾,好不威风。看到这些将士,他简直是羡慕得不得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跟这些将士、跟身边威风凛凛的王爷一起在沙场上并肩作战。

    “会有那么一天的!”赵桓平握住萧仲青的手,看向他的目光非常的坚定,“本王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王爷,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说啊!”萧仲青没有挣开赵桓平的手,轻轻的笑了笑,说道,“不过,我会为王爷保密的,不会偷偷跟陛下和我老爹说的。”看到赵桓平弯了弯嘴角,萧仲青又继续说道。“况且,我明白王爷的意思,那位小皇叔必然跟北狄有联系,庆昌公主又心系庆安王,他们为了各自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定会走在一起的,最终,这一切都会以我们大楚与北狄的战/争展现出来的,这一仗,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无法避免的。”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