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群聊里。

    短暂的安静之后,再次活跃起来。

    商辛,赢亥,闵由检虽然对杨广获得时代伟人称号有些不甘,但杨广做的事却是实打实的,他们无法据理反驳。

    他们都是帝王。

    虽然不甘于屈居人后,但还是有容人的肚量。

    杨广仅凭科举制就能够获得极高的评价,那他们若是将科举制照搬到自己的时代,那是不是也能获此殊荣?

    甚至,鸠占鹊巢!

    将杨广的功绩移到自己的身上。

    朝歌城。

    帝辛环顾四下,微微皱眉。

    他虽然文有闻仲,费仲,微子,比干等,武有飞廉、恶来等,文武兼具,但他也渐渐感到难以制衡朝堂平衡。

    尤其是朝内神权,贵族,王族互相纠缠不清,朝堂行政效率低下。

    “孤若是引用那科举制,广纳贤才,岂不是能彻底放开手脚,不用再瞻前顾后,畏手畏脚,而朝内这些吃里扒外的老家伙,也可以全部一举铲平!”

    “孤也要做那千古一帝!”

    ......

    太极殿。

    胡亥望着下面的众大臣,心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不喜务事。

    尤其是每天这些大臣呈递上来的竹书,更是堆如小山,他能够耐着性子批阅一两个时辰,但也绝对忍受不了批阅整天。

    对那些竹简,他有阴影!

    对科举制的看法,他跟其他帝王不一样。

    他记得方恒说过,就因为科举制的出现,才有了后世一个接一个的盛世。

    如今大秦鼎盛,国泰民安。

    他能做的事很少。

    只需要照着始皇帝的步伐,继续大刀阔斧的朝前迈进就行了。

    甚至都不需要任何改变。

    若引进科举制,天下人才尽入彀中,那是不是可以减轻丞相赵高的压力?

    毕竟,奸臣李斯已除!

    整个朝廷的重担都落到了赵高一人身上。

    胡亥还是心疼赵高的。

    ......

    大明世界。

    朝堂之上,朱由检却是眉头微皱。

    科举制,的确很好用。

    但他所在的年代,早已经不是杨广那个草创时期,各项规章早已经成型,即便他想要改变,也会被朝中众大臣阻挠。

    强求不得!

    “罢了,朕终究是后来者,提出科举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兴科举,替大明广纳贤才。”

    “温体仁,传朕旨意,朕要大兴科举,广纳贤才!”

    “只要是人才,朕都要!”

    温体仁面慈目善,对着朱由检鞠躬道:“诺,臣一定将陛下的爱才之心,传达四方,让天下英才都尽入陛下彀中!”

    “臣定为陛下把好最后的关卡!”

    朱由检微微额首。

    ......

    聊天群里。

    商辛:

    “@方恒,将这科举制用到商朝可行?”

    “如今帝辛求贤若渴,若能得到大量贤臣良将相助,必将定鼎商朝万年基业,到时解决朝内忧患,一统中原,指日可待。”

    帝辛一脸期盼。

    他没有贸贸然的去实施。

    方恒既然对科举制洞悉的如此透彻,想来也应该知道在商朝的可行性。

    只有问过方恒后,他才放心!

    赢亥:

    “@方恒,大秦正鼎盛,君臣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