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二章 老太监和小太监

    惊鸿城内,正直夜膳时分,皇宫内院御膳房不远处,那些个来往手中端着糕点的宫女太监,在踏步走过御膳房到后宫各位主子的寝宫,其间的御花园时,对于那些刚开的牡丹花竟是全无叽叽喳喳的作态,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便急匆匆离去。

    其实,这座雄踞在惊鸿城内,用汉白玉砖,琉璃玉瓦砌成的皇宫之中,也不全像外人想的那般忙碌,而且说白了每日还稍显冷清。

    这一点,宫里的这些宫女太监心知肚明。

    除了晨间伺候后宫的各位主子起来穿衣洗漱之外,也就是夜间的此时稍显忙碌。

    本来不是这样,无论是大梁还是春秋时期,后宫这座带了点带着胭脂气的杀场,处处心机!

    在这百无聊赖的后宫之中,那些毫无征兆却又痛下死手的杀机,在争奇斗艳的娘娘,其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等所需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以前历朝历代,这吃食时分,无论是晨间午后那都是明争暗斗,处处狼烟的。

    可当今却大为不同,如今这楚国皇后性格宽厚,眼睛中见不得姐妹残杀,所以一心想要以和为贵。

    当然皇后也很心知肚明,如是后宫之中没有半点高低之分,那同样便会失了尊卑之别。

    于是,皇后便立下凤诏,定下了这晨午不分尊卑,夜间需按高下这一折中的法子。

    如此之下,后宫之中少了很多明争暗斗,一片祥和,却也少了很多令人拿来当乐子的趣事。

    有得有失,而得大于失!

    同样的对于高高在上的人物来说有得有失,对于底下的宫女太监一样。

    不用再整日劳顿是得,只是在这夜膳之时,比以前要更加提心吊胆大步流星是失。

    因而他们心里清楚,他们手中的这各式各样各不相同的糕点,可是比自己的两个眼珠子还要值钱,若是耽搁了主子的大事,这后果可是非同小可。

    一条命算得了什么,余怒之下,远在老家的亲人甚至于都可能被牵涉其中。

    不过,在这些来往的太监之中却有特立独行的。

    御花园中,此时那些个匆匆而行的太监宫女们,他们来往的路上,就有一老一小不同其他人。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

    徐徐而行,又忽然停于一颗光秃秃的腊梅树前,再不向前!

    这些只是怪异,若是你仔细去看,便会发现更为让人大惑不解的事情。

    这些慌慌忙忙的宫女太监在见到那老太监的时候,全都是避而远之,甚至于更甚者竟是选择绕远路而行!

    穿着大红蟒袍,满脸褶子的老太监对此视而不见。

    在他眼里只有面前的那腊梅树。

    一旁端着贡点,唇红齿白,瘦胳膊瘦腿的小太监对众位太监的态度也是见怪不怪。

    毕竟身为太监的他清楚地知道前者身上这套大红蟒袍那可不是白穿的!

    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同不称蟒,异不唤龙,一品不落宦官身!

    这些是楚国开朝以来定下的规矩!

    当然,这也非全部!

    从楚国开国立宗以来,就有三人不在这一祖宗宗法之内!

    前两人是已经故去的,固守金陵城的那两位异姓王!

    一父一子!

    另外一位就是连皇宫统领,后宫娘娘那都是要敬其三分,礼让七分的,穿着大红蟒袍,绰号“九千岁”,领着的一品俸禄,此时看着枯树的太监之首的这位老太监了!

    后宫的宫女太监,没有人敢从他身边错过,但并不是所有人!

    端着贡点,双手有些许伤痕,旧伤之上平添新伤的小太监就是例外。

    看着老太监一动不动,小太监忽然说道:“看你从开春到现在,一有闲暇时间就在这里瞧着这棵枯树,也没见您瞧出一朵花来!”

    老太监并没有回头,而是淡淡的扯开话题道:“怎么着,又置气了?今天又是被谁给打了?”

    “除了越贵妃手下的嚣张跋扈的小拴子,这还有谁?”小太监撇了撇嘴,丝毫不怕隔墙有耳,愤怒道:“狗仗人势的东西而已!”

    “都是做奴才的,还不都是仗着主子而威风八面的吗?越贵妃如今得势,自然而然手下的人会嚣张一些,躲着点不就行了?你呀,嘴上一直都没个把门的,所以拿屁股想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小太监接过话头,忙是推脱道:“去去去,谁告诉您说这次是我先挑的事。”

    “也不知道越贵妃是怎么教手底下那些公公的,要不是今天我出手,多半小顺子就要被活活打死了!”小太监越说越气,看了眼手上的伤,嘴上一直埋怨道!

    “哦,原来是这一档子事,看来是我老眼昏花了!”

    小太监撇了撇嘴,不忿道:“您呀,不是老眼昏花了,是胆子变小了,要我说您真是白瞎了这一套大蟒红袍了,就拿现在您这赏枯树来说,那在别人眼里看您是不怒自威,可在我看来更像是您再担心自己一挪动,其他个太监宫女又要避开你,从而误了那些娘娘的时辰,以至于那些娘娘把所有的事都赖在你头上,从而在皇帝枕边吹吹风,你这九千岁的名号和这一身蟒袍就没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番气话触动了老太监。

    在小太监说完之后,老太监便立刻收回目光,转过身,突然仔仔细细打量起了身后这位一直跟着自己,但却总是与自己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小太监!

    因为是有气,所以在老太监看向小太监的时候,后者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气不直理不顺的,把头低头,唯唯诺诺,反而是直直的挺着身子,瞪着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