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八四章 再做嫁衣

    随李渊起事的文武官员们,对今后如何行事意见不一。

李渊问李世民有何打算,李世民答道,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西进关中。

李渊知道李世民素来就有主见,就饶有兴趣地问李世民,“二郎,说说你的理由。”

------

李世民坐直身子,面向李渊说道,“世民以为,快速西进关中,当有四利。”

李渊问,“是哪四利?”

李世民对道,“一利是,可占据永丰仓,既可断绝长安的粮食供给,又可不再愁兵马之食。”

“二利是,朝廷众臣在关中多有亲属与产业,占据关中可收朝廷众臣之心,为我所用。外任的官员,心系关中产业和亲属,必会传檄而降。”

“三利是,如今长安军力守备不足,无需血战即可破城。”

“四利是,关中各路豪杰刚起,尚无力与我军抗衡。”

“时机稍纵即逝,如不早日进军关中,随着世易时移,此四利恐将不再,我等只能望关兴叹,悔之晚矣。”

------

李渊认真听李世民讲述“四利”,边听边微微颔首,待李世民说完,微笑说道,“二郎所说四利着实诱人,只是前有宋老生、屈突通重兵阻路,我等如何能迅速进入关中?”

李世民与观音婢经过慎重考虑,如今已是成竹在胸,朗声对道,“宋老生、屈突通孤军深入,守城尚且勉强,根本不敢离城迎战,所以不足为惧。我等只要用好两策,大军到处定会所向披靡,守城军民望风而降。”

------

李渊接着问道,“用好哪两策?”

李世民道,“树德立威。”

“树德,抚老济贫,宽待士人,为仁义之师扬名,必致士庶百姓从者如流;”

“立威,攻灭顽敌,斩杀不降,为威武之师壮势,必致所经州郡望风而靡。”

“大军南下,于西河即可树德;宋老生如若不降,霍邑则是我等立威之时。”

“具体如何行事,世民已拟好方略。”

------

说着,李世民站起,走到李渊跟关,奉上草拟的西进关中方略,然后退回原处坐好。

李渊展开手折,仔细观看,边看边不住点头,看过之后赞道,“二郎考虑得很周全,深谙用兵之道。明日大殿议事,还望你能够说服主张固守山西的官员。”

李世民干脆答道,“世民定会晓以利害,以理服人。”

------

事情说完,李世民正要起身告退,李渊笑着问李世民,“这方略是否也有阿婢的功劳?为何你对她只字未提?”

李世民答道,“不是世民想隐瞒阿婢的功劳,是阿婢自己不让说。”

李渊好奇地注视着李世民,问道,“阿婢为何不让说?”

李世民微笑着道,“阿婢说,男子总是让女子出谋划策,传出去会让人笑话。”

李渊却不依道,“阿婢岂是平常女子?她的见解又有几个男子能比得过?以后遇到商议这种大事,你和阿婢一起来见我。”

李世民没有答话,只是微笑点头。

李渊接着感慨,“这宫中不比官署,规矩太多,有诸多不便,没事的时候,你带着阿婢多来看我。”

李世民听了应诺道,“世民记下了。”

说完,李世民起身向李渊施礼后,离开东门侧殿。

------

第二日,李渊在晋阳宫正殿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入关之计。

以裴寂、唐俭、姜宝谊为首的官员主张首先经营好山西,南拒朝廷军队,北防刘武周,待扫平山西全境,再寻机入关,以防根基不稳,腹背受敌。

以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为主的官员主张,应以最快的速度南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西进入关,理由与李世民相同。

------

为说服裴寂等人,李世民详细陈述快速入关的‘四利’,和实施方略,裴寂等人勉强同意先发兵南下,迎击宋老生和屈突通所率朝廷军队,视战况再决定何时入关。

李渊见世子李建成没有发表意见,便问他如何考虑。

李建成表态支持李世民的主张。

李渊见两个儿子都认为以快速入关为宜,便决定采用李世民提出的入关方案,遇到未曾预料的情况再作调整。

------

七月初四,李渊任命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一切后方事务都委托他处理。任命温大有为太原令辅佐李元吉。

七月初五,李渊在军营门前誓师,统帅甲士三万人从晋阳出发,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宣布将尊立代王杨侑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