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崔府有喜

    这日,崔瑜不用上课。如往常,捧着书册一边念,一边指给崔瑾看。宁大娘在旁欲言又止。她魂不守舍的样子引起崔瑜的注意。

    “宁大娘,你这是作甚?”崔瑜不解的问。

    宁大娘张张嘴,见崔瑾正淡淡地看着她,忙将口边的话又咽下去,道:“老奴是想问今日补食小郎君想吃什么?”

    崔瑾闭上眼。哎,这不是欲盖弥彰么?

    崔瑜笑了笑,随即脸色一变,冷哼一声,瞧了瞧二人,将书重重一搁,道:“说,有何隐瞒于我!”

    宁大娘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

    崔瑾无奈地叹口气,道:“阿姊莫生气,是我让大娘暂时保密的,本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突然听见这个既幼稚又深沉的话,崔瑜当即瞪大了眼,捂住嘴,惊喜地望着崔瑾。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才反应过来:“瑾弟,你……会说话了?”

    “是的,阿姊!”崔瑾笑道,“也是才发现。”

    “你……你怎现在才开口说话啊!”崔瑜一把将他搂在怀里,泪水夺眶而出,“这些年,阿姊天天盼夜夜想,就盼着我的瑾弟能开口唤一声‘阿姊’……你这没良心的,阿姊对你这般好,你会说话了还要瞒着阿姊!”

    “是是是,全是小弟的错!”崔瑾也觉得理亏,“要打要骂全凭阿姊,只求阿姊不要再哭了!”

    崔瑜放开他,一边抹泪,一边道:“我就是要哭!谁叫你们一个个欺瞒于我?哼,坏瑾弟!坏瑾弟!”越说越发哭得伤心。

    “阿姊——”崔瑾有些头疼,自己可没有哄小女孩的经验。前世,在秦家看多了虚情假意,对男女之情便看得淡然。再则,凭自己的才貌、家世,一直都是被仰慕的对象,哪需要放下身段去哄女孩。愿意接受荣凝玉,正是被父亲和继母三番两次逼迫结婚,而他们所安排的女子,自己是一个都不愿,正好遇到了凝玉,虽不是本系学生,但自己的每堂课她都没缺席,总是安静地呆在一个角落,静静地看着自己,课后经常红着脸将疑问提出来。一来二去,便有了印象,这个中文系本硕连读的才女。她温柔、宁静、体贴、坚韧,才气横溢。便想,就是她了吧,反正这辈子终究得找个女人过日子不是。记得待在她毕业时告诉她的时候,她惊讶地瞪圆了眼,眼底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崔瑾使劲地闭了闭眼,费劲儿地伸出手,拉拉崔瑜的手:“阿姊,再哭眼睛就肿了,不好看了!”

    “不用你管!”崔瑜一把打掉他的手,但随即尖叫起来,“瑾弟!你的手能动了?”她捉住他的双手,兴奋地左看右瞧,满脸泪痕,眼角还挂着一滴泪。

    “咦,果真能动了!”崔瑾也反应过来,将手放在眼前。老天,这双手终于真的属于自己了。而此刻,他感到整个上身都有了知觉,虽然还有些乏力。“我真的能动了!”在混沌之地不知过了多少年,终于重生,却是个活死人,又是几年,如今不仅能说话,还有部分知觉,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阿姊,我终于能动了!”他道,似乎在肯定自己。

    “我,我要赶紧禀告阿娘!”崔瑜急忙下榻,穿上鞋拉着裙角就要往外跑。

    “阿姊!走慢些,不要摔了!”崔瑾忙让宁大娘拦住她,道,“阿娘这时不宜大喜大悲,即便要说也缓缓而言,否则出了意外就不得了!”

    青竹四婢虽也是惊喜万分,但尚能记得自己的本分,忙取水来让崔瑜梳洗。

    崔瑜将帕子捂在脸上,狠狠地擦了擦,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丢开帕子,眼睛格外明亮,噘着嘴道:“瑾弟,你的手是不是早就能动弹了?”

    “阿姊,我也是刚才一着急才发现自己的手能动的,上身也有了知觉,只是腿脚仍是麻木。”崔瑾苦笑道。

    “哼!若是让阿姊知道你再敢隐瞒,必不轻饶!”她用手指戳了戳他的额头。

    “小弟再也不敢!阿姊大人大量,海涵,海涵!”崔瑾连连拱手求饶。

    崔瑜下巴一抬,道:“罢了,此次暂且急着,若有下回,数罪并罚!”

    “小弟多谢阿姊恩典!”崔瑾低头做小状。

    崔瑜“扑哧”一笑,道:“好了,阿姊不与你胡闹了。改日我便去慈恩寺还愿去,求菩萨保佑瑾弟健康长寿!”

    崔瑾有些疑惑:“阿娘不是一直信道么?阿姊怎么又去信佛了?”

    崔瑜撇撇嘴:“管他道家佛家,能保佑瑾弟,我就信哪家。这几年,城外城内的各个道观寺庙我都拜完了的。”

    “那么,说不定最后保佑我能言行的不是这慈恩寺呢!”崔瑾笑道。自己开口说话后,阿姊顿时有了生气,终于有了小女孩该有的样子。

    “这……的确有些麻烦!”崔瑜倒是蹙了蹙眉,“那么,我就每个都去还愿吧,若是真错过了,那可不行!”

    崔瑾摇摇头,毕竟是五六岁的小孩子,道:“我想,那道观敬奉的都一样,寺庙也是如此,阿姊可以各选一家还愿就成。”

    崔瑜想了想,笑道:“是啊!吾家瑾弟真是聪慧!”

    崔瑾扬扬眉,咱内心可不是三岁小屁孩儿。

    在崔瑜的一再催促下,崔瑾只得让宁大娘抱着自己到了内院。隽娘正在园子里走动,见了一双儿女,很是高兴。虽说每次见到崔瑾,心里都有些膈应,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即便再如何失望,心里也是挂念的。

    “阿娘!”崔瑜飞快地道了声万福,便跑到隽娘身边。隽娘扶着荣大娘慢慢地在铺设了软垫的石墩上坐下,嗔道:“怎跑这般快,也不怕女夫子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