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 西山

    马车停了不来。崔瑾掀开窗帘,一股寒风涌进来,他打了个寒战。崔芮忙用外套将他裹严实,责道:“还道你终于耐下性子,都忍了一路,不料未进庄子便原形毕露了。”

    崔瑾讪讪地放下帘子,将衣裳和外帔穿好,戴上帽子和手套。崔芮却不着急,慢吞吞地喝口茶水,用温热的布巾拭净手,才屈指敲敲窗户,马车再次行动。“不过是换个车夫罢了。”崔芮淡淡地道。

    崔瑾“哦”了一声,也端起茶盅喝了口热水。还是修行不够啊,他暗道。难道是这阵子装小孩儿装过分了?又想,不知此时的田庄怎样?若是将农、林、渔、畜牧相结合,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农庄是否可行?见长子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崔芮又后悔刚才的话。

    不知庄子的实际情况,也无法规划。崔瑾叹了口气,舒展开眉。崔芮忍不住道:“学那老夫子叹甚气?这会儿倒是沉稳了?”

    崔瑾一愣,知道老爹误会了,但只是笑笑,不语。此时说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再说,若是改造,前期投资较大,自己怕没那么多钱财。

    冰糖铺子开设起来后,颇受欢迎,因为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皇后就是用这冰糖入药,多年的气疾都逐渐好转,这个冬季也极少发作。此外,一些以冰糖为辅的养身方子也从宫中传了出来,不少人用了后都觉得好,特别是那些老幼。崔芮令人将每月冰糖纯利的两成交给崔瑾,如此下来,每月平均下来可得四十贯钱左右。前几日,贵祥的长兄贵仁禀告,有不少外地的商人想大量订购冰糖,只是现今产量只能满足长安城内的需要,再多的便是没有了。崔瑾便提出,若单单靠收集沙糖来制作冰糖,成本太高,极易受限,还不如在岭南道的桂州、广州,江南道泉州、建州、丰州,以及剑南道的成都府等适宜甘蔗生长的地方收购原材料,就地设置作坊生产冰糖。至于采取何种方法,无需他多言,只是强调只要保证提炼时的保密工作就行。

    崔瑾算了算,自己手里大约有千余贯钱,看上去不少,但真要做事却是远远不够。这阵子,他一直在盘算做什么赚钱的营生。

    “到了,你还要发呆?”崔芮唤了几次,都不见长子应答,忍不住敲了敲他的脑袋。崔瑾眨眨眼,回过神来。

    车停在一所宅子前面,一行人恭恭敬敬地垂手候着。崔芮将长子抱下马车,淡淡地对最前面的老庄头道:“福泰,让他们各自做事去,立在这里干甚?”

    福泰忙对身后的几个管事挥挥手,让众人散去。“郎君,得知您和小郎君要来,内院已清扫并生了炉火,您是先歇息还是?”他躬身问。

    “还有几个小郎,你去安排,并将庄子的图纸拿来。”崔芮淡淡地道。

    此时,李承乾一行也到了。马车一停,李治便迫不及待地下来,连斗篷都来不及穿便跑到崔瑾面前,昂起头欣喜地道:“表兄,这是你家的宅子么?我们这是在哪里?好像是个庄子吧?先前我看到有牛羊,还有鸡鸭,我可以去玩么?……”崔瑾微笑着听他巴拉巴拉地说,直到李承乾和李恪过来。

    李承乾有些羞愧地道:“稚奴极少出门,让姑父、表弟见笑了。”

    崔芮不语。崔瑾笑道:“难得表弟感兴趣,就让人带他去瞧瞧也好。”只要不纠缠自己就行。

    李治一听,高兴地拍着巴掌道:“好好!表兄也陪稚奴去瞧吧!”

    崔瑾仍是耐着性子道:“你去玩吧,表兄先歇息一会儿,待会儿再去寻你可否?”

    李治歪着头想了片刻,点点头:“四兄说,表兄的身子弱。哎,果真如此!那么,稚奴也不去了,陪着表兄就是。不过,表兄还是要多多珍重才是,不要和那些娇滴滴的小娘子一般。”

    崔瑾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李承乾厉声喝道:“稚奴,你胡说些什么!看我回去不罚你!”赶紧瞧崔芮父子的脸色。李治被长兄一喝,眼中就开始泪光点点。

    崔芮冷冷一哼,扬声道:“来人,将这位小郎君带去看牛羊,找几个伶俐的小丫头好生伺候着。”

    崔瑾忙拍拍李治的肩,柔声道:“稚奴,你去选一只羊和鸡,待会儿烤来吃可好?我们自个儿动手哦,可好玩了!”

    “真的么?”李治吸吸鼻子,问,“我们自个儿动手烤羊烤鸡?好像很好玩呢,可是稚奴不会啊!”

    “没关系,表兄会!不过,你得细细挑选,选肉质最嫩的羊和鸡,这样烤出才好吃哟!”崔瑾哄道。

    “好!”李治眼睛亮晶晶的,拍着自己的胸脯道,“表兄放心,稚奴一定不辜负表兄重托,选出最漂亮的羊和鸡!”

    崔瑾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住,眨眨眼,对贵祥贴耳吩咐几句,赶紧将李治打发走。李治兴高采烈地跟着一行人离开,他才揉了揉自己的脸。这小磨人精,每次见了,都要浪费自己好多口舌。不理会不行,话重了不行,人家爱哭呢。见李承乾有些尴尬,忙抬手道:“两位兄长,里面请!”又偷偷扯了扯老爹的衣襟。

    崔芮这才淡淡地道:“微臣这庄子还算安稳,两位殿下莫要担心九皇子。”知道太子要跟着来,他便让人将庄子为中心,方圆十里仔细清理了几番,还特定到平康坊李府借了数十精锐护卫,如此,明的暗的护卫也有数百人,加上庄子内的青壮,便有近千人了。

    李承乾忙拱手道:“给姑父添麻烦了!”

    崔瑾想先看庄子的平面图,然后去看水车,最后再将话题引到农具上。虽然崔府的马车铺设得极为舒适,但仍是比不上后世的车辆,近一个小时的折腾,让崔瑾也有些疲倦。净面洗手,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红枣银耳羹,才舒缓过来。因为李承乾随行,崔瑾便让宁大娘先行到了庄上,诸事不管,只负责饭食。

    福泰也将图纸取来,给崔瑾等人介绍庄子内的情况。崔瑾一边听,一边用炭笔在纸上勾画,待福泰讲完,一副田园图已出现在大家面前。福泰惊讶地道:“哎呀,小郎君所绘怎与庄子相似?好像活了一般!”他使劲揉了揉眼睛。

    崔芮撇撇嘴,道:“画技倒是长了几分。不过,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他指出几处与实际稍有不符的地方。崔瑾用馒头轻轻地擦了擦,这是没有橡皮擦的情况下想出的法子,经过几次修改,才得到崔芮的肯定。李承乾眼睛一亮,紧紧地盯着崔瑾手里的炭笔。崔芮知道长子必是有一番想法,但也只能私下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