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4章 朦胧

    大抵是由不可见到可见之变化缘故,赵璟煊心知沈珵的态度与往日并无差别,但总觉有些地方好生奇怪,他细细思索,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

    便是如今另有正事,他才将这异样的感觉搁置一旁,沈珵来到近前行了一礼,他就“嗯”了一声算作回应,而后开门见山道:“陈三连方才寻来要见我。”

    沈珵并不奇怪,他接过庆来的位置,扶着赵璟煊进了室内,一边道:“王爷见过他了?”

    赵璟煊随意坐下,左右看了看,才恍然发现庆来不知去哪里了,屋子里除了他同沈珵二人,也不曾有其他丫头小厮之类,他对此不感兴趣,听过沈珵的话,就略抬了抬嘴角,直接道:“你指点他前来寻我,我若不见,岂不是落了你的面子。”

    落沈珵面子的事情赵璟煊做过不少,当面也不是没有过,无论如何都是不缺这一件的。这一点两人心知肚明,赵璟煊随口嘲讽,便在沈珵耳边转过一圈,也不会有人将它放在心上。

    沈珵就摇头,略笑道:“并非在下缘故,但若王爷听闻此事,定然是要管的。”

    赵璟煊讽道:“你倒是知我甚详。”

    沈珵笑着再次摇头,道:“是王爷了解自己。”

    赵璟煊就不再跟他扯,直接道:“你先前刻意点出那季哲明身份,如今又提点他友人前来寻我解难,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当面出言点破沈珵在背后做的一些动作,如今尚属首次,而后又直截了当问其究竟,便是不按沈珵的路数来走。沈珵此人说话做事无不是转过几道才能明白,如此直白并非他之作风,但赵璟煊偏生如此相问,沈珵听了却不意外,笑意不变,只是注视着赵璟煊,眼角弧度略显无奈。

    庆来进得门来,身后几个丫头捧着方制好的热茶并一些点心果子,都是赵璟煊常用的。他使几个丫头将东西放下了,正要吩咐她们下去,一抬眼便见沈珵之神情,不由一顿。

    沈珵笑着侧头看了他一眼,庆来连忙垂下眼,将茶奉与赵璟煊,依沈珵之意将东西在一旁放了,也不敢多说什么,行了一礼便同丫头们一起退下去。

    “王爷可知我大楚开国至今,年岁几何?”沈珵收回视线,径自说起了毫不相干的话题。

    赵璟煊算是习惯了他这作风,略侧过身子将手中茶盏放下。作为皇室子孙,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午夜惊醒,也能立时脱口而出。

    “自太祖立国至今,历十三朝,计二百三十七年。”

    沈珵微笑颔首,褒赞两句,接道:“亲王一例,自太祖始。大楚国祚绵延至今,细数十三朝,亲王总计不出双手之数,其中,更唯殿下此脉有所不同。”

    这一点赵璟煊自然也是清楚,他十四岁封王之时,震动朝野。起先只是皇帝在一次宴会中随口提起为当时十三岁的三皇子封王,次日便有大小官员上书请皇上三思,等到真正下昭祭祖之时,便是直接有老臣上书乞骸骨还乡去了。

    他从来都明白自己这王位如何尊崇,大楚立国至今,除太祖得天下后封自己诸子为王之外,其余亲王最后无不是登上太子之位,继承大统。当初的他虽未想得如此长远,但也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便不会有什么大波折之类,更是从未想过他有一天会落到如今这般境地,虽仍顶着这亲王头衔,却是讽刺至极。

    他便嗤笑道:“自然是与众不同,谋逆削爵不死又复爵,莫说大楚二百多年,就是往上细数千年,也找不到一个本王这般奇特的了。”

    他这话说出来,虽是自嘲,较过去而言却也少了许多针对,沈珵一路过来,对赵璟煊的变化最为清楚,如今赵璟煊同他言语之间颇为随意,便已不似初始之时那般压抑。抑不如释,堵不如疏,对于这般变化,沈珵便是顺其自然。

    这其中转变,赵璟煊或许不曾注意到,但他身边之人都是看得明白。春桃在外头扣门的时候便听到他方才那一句,同河南那夜爆发后浑身是刺的赵璟煊相比,如今的他已将满身扎人的防备收敛起来,光是平心静气同沈珵进行交谈,便已是殊为不易。

    她不知初到赣州那日贺去同赵璟煊说了什么,联想到方才赵璟煊吩咐她去找文昶时所察觉到的些许异样,便觉这转变虽来得莫名,到底是往有利于他的方向去。

    只是沈珵还是一如既往,春桃扣门之后,便没听见沈珵说话,她通报文昶已来了,过了片刻,才听赵璟煊问:“你可方便?”

    沈珵这才出声:“自然随王爷之意。”

    春桃立在门边不敢出声打扰,但赵璟煊很快吩咐让文昶稍等片刻,她便领了命要去稍作安排,只是走得略慢了些,就不免听到里头谈话又继续下去。

    赵璟煊道:“你既还未说完,不如直言。”

    沈珵就道:“如王爷所愿。”

    春桃匆匆离去,便不敢再听。

    门后赵璟煊听外头脚步声离去,以手支颌,便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沈珵见状弯了弯嘴角,仍是站在一旁,手中多了一柄玉尺。

    “依大楚之律,诸王分藩不赐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大楚立国至今,除殿下外,皆是如此。”

    赵璟煊听过便是一怔,而后道:“你是说……”

    他少年封王,因年幼并未出宫建府,封王程序本就繁琐异常,其后诸多琐事也是使人不甚明了。那时诸事皆有专人打理,赵璟煊所知道的也只是他手中亲王印信等象征之物,对于不相关联之事,也不曾费许多心思。

    他先前只知亲王封王后多数前往封地,直至成为太子回京而后登基。因本朝此前并无亲王,他便不曾知晓此封地非彼封地,亲王一名,到底也只算个尊贵的爵位。

    沈珵道:“当日圣上诏书有言,英王封地依汉时例,殿下治广西一省,享一省税收;广西千里之土,其上百姓皆奉殿下为尊;省内政务,全由殿下之命;各地驻军,听从殿下调遣。”

    赵璟煊这才明白他的封地意味着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裂土封王,只要他到达广西,这个地方就会成为大楚的国中之国。

    有军队,有税收,年月一长,一省百姓便只知亲王之名,不知其上还有帝王,这无疑是坐在那个位置的人最为忌惮的事情。赵璟煊想不明白,他那父皇到底是作何打算,既要保住他性命,又给他无上尊荣,直接将他推到赵璟熠这个太子的敌对处。

    他只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日渐进,他便愈发感觉自己身后诸事未平,存于世间便是如履薄冰,不敢有半分懈怠才是。初始之时以为收敛声息一切本分,下半生至少安稳无虞,时至今日却无法再做这般臆想,他已认清自己的位置,纵横交错的是棋盘,也是蛛网,他便如同那棋盘上一粒棋子,蛛网间弱小飞虫,身处他人未知布局种种算计当中,不是围困至死,就是挣扎脱困,逃出生天。

    赵璟煊一瞬之间又想到许多,而后猛然惊醒,思及当日贺去之言,便觉自己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要将旁人一句话反复思量细解其意,若是有人刻意为之,他轻易便要落入其中。

    面前这人有意无意顿了一下,而后接道:“季哲明此人,年仅双十便得亚元,才学之上即是不亏。近日贺去从旁相看,观此人胸中有丘壑,德行亦是不差,便可为金榜之才、有能臣之相。”

    他这话说得清楚了,赵璟煊这才明白,这是要他将此人笼络过来为己所用。便如他所言,此人确是个人才,只是他非但不为储君打算,反倒将人推了过来,不得不说沈珵这差事做得是尽职尽责。

    除此之外还有贺去此人,这是沈珵首次同赵璟煊明确提到此人,便是默认了其中诸多关联。当日贺去前来寻赵璟煊,自称同庆八年江西解元,便是未经会试入殿试,既有功名,又不受诸多挟制,后来到沈珵处挂了名领个闲散差事,皇帝即便知道,天下之大人才辈出,新科进士俱是可用之才,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眼下这季哲明才学不差,身世经历就如同为赵璟煊量身打造,他困于此处,外头也没有丝毫消息,只怕再过不到一年,便不会有人记得他是谁。赵璟煊身边如今确是鲜有亲信能人,他以往只当安分守己不越过太子那条界,但如今若再如此打算,非但不可能得一份安稳,反倒要因其弱小落入更为惨烈的境地。

    即便是乞丐,也要有几分本事,才能护住自己不被那想甩也甩不脱的金子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