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章 成亲

    古时以琴瑟比喻夫妻,故丧妻称断弦,再娶称为续弦,续弦不用明媒正娶,三书六礼,却有婚礼,届时深深乘坐的花轿会从潘府角门抬进,在前堂拜天地不拜长辈,潘府中不会大肆宴席,只摆宗亲家宴,深深嫁衣不能穿大红色,要穿朱红或者土红,进门第二日,给府上的长辈大家敬茶,认脸面,即可,林媒人在婚期前,一一告知向家。

    此刻,潘府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来到向家新宅门前,锣鼓喧嚣,鞭炮轰隆,很是热闹,排场做足,算是很给向家面子,原本在平颖镇默默无闻的向福一家因为潘府的亲事一夜成为平颖镇家喻户晓的庄户,坊间嘻笑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养女方学向深深’,女子命格好,一跃成为潘府的三少夫人,顺带着娘家人也一并享福。

    阿早开心的跟在深深的边上,看着林媒人安排的人帮深深打理妆容,欣喜地说,“姐姐,门口迎亲的队伍好长,好壮观!”

    自从搬到这座二进的院子,来向家拜访的人渐渐多了,人气慢慢兴旺起来,一大早,向福带着常大叔就在前院子张罗,登门贺喜的人数超出预估,让半生漂泊的孝莲连连感叹,真是穷在闹事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世态炎凉下人心就是如此现实的。

    “大姐真好看!”阿午推门进到深深的房间,她年纪小,不懂朱红色嫁衣和大红色嫁衣的含义,就觉得穿着新娘衣裳,上了妆的深深好看极了。

    孝莲随着小女儿走了进来,深深答应嫁到潘府,向家人的地位一下上升,随着穿戴也变得不一样,身上的新衣裳就是潘府派裁缝过来定做的,事实证明有钱人是鬼推磨,在短短十五天内完成一家大小的四季衣裳的缝制,安排婚事章程,定购酒菜单流水,向家表面上风光大嫁女儿,实际上都是潘府出出钱出力在做。

    “当然了。”阿早哧哧笑着,“姐姐嫁的可是平颖镇的商港大户,即便是续弦——”

    讲到续弦两个字,阿早反应过来,赶忙就收声,怕惹大姐伤心。

    “没事的。”深深知道妹妹的顾忌,笑笑道,“我嫁去做填房是事实,没什么不好说的。”

    孝莲暗暗抹了眼角,一个劲地和女儿交代,填房也是妻子,比做有钱人家的侍妾好的多,就是不知道女儿未来的丈夫是个什么脾性的人,会不会好相处,如果能得到丈夫的疼惜,深深在大宅子里头日子也会好过些。

    深深听着孝莲的话,想好好地看看娘亲,新家没住上一个月,就要赶着出嫁,心中复杂,无法言语。

    “呦,新娘子就是长得美啊!”林媒人扭着粗腰又蹦跶进来,笑脸吟吟道,“新娘子,吉时已到,赶紧盖上盖头,随我去拜别亲家老爷夫人!”

    “亲家夫人,你别伤心,女孩子长大总是要出嫁的。”林媒人喜滋滋的劝慰孝莲,想着新娘接到潘府,她功成身退的去潘府账房领赏钱了,潘府三少爷的婚事她可以摆平,今后的生意定是一单接着一单找上门的。

    向家人为潘府来迎亲的事情张罗地团团转,潘府三夫人却为儿子躲在自己院落里不肯去前堂露脸,她火烧火燎的围着儿子团团转。

    潘奕繁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扯着身上的大红花,气愤地对苦口婆心劝自己一早上的娘亲,质问,“娘,你当真要我娶个来历不明的穷酸丫头?”

    娶亲的事情从来都是长辈安排,潘奕繁头两次亲事,他没吭过声,对方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儿,不会丑到什么地步,这次不一样,娶得是个长期在外流浪的穷苦女子,身份卑微外,还不知道长相如何,这外头绘声绘色地描述她的模样,或美若天仙,或丑似罗刹,众说纷纭,顺带,潘奕繁也成了平颖镇乡里乡亲茶余饭后必备谈资,够丢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