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章

    青青归队后,支队长通知我和他一起去总队开会,这多少让人有些不解,我一个小排长,能和支队长一起去总队开会,为何不是大队长呢?

    主持会议的,是总部的一个副总参谋长,开会对象实质上也只有我和他两人。支队长被总队首长叫走。

    副总参谋长十分严肃的宣布了将我调往X区的命令,并简单介绍了任务情况。要求不能将任务透露任何第三人。

    开会的时间也不过十分钟,看着在大院里等我的支队长迷惑的眼神,我只能说是高度机密,他不情愿的点点头。副总参谋长上来,向他传达了总部的决定,并和我们一起到营区取我的装备,因为命令要求当日二十三点前必须达到区。

    说实话,我根本都不想去,就我一个人,连个战友都不带,而且命令上还说,停止一切本职工作,原工作由支队作出调整,换其他干部带特警队。这不就是说,我要离开特警队了么,要离开这些朝夕相伴的战友们了,心里真的很不情愿。但自己也明白,军人就得服从命令,不情愿也得假装情愿,甚至要努力喜爱上这个任务。

    机场,支队长拥抱了我,嘱咐我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任务允许,一定要和部队联系。估计副总参谋长是给他交代了什么,老头子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不舍的样子,显得有些平静。估计,这次调动,只是借调而已,不会让我离开我的部队。

    当天夜里二十一点左右,我和副总参谋长及他的秘书到达了区,并召开了第一次总指会议。会议有武警、公安、国安、解放军及政府相关领导参加,公安部领导主持,会议主要剖析了当前的反恐形势及作了第一次全面反恐工作的动员和任务下达。

    欣喜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我遇到了张暴队长,他还是一副老样子,不断向我点头示意,始终面带微笑。会议结束后,我要求和他分到一个房间住,我们聊得太兴奋了,以至于凌晨四点还没有睡意,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还强压兴奋睡了三个小时。

    能和他一起并肩作战,感觉心里不那么孤独了,要不然,总觉得缺点什么。可惜算路不达算路来,我们的任务分工不同,他留在了指挥部,我则要上前线搞情报工作,实在是遗憾之极。

    我们情报组共二十人,两人一组,各自前往目标地域。由于区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借助当地少数民族的力量才能完成工作。我和一个国安的哥们分到了一组,编号017.这个哥们是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会说境内外三种少数民族语言。这对于我们完成本次情报收集任务来说,是种武器。

    他叫尔东,头发有些卷曲,满脸络腮胡,眼窝深陷,眼角的鱼尾纹很深,一看就是个饱经沧桑的人。他比我大十多岁,我管他叫哥。我们的目标区域在境外A国,主要目标在与我国毗邻地区。

    尔东大哥很幽默,爱笑,还爱唱歌,这和我有得一拼。没有出发前的见面会上,我们俩一说话,人家都说我们俩是说相声的,总爱逗得大伙儿合不拢嘴。尔东其实是个内敛的人,外表粗犷,内心细腻,这倒也符合他的职业性格,抓间谍的人,大多都如此。

    我们带上装备,开上一辆运货的大卡车,化装成搞长途运输的司机,向目标地域进发。一路上,我们都戏称自己是老板,太有钱了,尔东动不动拍拍腰包,说咱有的是票子。其实都是公家的钱,有人民币,也有A国的货币,差不多二十来万吧,当然算是有钱人咯。

    出国口岸离区首府1000多公里,路途遥远,尽管沿途的风光让人不舍得合眼,但那个大货车真是不好开,累死人,第一天我们才开了八百公里就找路边店睡觉了。

    尔东是个人来熟,那晚住的那家店老板,是个体态丰腴的美女,其实叫我说是胖,不过尔东似乎对此种体型感兴趣,他们聊得热火朝天,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唯独记得手抓羊排配凉拌萝卜的味道,确实好吃,我一个人差不多吃了两斤。吃的空闲,看尔东的样子,真的像是个长途火车司机,貌似好色,为人大方,不由得佩服他的工作能力。而他总说,干活儿的时间长了,就有经验了。

    也许是太累,我一趟下就睡着了,连梦都没有做,至于他有没有干坏事儿,不得而知。早上吃饱喝足,我们给卡车加水,检查胎压,之后又赶赴目的地。快到边境的风景,已近完全和来时不同了,这里的山越来越高,山顶上白雪皑皑,大地一片萧杀状,周围很少有人烟。虽然时值夏末,但山上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绿色。只有到了口岸,才有了人气,汽车排着长龙等候检查出关,路边有些商铺,人也多了不少。

    尔东和我在排队的时间里,将武器装备藏入了改造好的夹层里,为了防止电子侦测,我们开启了屏蔽装备。其实,我们有特别通关的证件的,但尔东说为了不引起注意,我们还是要低调行事。

    轮到我们了,边检站的站长好像认识尔东,他和我们坐车到了A国的检查站,不知道他进去交涉了什么,我们的车没怎么检查,我们顺利的驶入了A国境内。

    出国了!从小到大第一次出国,感觉很新鲜,但没有什么高兴的感觉。毕竟这里和中国没什么两样,一样的山,一样的植被。尔东问我有什么感觉,我说没有感觉,他说再走五十多公里,翻过这座山,就不一样了。我开始对未知的旅途有了些期待。

    果然,下了山,眼前的开阔与绿色,让人有些兴奋。当看到身着长袍的人们在路旁行走时,真的感觉到了出国的乐趣。尔东告诫我说,不要太兴奋,要装作比较熟悉这里的样子,也不要问这问那,跟着他就行。

    大概开了一百公里左右,我们到了一个叫做大吉的城市,说是A国边境的一个省的首府。这哪算是个城市啊,充其量和一个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县城差不多。我们到了一个货场,有个人过来接我们,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

    我和尔东吃过午饭就呆在屋里将装备配置好。商定,情报侦测主要由他领导和负责,我负责安全保障和技侦,并把一周的工作计划列好后汇报总指。

    午休的时候,我才认真观察了居住的环境和这个屋子,这是一个特别设计过的住所,外面有货场,是个物流配送中心,后面的这些房子都是租给做生意的人住的,什么人都有,而我们住的地方就落在这样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十分利于工作开展,而且不会引起注意。

    为了便于工作开展,尔东的人给我们搞了一辆皮卡车,我们俩打扮成收皮货的小贩,开始走村串巷的对E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排。

    用了差不多四天的时间,我们都在方圆一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工作,首要任务是熟悉当地各个部落和长期在此活动的区来的人。得益与尔东他们部门的前期工作,我们很快锁定了一个叫别克的人。

    此人长期居住在A国,以贸易为生,在A国有多个店铺,主要批发我国生产的日用百货,据尔东说,此人个人资产已经上亿,是个大老板。但别克看似很喜欢大吉这个地方,一直居住在这个相对落后的城市,完全和大老板的身份不相称。更让人怀疑的是,他很少回国,所有的生意都有一帮人在打理。为了查明他的动向,我和尔东开始对他进行跟踪。

    别克具有很高的反侦察意识,开的车也就是很一般的尼桑皮卡车,穿着也和当地人一样,都是一身长袍。他很少出门,只有每个礼拜五会去离市区比较远的一个寺庙。他的狡猾处在于,他不住在城里,而是在离城区大约六十公里的一个部落里。为了进一步弄清别克的动向,我们在该部落以收毛皮为名义租了个房住了下来。

    尔东真的是个老将,连收皮货的具体流程和如何判别毛皮好坏都掌握得头头是道,很快他和当地部落的长老搞好了关系,我们也对别克的行踪有了更好的掌握。

    别克每天早九点左右出门,开上车,带上一个随从,往山上走。下午三点左右回家,再不出门。至于他上山的目的,当地居民说,别克在山上搞了个铁矿。为了弄清别克的真实动向,我们当晚对他的住所进行了侦查,并安装了技侦装备。

    接下来的三四天里,别克和我都轮番对别克的动向进行侦听,由于我们都是一个听,另一个就在门口晒毛皮,倒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很快,我们确定别克有重大嫌疑,他每天上山的目的是监督E组织的成员进行军事训练,开矿只是个幌子,而且他不时还会有人来送信和向他汇报。

    尔东和我决定对别克设立在山上的营地进行贴近侦查,在请示总指后,我们利用收皮货的名义,随便在该部落几个村庄溜达了一圈,等别克下午三点回家后,立即徒步上山侦查。

    别克的这个矿场在山上海拔约4000米的地方,坐落在一个小山谷里,离我国边境线大约三公里左右,翻过矿场后面的小山,就是我国的领土。

    我们很快贴近到大约离矿场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取出技术装备,将矿场的地形地貌实时传送到了总指。为了不暴露目标,我和尔东决定关掉技术装备,人工对矿场内部情况进行侦查。伴着夜色,我们交替掩护,很快到达了矿场,摸清了基本的人员构成,房屋建设状况,以及一些训练设施。由于戒备森严,我们无法掌握他们的武器装备情况。决定到天明后,看他们的日常活动再做打算。

    我们吃了点东西,开始轮班睡觉。天明后,发现矿洞内还住了不少人,他们集合列队,进行早训,大概九点多,别克来了,带了些补给,并站在训练场边上督训。他们进行了越障,射击,铺设爆炸物,汽车炸弹袭击等科目,我们也大致弄清楚了他们的装备和战力。

    要说这个别克确实狡猾,他的矿场里干活的,都是他们组织的人,每天三点训练结束后,这些武装分子就开始了采矿的工作,要不是贴上来侦察,外人很难发现他们的勾当。

    我们很快下撤,继续对别克进行跟踪。在周五的时候,别克带了两辆车,前往某寺,我们也装上皮货一路尾随。也许是进出的车比较多,我们没有被别克察觉到。

    他们进寺庙前,从车上卸了些货下来,抬进了寺庙里。我一看这样的机会太好,就建议尔东进寺庙侦察,我返回别克的驻地,实地对他家里进行侦查。尔东表示同意,立即分头行动。

    我将车停到了租住的地方,迅速赶往别克家。由于之前来过,对其院内的情况相对熟悉,我从后院翻了进去。到了主楼底下时,我发现了楼上有几个监控器,还好,我们之前放置了技术装备,作了处理,否则就被他们发现了。

    我从主楼的后门进去,里面有孩子和女人们说话的声音,我立即停下了脚步。猫在楼梯下面,突然感觉脚底下一阵震动,而且有机器的响声。为了搞清是什么机器,我悄悄地靠近了地下室的门口,也许是里面人的疏忽,地下室的门是半掩的,我利用侦查器材观察了里面的情况。

    屋内至少有二十多人,有几个人在提炼什么,另外的人在生产枪托,我马上明白了,这是个地下兵工厂,而那些提炼的东西,可能是毒品。别克从车里卸下的东西不是兵器就是毒品。